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春祭 - 張暖忻執導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春祭

來自網絡的圖片

《青春祭》是由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張暖忻執導,李鳳緒主演,馮遠征、松濤等人參加演出,於1985年在中國公映,2018年在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女性力量單元展映 。

該片根據張曼菱的中篇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改編,講述了漢族女知青李純來到雲南傣鄉插隊,與那裡的群眾逐漸相識、相知,彼此建立深厚情感的故事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青春祭

編劇; 張暖忻

出品公司; 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導演; 張暖忻

類型; 劇情

主演; 李鳳緒

片長; 96分鐘

上映時間; 1985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089864

劇情簡介

女知識青年李純初到傣寨,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傣鄉的風俗和傣家人的生活觀念與她完全不同。她不會幹傣家活,衣着也很破舊,與大家格格不入。寨子裡美麗又傲慢的姑娘依波為此經常嘲弄她。漸漸地她也學會了像傣家人一樣地生活。她用床單裁成筒裙,又戴上漂亮的耳環,她好像變成了傣族姑娘。鄉親們都把她當成了自己的親人,房東一家細緻入微地關懷她,依波也同她結成了好友。在趕集時,李純和在鄰寨插隊的男知青任佳相識並逐漸成為要好的朋友。一次,在舉寨歡慶豐收的晚宴上,房東家的大哥喝醉了酒,和任佳打了起來。李純這才發覺大哥深深地愛着自己,而她畢竟不是真正的傣家人,不可能接受大哥的愛。最後,她只得離開這些忠厚善良的傣族鄉親,到一個山區小學去當教師。她走後,房東家90多歲的老奶奶因為思念她而去世了,她懷着思念和內疚的心情參加了老奶奶的葬禮。又過了一些年,李純回城上了大學,但是,任佳和寨子裡的鄉親們卻在一次泥石流中罹難 。

幕後花絮

片中的一半角色是由傣寨老鄉扮演的 。

馮遠征在業餘表演班學習時看了張暖忻執導的《沙鷗》,他當時就希望自己的第一部戲能跟張導演拍,還和朋友暢談他不但要當張導演的片子的男主角,而且男主角一定要死,因為他認為這樣觀眾才能印象深刻。他的這些理想都在《青春祭》里實現了 。

在拍攝期間,馮遠征和李鳳緒都需要參加高考,經張導演協調,他倆在雲南參加了文化課考試 。

馮遠征在拍戲的同時還在複習功課備戰高考,這引起劇組的非議,張暖忻嚴肅地提醒他拍戲不能三心二意,馮接受導演的意見,每天除了拍戲就是揣摩劇本,每場戲都想出多個方案供導演挑選 。

幕後製作

創作源起

20世紀80年代初,張暖忻讀了小說《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女主人公的命運使她聯想到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聯想到和她一樣在1949年以後成長起來的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的思想歷程 。她當即就在腦海中構想出了影片的形式、敘述方法和內涵,感到這部小說很適合她,因為它既發掘了她這一代人多年來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又提供了一種很優美而獨特的形式來表現這些感受和思考。小說的平淡、散亂,看似不適合用電影形式展現,但張認為這正是它的誘人之處 。

創作理念

導演張暖忻自電影《沙鷗》起一直在探索電影紀實性與藝術性的融合,到了拍攝《青春祭》時,她進一步認識到電影不僅僅是生活的再現,還應該是創作者自己的主觀抒發,所以在片中她着重把握再現與表現的關係,在鏡頭的運用上更接近生活,運用自然光,儘量追求自然光效;選用非職業演員,在結構上突破戲劇式的結構,反衝突。在盡最大可能探索電影紀實性的同時,她又有意識地把電影變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她對青春、對文化的思考。對於劇本的內涵,張認為雖然劇本中描寫了"美",但這不是影片的終極目的,原始的、符合人類天性的傣文明與現代的、含有虛偽成分的漢文明之間的衝突構成了李純的悲劇。她希望能讓觀眾從多個角度來感受不同的東西 。

演員選擇

1984年,馮遠征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在參加專業考試的初試時,他的表現引起了考官張暖忻的注意,一考完試,張導演馬上約他到《遠鄉》劇組試戲(《青春祭》籌拍時名字叫《遠鄉》)。儘管和同樣參加試鏡的競爭者們相比,馮沒有接受過正規表演訓練,也無電影表演經驗,但張暖忻力排異議,決定由他扮演任佳 。而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李鳳緒是因為性格靦腆、內向,外形清純又帶有一些淡淡的憂鬱,所以被導演張暖忻相中 。

攝影布景

按照導演的要求,攝影師在表現自然光時,儘量利用固有光源,嘗試在夜景戲中直接用火塘、蠟燭、火把進行照明,使畫面中的光源既是鏡頭表現的對象,又是照明的工具。畫面色彩去掉綠色調,雖然雲南地處熱帶,綠色是當地的主要特色,但是導演認為綠色會顯得俗氣,所以攝影師用各種方式淡化畫面中的綠色,把單一的綠色變成不同色調,以追求一種區別於其它影片的色彩構造。根據劇本散文式的結構,攝製組確定了多變的色彩結構,選擇了泥土石流的灰、送葬的紅、竹樓里的橙褐、霧中的青灰、夕陽的橙紅,再通過每場戲的色調轉換與環境、服裝、道具的選擇讓這些色彩形成統一的整體 。

雖然該片是實景拍攝,但為了體現角色內心的真實,美術師對環境進行了一些改造。在設計靈堂一場時,為了體現李純的成長和她對傣家母親的愛,體現老奶奶一生中內心的純淨,美術師將竹壁塗成淡淡的玉米皮色,同時將極道地布噴了一層灰色,讓李純身穿黑衣跪在畫面中心。在拍攝李純和任佳在緬寺的場景時,為了表現幾年的農村生活使他們變得壯實而性格成熟,美術師將所有垂縵及柱子刷了一層冷灰色,將一座寺神鼓置於前景,試圖使再現真實實景與它所暗示的虛境融為一體 。

片中出現數次的水井,是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在其原有位置上重新搭建的並加工製作而成的,為了達到劇情要求的真實,美術組將搭好的井台再破壞掉,從井壁的浮雕到井台邊生長出的小草等進行加工,還將十幾里外的幾根黑心樹枕木拉來,放置於井台下 。

音樂創作

張暖忻導演在開拍前就設想了在結尾部分需要有一首插曲,她想用一種不同以往的城市化音樂,打破當時鄧麗君對內地歌曲的影響,也打破當時革命歌曲對城市音樂的影響。負責影片音樂創作的劉索拉便用百老匯歌曲的形式為顧城的詩《安慰》譜了曲,完成了影片的插曲《青青的野葡萄》 。

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以景色抒情,以潛在的內涵型刻劃人物,把傣族原始古樸的文化和現代青年的思想情愫結合起來。既強調了主觀性的抒情色彩,又能為廣大觀眾特別是青年所理解。片中所採用的手法是充分運用造型空間所帶來的情緒空間的變化,使每個畫面富有內涵性。該片強有力的造型結構的視覺規律為導演所掌握,連音樂的造型也是既古樸又有現代感,它不太強調旋律的完整,只是一種情緒的感覺,一種樸素的民族風味和美的交響,帶給觀眾心理上的感應 。(中國電影家協會名譽理事韓尚義評)

該片把虛與實、夢幻與現實、主觀虛靈性與客觀實在性辯證性統一在一起,像一首優美的散文詩似的,始終瀰漫着主人公的也是導演的如夢似幻的主觀感受。這種幽遠的"虛靈"韻味的獲得,是影片編導別具匠心地追求流暢的個人表現的結果,是獨闢蹊徑地採用了避實就虛,化實為虛,,若實若虛的藝術手法所結出來的一種別有風味的藝術果實 。(《文藝報》編審、作家何孔周評)

負面評價

該片因為想概括的問題太雜,又理得不夠順,有失落了整體之嫌。如果影片把涉足的思考領域收縮一下,從不同層次開掘其意義,似能達到更佳的深度上的"多義"效果。本來作為一部"表現派"影片,如能始終以人物情感貫穿全片,詩的主旋律時時以重複再現加以推進,當會更為感人。但是,由於導演偏愛古樸美麗的大自然和傣家奇異多姿的風俗,而忽略了某些鏡頭中人的心理含義,使得貫穿影片的主旋律時有淹沒在其它美妙而游離的變調中,留下了美中不足 。

該片出於"詩電影"表現形式的需要,為了追求詩的形態和意境,在影片後半部分,由紀實性手法發展為非紀實性的主觀藝術抒發,如靈堂、葬禮兩場戲中,編導用意是通過"效果間離"造成一種審美氣氛,使觀眾進入審美高潮,但是由於沒有情緒發展作鋪墊,鏡頭組接又太跳,使觀眾剛"入乎其中"又被迫"出乎其外",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這幾場戲的藝術魅力 。(《電影新作》評)[1]

參考文獻

  1. 青春祭 (1985),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