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海地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海地理

《青海地理》是200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忠孝

基本內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作者:張忠孝

開本:16

ISBN:9787030234193

書名:9787802541627

出版時間:2009-02-01

裝幀:平裝

頁數:256

類別: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地理學

內容簡介

《青海地理(第2版)》從青海省省情實際出發,從地理科學的視角對青海省工業、農牧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發展及城鎮體系建設和生態環境治理等進行了戰略性研究。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勢較高,屬於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是我國大江大河的主要發源地,也是我國高原湖泊最密集地區之一;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敏感,是我國生態治理重點地區之一;自然地理環境及演化過程特殊,石油、天然氣、鹽湖、水電、野生動植物、旅遊等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成為我國資源開發的重點省區。嚴酷、脆弱的生態環境,影響了人口的數量和分布特點,也直接影響了全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

《青海地理(第2版)》可供從事地理、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旅遊建築園林文物歷史等院校師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國家各級黨政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張忠孝,男,土族,1941年10月出生,1965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現任青海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首席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長期從事青海省地理及旅遊開發研究,出版《青海地理》、《青海旅遊資源》、《世界屋脊——青海游》、《青海旅遊指南》、《青海旅遊線路精選》、《青藏鐵路旅遊指南》等著作;擔任《青海百科全書·地理分編》主編,合著《青海百科大辭典》、《中國自然資源叢書·青海卷》,《圖解21世紀簡明百科全書》等。《青海地理》獲2006年青海省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現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地理學會理事、中國區域旅遊開發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青海省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土族研究會常務理事、青海省江河源文化研究會理事和台灣《桃園觀光》大陸撰述委員等社會職務。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節 地貌特徵及分區

第二節 主要地貌類型

第三節 大地構造演化與新構造運動

第二章 高原氣候

第一節 氣候特徵和形成因子

第二節 主要氣象要素

第三節 氣象災害

第四節 氣候區劃

第三章 江河與湖泊

第一節 地表徑流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主要水系概述

第三節 湖泊

第四節 冰川與地下水

第五節 水資源及其綜合評價

第四章 生態大省

第一節 生態環境概況

第二節 嚴峻的生態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三節 生態承載力研究

第四節 生態環境治理戰略的探討

第五章 資源大省

第一節 自然資源的特點

第二節 土地資源

第三節 礦產資源

第四節 水能資源

第五節 草地資源

第六節 新能源資源

第七節野生動植物資源

第六章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域交會區

第一節綜合自然區劃的意義及現狀

第二節 綜合自然區劃的原則與方案

第三節 分區論述

第七章 人口與民族

第一節 人口

第二節 民族

第三節 控制人口增長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八章 快速發展的經濟

第一節 溫涼性特色農業經濟

第二節 奮進中的工礦業

第三節 突飛猛進的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第九章 城鎮體系正在形成

第一節 城鎮發展概況

第二節 城市及其功能

第三節 完善城鎮體系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第十章 方興未艾的旅遊業

第一節 旅遊資源

第二節 旅遊分區

第三節 旅遊業發展研究

第十一章 各具特色的三大經濟區

第一節 經濟區劃的目的、原則和方案

第二節 三大經濟區的概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

區域研究是地理學悠久而重要的傳統。現代區域地理研究應在廣博基礎上進一步綜合,既包括自然環境要素,又涉及社會文化特徵與經濟發展。地理研究的區域性要求着重注意所研究區域的總體特徵,既研究區域內部的結構、功能,把握區域要素的相互作用規律,也要在揭示地域分異規律的同時,探討區域之間的聯繫,為區域開發和區域協作提供科學依據。區域單位是作為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整體來認識,它們是相互關聯、相互交叉的。以地域單元作為重要層次從整體上進行自然與人文因素的綜合研究,可以了解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作用以及自然界對人為影響的反饋,也是地理學探討和協調人地關係的必要途徑。[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