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面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面魚,是中國北方一帶的常見麵食。根據其做法和形態,主要有兩大類:西北面魚和華北面魚。在西北地區,尤其是山西甘肅等地,面魚是夏天常見的傳統特色麵食,某些地方(如天水)的方言裡又稱為「鍋走(方言裡蝌蚪的發音)、麵疙瘩」,形狀似小魚或蝌蚪。

華北面魚分布於中原、華北東北山東等地區。多以小麥麵粉或雜糧麵粉為原料,以外形獲名,製作方法為油炸或蒸製。有多種不同形狀,包括不同的小動物如魚類,俗稱面魚。

簡介編輯

面魚有兩種,而且差別很大。

西北面魚

西北地區(尤其是甘肅)夏天常見的傳統特色麵食,在某些地方(如天水)的方言裡又稱為「鍋走(方言裡蝌蚪的發音)、麵疙瘩」,形狀似小魚或蝌蚪,其做法類似華北東北地區的「疙瘩湯」。

華北面魚

華北、中原、東北以及山東(膠東地區為主)等地區的一種油炸麵食。有多種不同形狀,包括不同的小動物,如魚類,俗稱面魚 。[1]

做法

西北面魚

小麥麵粉放入加適量鹼面,加水攪拌揉成較硬的麵團,在較大的鍋或者瓷盆中加水將麵團洗成麵漿,最後剩下纖維狀的東西,將洗好的麵漿倒入鍋中,熬煮至稠糊狀,將「井」字架擱在盛有涼清水的盆子或鍋上面,中間放上底部有均勻圓孔的漏盆(也可以拿孔較大的漏勺代替),用大勺子將熬好的稠糊裝物舀到漏盆裡面,用勺子在漏盆中邊滑動擠壓讓其通過圓孔,落入清水中,將醋或者漿水熗一下,炒一些小菜,準備好蒜泥,辣子,待面魚冷卻後,用漏勺撈起,涳掉裡面的水,倒入碗中,加上各種準備好的配料即可。

華北面魚

用麵粉捏成一些特別的形狀,包括一些小動物,有時候使用木質的模具製作,包括鴿子、獅子以及魚的形狀,然後放到蒸籠里蒸熟,放冷,着色加彩,描線點睛。經過藝術處理的面魚,色彩艷麗,栩栩如生了。在着色加工的基礎上,再用文火烘乾,便可將面魚當工藝品收藏了。經過加工的面魚,或贈送親朋,或贈送好友,或給家人外出時作乾糧,儘管用途不一,但已經成為一種工藝品了。在有些地區,採用油炸的方法製作面魚 。[2]

節日紀念

捏面魚,過去在五寨縣內是定在農曆七月十五才捏的。相傳這是由於在元代時,為了反對元代統治者殘暴統治,群眾自發地拿捏面魚傳遞消息,借傳送面魚,到農曆八月十五起事,完成殺韃子的任務。當地至今還流傳着這樣的一首民諺:「七月十五送面魚,八月十五殺韃子。」 如今的農曆七月十五,已成為五寨縣民間面捏、麵塑的展覽日,成為當地人民群眾中極有特色的一項民俗活動。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內探親、訪友,互相贈送面捏珍品,互相比試面捏技巧、面捏工藝,已成為普通風俗。捏面魚,有着吉慶的含意。五寨縣地處黃河東岸,捏面制魚形,有着「鯉魚跳龍門」、逢凶化吉、百事通達的含義 。

新的含義

如今的七月十五,還有着新麥歸倉、歡慶豐收、品嘗新麥的含意在內。在五寨縣的鄉下,農民們磨出上等的白面麵粉,各家互相邀請村中鄰里、大閨女、巧媳婦,在家中捏面魚。 時代不同了,七月十五也就不光是捏面魚兒。如今,除去捏各種各樣的面魚:鯉魚、鰱魚、鯽魚、草魚外,開始捏制其它類型的面捏製品。如今的面魚,大小不一,最大的可以達到一個面魚要用二至三斤發起的白面提制一個成品,而最小的,也有象小指那樣的金魚 。

地域特色

在五寨縣境內,農曆七月十五送面魚還有些講究,那就是這一日內提籃的、挑擔的、抬盒子的、騎驢的,東來西去,南來北往,成為當地一年一度的送面魚高潮。更有甚者,如今面魚造型,已經發展到捏小摩托車、小汽車、大象、斑馬、海豹等多種品種

地方習俗

在山東省費縣,有一古老的習俗,就是每逢農曆閏年,結了婚的閨女,要在閏月里蒸一對面魚,送到娘家。過去,費縣是個窮地方,人們過着「半年糠菜半年糧」的苦日子,寅吃卯糧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老百姓過日子大都按農曆計算,趕上閏年便會多出一個月,閨女擔心年一長,娘家人會斷炊挨餓,就會專門抽出時間,蒸出一對面魚,趕忙送去。「魚」和「余」諧音,閨女當然也希望娘家的日子過得富足有餘,以圖吉利。這一風俗一直延續至今,不過也有了一些演變。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天天都能吃上麵食,大都不送面魚了,而改為送貨真價實、活蹦亂跳的真魚。這一習俗,不僅讓做女兒的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還能了卻父母對女兒的思念之情,真是一舉兩得,值得發揚光大。

視頻

面魚的製作方法,做法簡單,一學就會,一次吃3碗都不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