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春里的第一張彩色照片(陳軍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春里的第一張彩色照片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青春里的第一張彩色照片》中國當代作家陳軍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春里的第一張彩色照片

「五、四」青年節腳步的步伐漸漸逼近,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活動也相繼的開展。年輕人們眉開眼笑地展示着他們的才華。我這個年過半百的人,心中雖然蕩漾青春的氣息,但「青春靚麗」這個詞彙的確是和我漸行漸遠;「出水芙蓉」的媚態,也早早的跑到爪哇國。每每遊玩時,似乎也進入了大媽的角色,用各色絲巾搭配掩飾着臃腫的體魄,雖沒有做出爬樹、搖花枝的舉動,但手機中也留下了各種poss的相片。我知道,我們每個人的彩色照片都是多得不計其數,幾乎人人都是操作自如的攝影師,製作出的相冊也美輪美奐,惹人心怡。

我也喜歡在閒暇時翻看手機中自己遊玩時拍下的照片,回味着當時的橋段。平淡的日子就像過眼煙雲一樣飄過數年,可青春的記憶卻是越來越清晰。看着經美顏、濾鏡過的美照倩影,我都會不由地想起在青春時期照的第一張彩色照片的事情來。也許就是那種看似不經意的作為,卻是那麼的讓人永生難忘,眼眶會熱,心會似有急流湧進。

1981年10月,我考入吉林軍醫學校。學校校址設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的一個偏遠區域。我們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十六、七歲的女孩子,穿着花花綠綠的服裝,嘰嘰喳喳地邁入部隊院校的大門,穿上了「一顆紅星頭上戴,革命的紅旗掛兩邊」的65式軍裝,和十幾位經過部隊大熔爐鍛煉了兩年後考入軍校的、被我們稱之為班長的「老兵」們,按照連隊的編制,編為一個區隊、六個小班,每班12個人,班長、副班長由老兵們擔任。當我們脫掉花衣裳,穿上新軍裝後,就和老兵班長們開始了同勞動、同訓練、同學習、同爬冰臥雪、同吃一鍋飯、同舉一杆旗的軍校生活。

三年的同窗時光,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往事,我們成了名符其實的戰友和同學。我們學校當初上課的教室,就是一個大車庫,住的房屋也是平房,床鋪是上下鋪 。教室里和屋子裡都是沒有暖氣設施的。新疆的冬天是寒冷和漫長的。紛紛揚揚的雪花,從當年的十月份開始下起,一直下到第二年的四月中旬才極不情願、磨磨蹭蹭退去。教室和房間的取暖,都得靠我們自己架爐子燒火牆。教室里講台旁和教室的後面各有一個爐子,燒煤取暖,一天的課程下來,晚間洗臉時,水都是黑的。房間的爐子就在走廊里,火牆卻在房間中。每個爐子上都配備一個鋁皮製作的燒水壺或鐵皮桶,燒的熱水用做晨晚間的洗漱。我們燒的熱水,經常會被其他班裡的小姐妹偷走,我們也會去其他班裡的熱水桶里去偷水。冬天裡,每個班都燒着水,又相互偷着水,竟然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班與班之間的爭吵和矛盾。現在想想,很有意思。

我們兩人一組,每組一個星期,輪流地完成燒熱水和燒火牆的任務。我們住的房間只能擺放四張上、下床,住八個人。班長薄秀琴,老兵王新平,冷美人殷小紅,勤勞能幹的黃蘭英四個人住在下鋪,我和發小代紅飛,頭對頭地分別住殷小紅和薄班長的上鋪;年齡最小的蘆麗華和「高幹子女」曹春麗頭對頭地住在王新平和黃蘭英的上鋪。王新平似乎有潔癖,每次洗完衣服晾曬時,就不允許其他人晾曬的衣服離她的衣服太近。住在她上鋪蘆麗華,每次上、下鋪時沒少受她的責備。我說:小蘆你應該練個輕功,翻身一躍就上床,那樣就不用踩王新平的床鋪了,大家聽後都哈哈大笑。

每天晚上,當熄燈號響後,兩個燒火牆的小姐妹迅速的關燈、插門閂、上床。躺在床上的我們開始了小聲的「新聞聯播」。她說:燈泡廠的門市部新進了一種香草蛋糕,據說特好吃,每個只有雞蛋那麼大,那個蛋糕的腰上還用一層紙包裹着。饞蟲勾引着我們味覺。於是某天的晚飯後,我們幾個利用上晚自習課前的一段時間,急速地竄進離我們最近門市部,每人買上一個蛋糕,幸福、快速地解解饞,然後又悄悄地溜回教室,打槍的不要。另一她接着說:學校大隊部為了安全,在明天的中午十二點整,將男廁所和女廁所位置正式交換,以後可不要走錯哦。於是,我們便嘻嘻哈哈地推薦由薄班長第一個先去被改成的女廁所。當時,我們的廁所是在離宿舍五百米左右學校的圍牆邊。夜間,我們這些小女生根本就不敢自己出去上廁所,因此也就練就了整夜不用起夜的本領和習慣。總之,每天都會有新鮮的話題,讓我們這些不知憂愁又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的姑娘們嘻哈狂笑一陣。

有一天晚上,「消息通」曹春麗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哎,聽說了沒有,紅山照相館可以照彩色照片了!」「啊?」我們7個人同時從床上坐起。「彩色照片是什麼樣子?是不是給相片上塗上色?」「說不清,反正是穿什麼衣服,照出來還是原樣原色」小曹答道。聽了小曹的描述後,大家興奮地、七嘴八舌地小聲商量着我們也去照一張彩色像片吧。可是,怎麼才能一起出學校大門呢?按軍校的規定,每次外出都得向學校大隊部請假,還得有外出證。而每個星期每個班只發兩張外出證。想八個人一同外出,有點難度。我在班裡被大家稱為「小諸葛」,平日裡總有一些鬼點子冒出。此刻便想出一條妙計。當時,我們所在的學校里沒有澡堂,每周洗澡都得步行幾里路到某部隊醫院的澡堂里去洗。學校隊部規定:每次洗澡,必須在各班班長的帶領下,同去同回。我對同屋的小姐妹們說:下個星期天,我們犧牲一個洗澡日,利用這個時間去紅山照相館照像,正好班長也住咱們屋。其實,班長是只比我們大兩歲,當兵才兩年的「老兵」。她心裡也想去照像,但又不好明確表態,我們便以「少數服從多數」地方式迫使班長同意了我的妙計。

一旦形成決議,便要堅決執行。在整個星期里,除了正常的學習、勞動、燒火牆外,我們8個人都很興奮,都在為照相悄悄地準備着。蘆麗華忙着織個白色的新毛衣;「老兵」的王新平,每天都用搪瓷缸子盛滿熱水,將她準備穿的黑色羊毛衫熨燙,而後掛在離火牆近的晾衣鐵絲線上;平日裡嚴肅而清高的殷小紅也忙着準備軟鐵絲和將自己的夏軍服拿出來清洗,掛在和黑色毛衣並排處;代紅飛和黃蘭英兩位,看似每天慌裡慌張的進進出出,不知道她們在準備着什麼;曹春麗說她的有現成的漂亮毛衣,只等着那天穿出來驚艷;我們的小班長薄秀琴,不動聲色的將自己最有色彩的藍毛衣早早的準備完好;我由於沒有好看一點的衣服,就厚着臉皮向其它班的同學借了一件色彩鮮艷的毛衣。到了周六的晚上,我們燒了幾大桶熱水,每個人都將自己的頭髮用海鷗洗髮膏洗乾淨。入伍前,我們很多人在家中都是用洗衣粉洗頭,能用海鷗洗髮膏洗頭髮,我們都覺得特別的幸福。想着明天又要去照一種沒有見過的彩色照片,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蘆麗華急急忙忙忙趕織的毛衣還沒有織好,急得她快要掉眼淚。王新平便給她出主意,讓她先將領子織好,反正女軍裝的夏裝也只能露出脖子那塊三角地帶。睡前,我們每個人都用軟鐵線將自己的劉海和髮辮稍卷好,為的是有個波浪型,明天照相時會更漂亮些。大家都睡不着覺,盼望天快些亮。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趕緊起床梳洗打扮,上身穿的是夏天才能穿的的確良軍服,下身仍然是軍棉褲,腳上穿的是軍用大頭鞋。沒有口紅胭脂的裝扮,我們每個人的臉龐依舊是粉中帶霞。我穿上了借來的點綴有紅顏色的毛衣。蘆麗華則穿上了她親手織的毛衣,可惜一隻袖子沒有織好,我們嬉笑地稱她為「獨臂將軍」。我們穿好夏軍服,不停地用鏡子前後左右的照着自己,同時也互相給對方提醒示範着到了照相館後,該怎樣戴夏天的無檐軍帽。我們互相讚美評價着彼此脖子那塊三角地帶,說它露出色彩服裝很漂亮。為了不被學校的領導發現。我們將皮大衣穿在夏軍服的外面,但不敢戴棉軍帽,怕把劉海壓趴了,一個個頂着曲曲卷卷劉海和發稍,提上洗澡用具,佯裝去洗澡了。其他班的同學還納悶:你們班洗澡去的有些早了吧?

到了照相館 ,照相的人並不多。一開票,天呀,照一張相片8塊錢,加洗一張3塊錢,這對我們每月只有9元錢津貼費的新兵來說,着實有些嚇人。好在我們只照一張,算起來每人也才3.5元多。照!我們為自己的決定興奮的嘰嘰喳喳。脫掉軍皮大衣,由於怕露出上身軍服和下身軍服不協調的樣子,我們特請攝影師不要照我們的下半身。看着我們這些可愛的小女兵,中年的攝影師特為我們挑了一個大沙發的布景,還拉來了一張茶几。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個胖子,為了掩飾,我首先站在沙發後,大家都很努力地展現着自己。隨着攝影師的咔嚓一聲,青春的倩影與記憶留在了永恆中。照片取回來後,每個人都是那麼的陽光和漂亮,大家都很高興。悄悄地給同區隊的小姐妹欣賞,她們羨慕的直嘖嘖嘴。可後來,這件事還是讓學校的領導知道了。在一次全區隊晚點名的會上,學校的領導狠狠地批評了我們,說做為一名軍人,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首先要錘鍊就是組織紀律性,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該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不應該耍小聰明欺騙領導,如果全區隊的人都那樣做,還要條例條令幹什麼?你們也不用來部隊鍛煉了。為此,我們的小班長還做了自我批評。就此次事件後,我們宿舍的這些人再也沒有耍過小聰明。而且,每個人都在自己以後的工作崗位上都具有很強的慎獨精神。

光陰荏苒,38年的光陰如白駒過隙。我們也從十六、七的扎着羊角小辮姑娘變成了年過半百的奶奶級別俏美人。現在照彩色的照片也不用去照相館。想照相了,隨手拿起手機就可自拍一張很美的照片。可每當拿出第一張彩色照片,我仍舊會端詳許久。那慌裡慌張、嘰嘰喳喳的場面和橋段就似在昨天。隨着同學們的畢業、分配、結婚、生子、照顧自己的家庭,我們八一級的軍校同學就很難相聚在一起。我們同宿舍的八個姐妹也沒有機會照過合影像。如今,同室的「老兵」王新平同學,因疾病的折磨,英年早逝離我們而去。其餘的7姐妹也在不同的城市裡過着安逸祥和的日子。網絡使我們能夠知道彼此的近況,網絡也傳送着電子彩色照片,但對電子彩照的記憶遠沒有對第一張彩色照片的記憶那麼雋永。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的感覺。相互聊天時都會不約而同說自己經常做夢,夢到在軍校讀書時,手裡端着臉盆,嘴裡哼着《小路》歌曲的情景。看,青春的記憶是那麼的美好和長遠,又是那麼的感人和感動,從心裡,從內心深處![1]

作者簡介

陳軍玲,女。喜愛閱讀和書寫隨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