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海平弦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海平弦戲是一種新誕生的傳統戲曲劇種;是在坐唱曲藝平弦(原名「西寧曲子」、「西寧賦子」,是大約一百年前,由京津伎女傳入青海的民歌俗曲演變而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二十多年來,青海平弦戲,已移植、整理、改編、創作了大小劇目三十餘個。

基本情況

平弦是青海地方曲藝中影響較大的曲種之一[1]。它又叫「賦子」,或名「賦腔」。這是因為在它的眾多曲調中,最基本的一個曲調的名稱叫做「賦子」。它的曲調優美,絢麗典雅,曲詞格律嚴謹,詩詞化程度較高,可以說是青海地方曲藝中的「陽春白雪」。

平弦是屬於聯曲體的一種曲藝形式。只唱不說,每個唱段都配有表達情緒與情節的固定的曲調,這些曲調又是早已成套的,十分豐富,被藝人稱作「十八雜腔,二十四調」,實際上,現已記錄到包括曲牌在內的各種曲調有50多個。

藝人們依照平弦表現題材與曲調錶達情緒的不同,將平弦曲目的段子分為賦子、背工、雜腔、小點兒四類。每個段子的組成,在開頭部分都配有叫做「前岔」的曲詞,在結尾部份配有叫做「後岔」的曲詞。所以,一個完整的平弦段子是由「前岔」和「賦子」或「背工」、或「雜腔」、或「小點兒」等類曲詞,加上「後岔」構成的。

藝術特點

平弦戲藝術的主要特點是它的音樂唱腔委婉和念白的地方化[2]。它以西寧官話為主,但生、旦的韻白吸收了京劇秦腔的念法。在表演藝術上,受京劇、秦腔的影響較大。行當分生、旦、淨、丑,但聲腔還不能截然分開,只能從男女的音低音高來分。青海平弦因運用定調唱法且均為平調而得名,它的音樂曲調繁多,素有二十四調,十八雜腔之說。主要唱腔有《背宮》《賦子》《小調》。流行於青海東部農業區。

視頻

青海平弦戲 相關視頻

青海平弦戲:張凌雲
青海平弦戲串燒演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