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柳如歌(52)(林海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柳如歌(52)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青柳如歌(52)中國當代作家林海燕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柳如歌(52)

曾記清歌如柳搖,青柳拂,一簾梅雨,滿川青煙,漫野風絮。 凝眸處最是難忘:折枝碧煙里。忽聽清曲,魂醉天涯。——《霜天曉角﹒柳》

(一)

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中載:「因宅前植五柳,自號為五柳先生。」我不知道五柳先生或者說陶淵明的隱居生活是否真的平淡自由?他又是否真的甘於平淡樸素的生活?但是宅前五棵柳的描述卻把我帶入一幅清麗悠遠、穿越時空的綿暖的關於柳的難以淡漠的美好意境。

(二)

柳樹屬楊柳科植物,常見有官柳和垂柳兩種。

官柳又稱河柳、江柳。陳淏子《花鏡》中載:「本性柔脆,北上最多,枝條長軟,葉青而狹長,初春生柔荑,粗如筋,長寸許,開黃花,鱗次荑上,甚細碎,以漸生葉,至暮春,葉長成,花中結細子,如粟米大,扁小而黑」。

垂柳即水柳,也稱垂枝柳,其葉子是成線狀披針形,兩端尖削,邊緣具有線狀鋸齒,表面濃綠色,背面綠灰色,兩面平滑無毛,4月開為茅荑花序之黃色小花,5月種子成熟,即隨風飛散,即所謂「柳絮」或「楊花」是也。

還有一種旱柳,也叫紅皮柳,生長迅速,樹形美觀。分布比垂柳廣。

除以上品種,柳還有一些奇特罕見的品種:比如有一種棉花柳,也稱為水楊,《中國花經》中稱為「銀芽柳」,其枝挺直非凡,色黯赤,葉面濃綠,秋後葉落,春芽己脹,其芽肥大,每芽有一個紫色花苞,苞片脫落後,即露出銀白色的絨芽絮,狀若棉花,形似毛筆,棉花柳是典型的觀芽植物。有一種「黃金柳」,當其葉落後,新枝變為金黃色,故得是名。還有龍柳,也稱做龍鬚柳、曲柳、九曲柳,它實際上是旱柳的變型品種,屬於落葉小喬木,枝條蜷曲如龍爪狀,姿態極為別致。

在沙漠裡有一種生命力十分頑強的紅柳,即所謂「檉柳」。檉柳,屬於檉柳科,紅柳是其最常用的俗稱,此外,還有觀音柳、紅荊條等名稱。檉柳葉呈淺藍綠色,小枝下垂,纖細如絲,婀娜可愛。5—6月間開花,8—9月間再開一次,亦有1年開3次者,所以又稱「三春柳」,《花鏡》中描繪其花「穗長二、三寸,色粉紅,形如蓼紅。」其葉「經秋盡紅,負霜不落。」

檉柳如耐鹼抗旱,適於造防護林,是改良沙漠的最佳樹種。

(三)

柳最惹人憐愛之處一在其色澤,二在其姿態。

初出芽之柳,嫩芽是鵝黃色的,稱為「柳眼」,此時非綠柳,而被人美名其曰「黃柳」。李賀《官街鼓》中「漢城黃柳映新簾」和賈至《春思二首》中「草色青青柳黃黃」之句正是寫柳葉新萌時的嬌黃色澤。

宋人與元人的詞曲中也有描寫柳黃的句子:趙令畦《清平樂》中「搓得鵝兒黃欲就」,寫出黃柳嬌俏奪魂之姿;袁去華《安公子》中有「弱柳千絲縷,嫩黃勻遍鴉啼處」,詞意新雅,讓人對柳產生無限憐愛之情;白樸《點絳唇·東牆記》中也有「垂柳黃勻」句。

而一旦柳樹成長至濃春,其葉則青翠碧綠,猶如碧玉妝成的高樹,色澤清新,葉型修長纖美,枝條婀娜下垂,令人感受到春之明媚春之柔婉,讓人心靈清爽舒怡,心生纏綿之情,難怪會讓詩人們為之吟詠不絕。

柳不僅色澤清朗明淨,而且姿態嬌婉,媚壓群芳,柔欺眾花,具有一種清新脫俗之氣質和風韻。

最能表現柳之獨特氣韻、也是最惹人思緒的莫過於其裊娜柔軟的垂枝,樹之枝多直而朝上,獨柳柔而下垂,極盡柔媚之姿,所以撩起多情的詩人的吟唱和迷醉。李益《洛橋》一詩「金谷園中柳,春來似舞腰」寫出柳之舞姿嬌柔。張仲素《春閨思》「裊裊城邊柳」寫出柳條之裊裊婷婷。白居易《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寫出柳的柔嫩多姿,輕盈裊娜,一個「軟」字,媚態盡顯。

柳,因其清新、輕盈、色澤碧綠,尤其是濃春時節,柳林茂密之處,柳葉紛披之時,特別是雨後,更顯清翠如洗,惹人心醉,遠望濛霧籠紗,故古人常以「煙」形容之:「煙柳」、「煙樹」、「柳煙」、「楊柳含煙」、「輕煙柳影」、「煙籠」、「晴煙」、「青煙」、「綠煙」等。歐陽修的一首《蝶戀花》中有「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句寫出了煙柳重重、遠望如煙似霧的醉人景象。朱服《漁家傲》中寫道:「小雨纖纖風細細,萬家楊柳青煙里」,鋪排出一片綿延不絕的如煙碧柳。周邦彥《蘭陵王》中有「煙里絲絲弄碧」句,寫出柳條兒碧綠青翠,絲絲縷縷,遠望如蒙青煙。寫得最令人魂醉的是元人盧摯的《雙調·折桂令》中「柳濛煙梨雪參差」,「柳濛煙」三個字引發人無限的遐想與美感,讓人看到柳枝發芽綻綠後,遠望猶如一層綠色煙霧。

(四)

柳是春的標誌,可以說「無柳不成春」,在草長鶯飛的濃暖季節里,甜絲絲、柔綿綿的空氣里,在古岸邊,在堤石上,在溪水旁,在屋外,綠柳成行,隨風飄拂,若配幾株桃樹,桃花紅灼灼,柳葉綠萋萋,紅綠相互襯映,煞是鮮艷嬌媚,再有黃鶯宛囀輕唱,黃酈悠然歡跳,是一幅十分明媚鮮妍的圖畫:熱鬧而安寧,充滿古稚、清靈的情趣。

柳卻也是離別的象徵。「柳」字諧言「留」,加上柳枝依依,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以柳作為依依惜別之象徵。中國古老的詩集《詩經》有與柳有關的惜別詩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在樂府舊曲「樂府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曲,樂府鼓角橫吹曲中則有《折楊柳歌辭》、《折楊柳枝詞》,相和歌辭中有《折楊柳行》,清商辭中有《月節折楊柳歌》等送別體裁的詩作。在這些詩作中,柳是「離別」「送別」的象徵。

折柳贈別的習俗在唐代盛行一時,也產生了大量借柳抒發離情別意的詩歌:王之煥《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戎顯《移家別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賈至《巴陵夜別王八員外》「柳絮飛時別洛陽」,雍裕之《江別柳》「垂柳萬條絲,春來送別頻」,韋莊《古離別》中則寫:「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灑半酣」,鄭谷《淮上與友人別》「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這些以柳為意象表達惜別之情的詩句顯示中國古代獨有的「柳」文化,具有深刻的內涵和優美的情感。

在西方國家,柳有時被當作失戀、悲傷、絕望甚至死亡的象徵。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波拉德的柳樹》與《新割的草坪和垂柳》中的柳樹,前者的柳樹被剪去枝條,給人陰森恐怖與絕望之感,後者畫中的柳樹扭曲萎頓,顯得詭異突兀。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曾多次出現以柳象徵悲傷之意的情節,在《哈姆雷特》寫道:「在那小溪旁,有株傾斜的楊柳樹,它的灰白葉子倒映在如鏡的水面上」,劇中的女主人公奧菲利亞發瘋時,攀到柳枝上,柳枝折斷與她一同墜入溪中,在溪池裡,奧菲利亞唱着哀傷的歌,渾然不覺地讓水淹沒她,文中的柳樹代表着被丟棄的愛、絕望與死亡;莎士比亞另外一部作品《奧賽多》中,有一首《青柳歌》,歌曲悲傷淒涼,女主人公苔絲德蒙娜唱《青柳歌》嘆自己薄命,暗示她的悲傷與死亡。劇中的《青柳歌》是一首悲傷絕望的失戀之歌。

(五)

與柳有關的景致極多,比如「柳堤」。

談到柳堤,不能不提「隋柳堤」, 「隋柳堤」與中國歷史上頗有爭議的隋煬帝楊廣有關。隋煬帝曾下令在由數百萬民工開鑿的「通濟渠」上,沿堤種植綿延不絕的柳林,這一景觀,世稱「隋柳堤」。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詩中描述柳之綿延千里,那片片的淡黃深綠存於茫遠的古堤之上,那一大片的鋪排而開的綠意讓人心生蒼遠之幽思,此景固然極美,然而,此渠有功,此柳有情,這浩大的工程與柳堤上詩一般的煙籠霧蒙的美麗,也是建立在百萬民工的辛勤與血汗甚至累累白骨上。想來,令人倍感沉重、殘酷。

這樣的柳堤,真是讓人神思又感慨。

著名「柳堤」杭州也有,且古今聞名。杭州西湖的柳堤與蘇軾有關,《宋史·河渠志》載:「蘇軾開臨安西湖,因積葑草為坦,相去數里,橫跨南北兩山,夾道植柳,遺蹟猶存,迄今仍是蘇堤。」如今的西湖十景之首即「蘇堤春曉」,春來之時,岸邊綠柳如煙、春意盎然。

柳堤之外,還有「柳衙」也頗有名氣,《中朝故事》載:「唐代曲江,江畔多柳,號稱『柳衙』」。《群芳譜》中亦有載寫。除此之外,柳景還有柳溪、柳湖、柳亭、柳浪、柳巷、柳溝等等。試想,在春發時節,淡煙疏樹,綠絛垂條,將是一幅別具風致的圖景。

(六)

一溪流水,滿樹煙花,最難忘卻是:清歌如柳,青柳如歌。這清靈如歌的美好柳樹,誕生了多少讓人溫暖的美好故事。故事裡有那義蓋雲天的魯智深和尚倒拔過的垂楊柳,有那柳樹化成的逍遙隨性的男子在河邊與人侃侃而談,有薛寶釵身邊那個嬌柔靈巧的丫鬟鶯兒在柳絲垂金的大觀園柳渚邊編就的玲瓏花籃。最讓我神往的卻是西湖斷橋邊的青柳,一襲白衣,一襲綠裳,總讓我不自禁的陷入漫思:

彼時斷橋邊可是柳影婆娑如歌?可是柳絮紛飛如綿?當憨直的許仙在雨中行走時,當他眼中飄入了白衣素潔的輕靈女子時,那是哪一位聰慧的青衫書生或白衫女子的浪漫幻想,是他坐在如豆的黃燈下手握書卷時用以抵禦孤清的希望?還是她某天在後園獨對滿眼青柳白絮時不自禁的嚮往?

有時覺得,或許,許仙與白素貞只是一對平淡樸素的偶爾相逢的平凡人,卻因了那一籠煙柳幻化出那麼浪漫的一段神話,柳兒無心,卻給後人流傳下一段關於白蛇報恩的溫暖故事,而那個俏甜靈潔的丫環小青兒,正像那自得其樂的風中綠柳。

(七)

柳,是那嬌柔清靈的綠衣仙子的化身,是墜入凡間的綠色精靈,在燕鶯呢喃的季節里,她頭插黃花,身披碧紗,將一片清新柔婉毫無遮掩地呈現在紅塵里。千古回眸,最無法淡漠的依舊是那一片絲絲垂縷的煙柳疏樹,在古堤上,在石岸邊,在灞橋上,在詩人的吟詠中,在歌女的古箏彈奏里,在壯士橫吹的長笛里,在柳永「對寒蟬淒切」的曉風殘月中,在袁宏道「花朝節中踏青郊外為晴雪所洗」的山巒下,在林黛玉悲切啼哭的「花謝花飛」里。

柳,清新、鵝黃、如同一簇一簇地花開,輕靈地在人間的二月天裡搖曳着。柳,如煙、如霧、如歌;柳,潔淨、純美、柔婉;柳,是一樹一樹的樸素的夢的花蕾的綻放。[1]

作者簡介

林海燕。福建連江縣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