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革命練習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革命練習曲

 

 

 

中文名

革命練習曲

目錄

簡介

藝術價值

寫作背景

簡介

肖邦的這首練習曲,表現了肖邦在華沙革命失敗後內心的悲憤欲絕。因此,被後人命名為「革命」練習曲。全曲激昂悲憤,深刻地反映了肖邦在華沙陷落、起義失敗後的心情,那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藝術價值

作品由十二首練習曲組成,每首具有明確的技術鍛煉目的。如第一首練右手的伸張和大把位的分解和弦;第二首練右手3、4、5指的獨立、靈活和翻越彈奏等等。在這同時,每首練習曲又具有鮮明、動人的音樂形象。加第三首中抒情如歌的旋律在下方三個聲部伴奏下奏出,非常優美動聽,並寄寓了深情——肖邦對祖國的熱愛。肖邦在晚年教學生彈奏時,曾情不自禁的呼喊:「啊!我的祖國!」 它的中段激情澎湃,充滿焦慮不安和掙扎、反抗的精神。又如第十二首在左手持續不斷的音流襯托下,右手奏出了號聲般的動機。

寫作背景

1830年11月,正當肖邦離開祖國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爆發了震動波蘭的華沙革命。肖邦心情非常激動,他恨不得馬上啟程回國。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說:「……為什麼我不能和你們在一起,為什麼我不能當一名鼓手!!!」

1831年7月,肖邦決定離開維也納返回波蘭。但是9月,堅持了十個月的華沙革命,終於被沙俄軍隊血腥鎮壓了。當他途經斯圖加特的時候,突然得到起義失敗,華沙淪陷的慘痛消息。這不幸的消息如千斤重錘敲碎了肖邦的心。他孤零零一個人走回旅館,悲痛、憤怒使他坐臥不安,他在屋裡踱來踱去。硝煙瀰漫的祖國,火光沖天的華沙,倒到血泊中的起義者……這些景象縈繞着肖邦,使他不得安寧。他痛苦地閉上了雙眼,他的心緊縮起來。

天黑了,肖邦點燃一支蠟燭放在桌前,攤開日記本,揮筆寫道:

「啊!上帝,你還在麼?你存在,卻不給他們以報應!莫斯科的罪行你認為還不夠麼?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一個莫斯科鬼子!……我在這裡赤手空拳,絲毫不能出力,只是唉聲嘆氣,在鋼琴上吐露我的痛苦。」「……莫斯科鬼子將成為世界的統治者嗎?他們踐踏着成千上萬的死屍填滿的墳墓,他們放火焚燒城市!啊!為什麼我連一個莫斯科鬼子都不能殺啊?……」

他突然放下筆,霍地站立起來,用盡全力捶擊鋼琴,大聲呼吼道:「不!波蘭不會亡!絕不會亡!」

他把這熾烈燃燒着的感情凝結在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憤之情傾瀉在鋼琴上,肖邦的鋼琴曲《c小調練習曲》就是在這種心境下創作出來的。這首樂曲悲憤、激昂,曲調忽而上升,忽而急劇地下降,發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馬在感情的波濤里搏鬥、奔騰。這首樂曲充滿了剛毅、堅強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所以人們通常又把這首鋼琴曲稱作《革命練習曲》。在這首樂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憤和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表現出波蘭民族在華沙起義失敗後頑強不屈的意志。這是肖邦的一部著名代表作,影響較大。[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