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苔賦》是南朝宋代著名文學家江淹所創作的一首駢體賦,作者在文中以青苔自喻,表達自己不為賞識重用、沉淪下僚的抑鬱心情。
原作
《青苔賦(並序)》
南朝(梁)·江淹
餘鑿山楹為室,有青苔焉。意之所之,故為是作雲。
嗟青苔之依依兮,無色類而可方。必居間而就寂,似幽意之深傷。故其處石,則松栝交陰,泉雨長注,橫澗俯視,崩壁仰顧。悲凹險兮,唯流水而馳騖。遂能崎屈上生,班駁下布。異人貴其貞精,道士悅其迥趣。咀松屑以高想,奉丹經而永慕。若其在水,則鏡帶湖沼,錦幣池林。春塘秀色,陽鳥好音。青郊未謝兮,白日照路。貫(《初學記》作賁。)千里兮綠草深,乃生水而搖湯。遂出波而沉淫,假青條兮總翠,借黃花兮舒金。游梁之客,徒馬疲而不能去;兔園之女,雖蠶飢而不自禁。[1]至於修台廣廡,幽閣間楹,流黃乏織,琴瑟且鳴。戶牖秘兮不可見,履袂動兮覺人聲。乃蕪階翠地,繞壁點牆。春禽悲兮蘭莖紫,秋蟲碒兮蕙實黃。晝遙遙而不暮,夜永永以空長。零露下兮在梧楸,有美一人兮欷以傷。若乃崩隍十仞,毀冢萬年,當其志力雄俟。才圖驕堅,錦衣被地,鞍馬耀天,淇上相送,江南採蓮,妖童出鄭,美女生燕,而頓死豔氣於一旦,埋玉玦於窮泉。寂兮如何!苔積網羅。視青蘼之杳杳,痛百代兮恨多。故其所詣必感,所感必哀。哀以情起,感以怨來。魂慮斷絕,情念徘徊者也。彼木蘭與豫章,既中繩而獲天。及薜荔與蘼蕪,又懷芬而見表。至哉青苔之無用,吾孰知其多少。(《本集》,《藝文類聚》八十二,《初學記》二十七。)
作者簡注
江淹,公元444年至公元505年,南朝文學家。字文通。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東)。祖父和父親都在南朝宋任縣令。江淹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家境貧寒,曾採薪養母。二十歲左右教宋始安王劉子真讀「五經」,並一度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2]泰始二年(公元四六六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劉景素對他很重視,待以布衣之禮,但由於江淹「少年嘗倜儻不俗,或為世士所嫉」(《自序傳》),因廣陵令郭彥文一桉,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他給劉景素上書陳情獲釋。此後,他曾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轉巴陵王國左常侍。不久,又囬到劉景素幕下,任主簿、參軍等職。泰豫元年(公元四七二年),宋明帝死後,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江淹於元徽二年(公元四七四年)被貶為建安吳興縣(今福建浦城)令。這一時期他在仕途上很不得志,而在文學創作方面卻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宋順帝升明元年(公元四七七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囬,並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他為蕭道成出謀劃策並起草文書,大受重用。蕭道成代宋自立,他被任為驃騎豫章王記室帶東武令,遷中書侍郎,齊武帝永明間,任廬陵內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諸職。少帝蕭昭業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明帝蕭鸞時,又任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代齊後,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江淹集據《自序傳》稱凡十卷,《隋書·經籍志》着錄為九卷。另有《後集》十卷。今存《江文通集》已非《隋志》原本。清代編《四庫全書》時,採用的是乾隆間考城梁賓據明代汪士賢、張溥刊本和睢州湯斌家鈔本參互校訂而成,凡四卷。《四部叢刊》影印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翻宋本,凡十卷。另外還有清乾隆間江□刊本《醴陵集》。注本有明代胡之驥《江文通集匯注》,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排印本。
參考文獻
- ↑ 青苔賦猿詩詞
- ↑ 江淹《青苔賦》_hanzhang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