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靳佩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蘭 照片來自展望生醫.築夢台灣


靳佩芬 (1919年10月10日-2015年8月29日[1])筆名羅蘭,河北寧河人。 天津市女師學院師範部畢業、音樂系肄業。 父親為久大精鹽公司職員,母親來自渤海某漁村,1931年就讀河北省立女子師範學院,和張秀亞、王怡之是同學, 羅蘭因九一八事件,學校安排住讀學生暫住租借地,令她在求學之餘得體會租界的不同風情,同時也接觸西洋翻譯文學名著及當代流行作品。

1936年畢業擔任教職,來台後,1948年開始於臺北新公園的廣播電台工作。

她也曾任河北寧河寨上女校、河北女師附小教師,天津廣播電臺音樂、教育節目製作人、編輯,來台後曾在警廣、中廣擔任節目主持人。[2] 創作方面,1959年,靳佩芬開始以「羅蘭」為筆名,在廣播與報刊發表散文小品,由於羅蘭44歲才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羅蘭小語》,她因此被稱為「屬於秋天的作家」。而後她則以《羅蘭小語》等系列聞名,1969年以《羅蘭散文》獲第四屆中山文藝獎散文獎項。1970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訪問,1979年獲教育部社會教育獎及愛書人倉頡獎,1994年第29屆金鐘獎獲廣播金鐘獎。1995年以《歲月沉沙三部曲》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文藝獎的傳記文學類獎。[3]

羅蘭擅長的文體還包括論述、散文、小說、劇本、傳記,她的知名作品包括《羅蘭小語》、《羅蘭散文》、《飄雪的春天》、《綠色小屋》、《歌與春及花》、《濟公傳詩歌劇》、《給青年們》、《彩繪日記》、《旅美散記》、《花晨集》等。

羅蘭晚年一直為阿茲海默病症所困擾,2015年6月中旬因肺炎住院不見起色,7月初轉加護病房,2015年8月29日凌晨病逝於台北中心診所,享壽96歲,子女隨侍在側。[4]

論述

出版日期 書名
1976 詩人之國

散文

羅蘭小語系列

出版日期 書名
1963 羅蘭小語第一輯
1966 羅蘭小語第二輯
1974 羅蘭小語第三輯
1983 羅蘭小語第四輯
1987 羅蘭小語第五輯


羅蘭散文系列

出版日期 書名
1966 羅蘭散文第一輯
1968 羅蘭散文第二輯
1972 羅蘭散文第三輯
1973 羅蘭散文第四輯
1975 羅蘭散文第五輯
1978 羅蘭散文第六輯
1978 羅蘭散文第七輯

小說

出版日期 書名
1965 花晨集
1967 羅蘭小說
1968 綠色小屋
1970 飄雪的春天
1973 西風古道斜陽
1998 羅蘭短篇小說集


視頻

羅蘭小語 錢能載舟也能覆舟


台灣某地 羅蘭小語 廣播寫作的傳奇 - 文青系列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