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草原學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海省草原學會是由青海省草原科技工作者自願組成的學術性地方群眾團體。是本省草業科技工作者的紐帶和橋樑。學會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全省草業科技工作者,進行學術交流,促進草地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加快科技新成果、新技術的轉化和應用,以提高青海省草地建設和保護的科技水平,為振興草業,保護全省草地生態環境服務。青海省草原學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學術交流,積極舉辦各種學術報告會、座談會、討論會和科學考察,推動全省草地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編印出版國內外公開發性的學術刊物《青海草業》。接受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委託,組織草地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鑑定、科普作品和優秀論文編審等技術諮詢服務活動,開展學術論文[1]評選和獎勵活動;
青海省草原學會的秘書處掛靠在青海省草原總站,業務主管部門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學會接受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的業務指導和青海省社團管理局的管理監督。
相關資訊
全國人大代表、董全民教授:打造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示範區 引領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
青藏高原作為全球重要的生態系統,有着獨特的生物資源、生物多樣性、產業體系和文化傳承。而高寒草地作為青藏高原最大的生態系統,其總面積達1.28億公頃,海拔3000米以上的可利用草場面積達1.059億公頃,占我國北方草原區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8.20%。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每年可生產近2億噸可食牧草,承載着近1300萬頭氂牛、5000萬隻藏羊等特色草食家畜,是近200萬牧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園。」全國人大代表[2]、農工黨青海省兼職副主委,青海大學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兼草原研究所所長董全民認為,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示範區,在青海建立國家級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綜合實驗基地,引領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推進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的青海行動生動實踐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青藏高原綠色高效的可持續發展,對國家生態安全、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經濟繁榮等具有深遠影響。調研後董全民發現,受自然環境限制等因素影響,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存在明顯短板。「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建立示範樣板,建立生態環境治理、特色高端農牧產業開發、旅遊觀光、科研科普、文化體驗、休閒養生、創新創業等為一體,產學研同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樣板。」董全民建議,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示範區,建立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綜合示範基地,以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引領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建立國家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科技示範園,打造國家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科技小鎮,為有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模式;組建國家區域(西部)發展戰略研究院,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和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提供人才支撐。
董全民認為,針對制約青藏高原生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技術瓶頸,應以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為宗旨,建立以野外長期監測、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發、單項技術組裝配套和集成創新為一體的綜合試驗示範基地,打造集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產業園、高原特色農牧業科技創新硅谷、政產學研綜合合作平台、農牧業人才高地為一體的綜合科技小鎮,建設生態文明、產業發展、環境治理、美麗牧區新樣板,引領青藏高原高質量發展。此外,董全民還提出了「加強西部地區國家級人才及創新基地建設」的建議。「國家級人才及創新基地向西部地區傾斜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十分重要。西部地區國家人才及創新平台極為缺乏,各類急需人培養才引進困難是阻礙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區科技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在滿足區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需求方面的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成果及轉化整體能力不強。」董全民分析,國家高端人才及創新基地建設,是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以及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提升西部地區原創性科學成果產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服務綠色可持續發展、聚集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隊伍、建設科技創新團隊,重構優化區域科技創新資源,形成高效完善、創新能力強的研發體系十分重要。對此,董全民建議,一是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西部地區單設指標,重點培養本土國家級高端人才;二是優化配置創新平台資源,向西部特色領域單設創新基地指標,通過國家級平台吸引聘用各類急需人才,好用活本地人才,形成西部特色國家創新平台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三是強化人才和科技支撐,設立西部人才和重大科技專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參考文獻
- ↑ 學術論文及其相關的概念,搜狐,2021-05-14
- ↑ 【人大知識】人大代表的作用,搜狐,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