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中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鞍山市中醫院是一所醫療機構。
醫療機構,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的總稱。這一概念的含義:第一,醫療機構是依法成立的衛生機構。第二,醫療機構是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第三,醫療機構是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的總稱[1]。我國的醫療機構是由一系列開展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構成的。醫院、衛生院[2]是我國醫療機構的主要形式,此外,還有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共同構成了我國的醫療機構[3]。
機構簡介
遼寧省鞍山市中醫院坐落在風景秀美的千山腳下,始建於1990年底。占地4.6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00張,是一所名醫薈萃、醫術精湛、科系齊全、設備先進、環境優美,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院和全國示範中醫院。
醫院現有職工368人,其中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50人,醫學碩士研究生以上人員12人。醫院開設了骨傷、骨病、血栓病、糖尿病、乳腺病、風濕、類風濕、胃腸病、腎病等30餘個特色專科專病診室。鞍山市中醫藥學會、針灸學會、中醫藥研究所均設在院內。醫院是鞍山市磁共振診斷中心、鞍山市乳腺病防治中心、鞍山市中醫集團眼科治療中心、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
醫院先後投資3700餘萬元引進了核磁共振、螺旋CT、數控彩超、800mAX光機、日本TR-321型血液透析機、DBG-01型超濾機、德國F-S321全功能手術顯微鏡、美國系統中央監護儀、電子胃鏡、美國MEDⅡ型椎間盤鏡、顯微外科手術系統等先進儀器設備,裝備了CCU、ICU重症監護系統,使平均每床位醫療設備總值居省內同行前茅。同時,醫院採取多種形式培養人才,招納人才,使醫院成為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特別是近幾年引進了諸多名醫和專家,如顯微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兒科、腎病科等名醫,增強了醫院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中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4]。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似如今的隔離醫院[5]。以上兩則史實,均為《漢書》所載。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孝文帝曾在洛陽設「別坊」,供百姓就醫用。隋代有「病人坊」,收容麻瘋病人。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設有「患坊」,布及長安、洛陽等地,還有悲日院,將理院等機構,收容貧窮的殘疾人和乞丐等。
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南宋理宗寶佑年間(公元1253—1258年),有個叫劉震孫的人,在廣東建立過一所「壽安院」,「對辟十室」可容10人,男東女西,界限有別,「診必工,藥必良,烹煎責兩童」。此外,治好了則資助之使歸家,死亡了則予以掩埋[6]。
視頻
鞍山市中醫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國政府門戶網站,2005-08-01
- ↑ 衛生院的真實現狀,可能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樣!,醫脈通,2019-12-04
- ↑ 醫療機構的名稱有哪些?醫療機構現狀如何?,中研網,2020-02-05
- ↑ 中國醫院歷史,道客巴巴,2014-03-05
- ↑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大洋網,2020-04-27
- ↑ 鄭洪專欄:壽安醫院, 南都網,201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