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龍白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眾多門神中,有一種特殊的門神,專門用於鎮守道觀的山門,他們就是道教常說的「左青龍,右白虎」。如道教勝地青城山古常道觀(天師洞),在巍峨的山門前邊,左右各建有一座神殿,左殿塑威武的青龍神像,名孟章神君,右殿塑勇猛的白虎神像,名監兵神君。道教本有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天神護衛的說法,而這四位天神實際上來源於古代的星神崇拜。

分類介紹

青龍原為古老神話中的東方之神,道教東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其形象,位於東方,屬木,色青,總稱青龍,又名蒼龍

白虎原為古老神話中的西方之神,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其形象虎,位於西方,屬金,色白,總稱白虎

文化淵源

道教本有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天神護衛的說法,而這四位天神實際上來源於古代的星神崇拜、古人將黃道(太陽和月亮經過的天區)中的恆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座,稱為「二十八宿」;後來將二十八宿和四象相結合,形成了「二十八宿」和「四象」的說法。其中東方七宿——角、、房、心、尾、箕,古人將其想象成龍的形象,因位在東方,按陰陽五行五方配五色之說,東方青色,故稱「青龍」。以此有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之說。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象」,又稱四萬四神。一般這四方之神常被運用於軍容軍列,成為行軍打仗的保護神《禮記·曲禮上》曰:「行。前朱鳥(雀)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陳滿注曰:「行,軍旅之出也。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又曰:「旒(līú,旗子上的飄帶)數皆放之,龍旗則九旒,雀則七旒,虎則六旒,龜蛇則四流也。」即說其表現形式是將「四象」分別畫在旌旗上,以此來表明前後左右之軍陣,鼓舞士氣,達到戰無不勝的目的。《十三經註疏·禮記曲禮上》論及其作用時說:「如鳥之翔,如龜蛇之毒,龍騰虎奮,無能敵此四物。」可見其作用之大。

道教興起後,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納入其神系,作為護衛之神,以壯威儀。《抱朴子·雜應》描繪太上老君形象時說:「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十分氣派,着實威風。後來,四象逐漸被人格化,並有了其封號,青龍號為「孟章神君」,白虎號為「監兵神君」,朱雀號為「陵光神君」;玄武號為「執明神君」。不久,玄武(即真武)的信仰逐漸擴大,從四象中脫穎而出,躍居「大帝」的顯位,青龍、白虎則被列入門神之列,專門鎮守道觀的山門。宋朝范致能《岳陽風土記》云:「老子銅有二神像,謂青龍、白虎也。」明姚宗儀《常熟私志·敘寺觀篇》云:「致道觀山門二大神,左為青龍孟章神君,右為白虎監兵神君。」

考古發現

1987年在位於河南省濮陽縣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中,在一個墓室中部的壯年男性骨架的左右兩側,有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龍圖案身長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騰飛。虎圖案身長1.39米,高0.63米。虎頭微低,圜目圓睜,張口露齒,虎尾下擺,四肢交替,如行走狀,形下山之猛虎。墓主人的兩側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堪稱青龍白虎的原型。

內容簡介

青龍

青竹山,霧雨迷濛,鬼火飄忽而至,荒蕪山地有殺人別院,數人慘死其中,是鬼魂作祟還是機關埋伏?

百川院一百八十八牢被破,五位魔頭越獄在逃掀起血雨腥風,何人所為?

角麗譙隱秘傳書,竟吸引江湖奇俠踏破異地古墓,尋人尋財?

菊花山上神秘湖泊,水面成百骷髏眼睛飄蕩,水中上千骷髏頭顱倒映,是真非幻?

月黑,無人客棧陰風習習鬼影重重,客房裡驚現糜爛的手指、肢解的屍體、動物的眼睛、冰涼的雙手,這裡曾經發生何事?

奇聞,穿着女人衣的母豬夜半上吊小廝房中,身插有矛頭;被套布袋的公豬白晝死於武林總盟,左前蹄遭砍;是否豬妖化身?

「神醫」李蓮花再遇險境,步步驚心的奇案,次次詭異的遭遇,人心、人性、真善、醜惡,他將如何化解?

白虎

前朝佛塔神秘消失,「極樂塔」里暗藏玄機,朝中大臣接連死去,皇室隱秘即將暴露?

《青龍・白虎》是藤萍創作的武俠魔幻類書籍

蒼茫青山,放眼望去皆是竹林,在這深秋季節,滿山遍野青黃不接,徒見斑點許多,蛛絲不少。這座山叫做青竹山,山下一條河叫做綠水,這裡是從瑞州前往幕阜山的必經之路。三匹駿馬在茂密的竹林小徑中緩慢的跋涉,昨天剛下過雨,竹林里潮濕得很,三匹馬都很不耐煩的在這狹窄的小路上噴着鼻息,三前進兩倒退的走着,剛走了沒一小段路,馬就不走了。"大霧……"一位騎在馬上的白衣人喃喃的道,"我最討厭大霧。"這裡潮濕至極,依稀很快又要下雨了。另一匹馬上的乃是一位身材高大的青衣人,眉目頗有英氣,"此去十里沒有人家,若是棄馬步行,或可在天黑之前趕到。""步行?"那白衣人的白衣在大霧中微濕,略有些貼在身上,顯得瘦骨嶙峋,比平時還多了七八分骨感,正是"多愁公子"方多病,聞言乾笑一聲,"棄馬也不是不可以,不過趕到村莊天也黑了,前面還要過河,一樣要等明天,我看我們不如先找個地方躲雨,等明天天氣好點,要趕路也比較快。"青衣人是聽見了,卻不回答,目光只在騎馬的第三人身上――其實那人早已下了馬,還從竹叢中拔了一把青草,小心翼翼的塞到馬嘴裡,突然看見青衣人直直的盯着他,本能的在自己全身上下都看了一遍,方才明白青衣人是什麼意思,連忙道,"躲雨、躲雨,我沒意見。"這餵馬的自然是方多病多年的知交李蓮花,青衣人正是梳起頭髮的展雲飛,在繡花人皮一事之後,咸日輦無端絕跡江湖,魚龍牛馬幫卻並沒有偃旗息鼓,這幾日江湖驚傳的頭等大事是――百川院一百八十八牢第五牢被破,位於幕阜山的地牢里被救出五位魔頭。其中一位號稱"天外魔星",據傳此人皮膚極黑,兩眼如鈴,肩寬膀闊,比之常人寬了三寸,高了一尺,只餘一口牙齒分外的白。天外魔星於二十餘年前橫行江湖,殺人無數,此人雖然年紀已大,卻依然未死,這番重出江湖不知又要殺人幾許。聽聞這等怪物逃脫,江湖人心惶惶,對百川院的信任大打折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