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鞠思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鞠思敏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鞠思敏(1872年3月3日-1944年8月7日),漢族,原名鞠承穎,字思敏。生於榮成縣。畢業於山東省學堂師範館(後改為山東省師範學堂)。山東省教育家[1]

1906年加入同盟會,曾先後擔任省高等師範學校校長[2],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3]濟南私立正誼中學創始校長。1913年,他與部分濟南教育界人士創辦正誼中學(濟南藝術學校前身)。辛亥革命時期,積極參加策動山東獨立和驅趕清廷官吏的活動。中華民國成立後,他任山東省高等師範學堂教務主任,後升任為校長,兼省法政專門學校教員。1937年日偽漢奸曾多次邀請他出任教育廳廳長,均被他堅決回絕。1944年8月7日,貧病交加的鞠思敏在憂國憂民的焦慮中抱憾而終,時年72歲。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山東省第一鄉村師範學校首任校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山東省榮成縣

出生日期----1872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畢業院校----山東師範學堂

代表作品----榮成縣續志

逝世日期----1944年

目錄

1人物生平 2教育事業 3人物思想 4保護青年 5拒絕任職

人物生平

20歲時考選生員、補廩。1904年(光緒三十年)入山東師範學堂。1906年經劉冠三介紹,加入同盟會,曾在山左公學任教。1909年優級師範學堂畢業。1911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時,任山東省視學,曾參與策劃山東獨立。同年與劉培源、曲璜返回榮成發動光復運動,逐走縣知事,成立榮成縣軍政府。 1912年1月「光復」失敗,其脫險返回濟南。同年任山東省高等師範學校教務長,後任校長。1913年兼任新設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1913年秋,與劉冠三、王祝晨等人創辦濟南私立正誼中學並任校長。1915年與王世棟自費赴江、浙、京、津考察教育, 1917年又赴日本考察。1917年回國,仍任正誼中學校長。五四運動時期發起創辦「尚學會」,藉此傳播新思想、新文化。1929年8月,任山東省第一鄉村師範學校首任校長及正誼中學董事長。

教育事業

他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對山東教育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1913年,他發表了著名論文——《國民教育譚》,提出改革教育的主張:「居今日而解決教育之根本,與負教育上之急務,首當與吾國最近教育史上,不正確之言論、思想、希望所構成之社會宣戰,並與老大之國家、舊染之民,革新更始。舉國民普通之弱點,不能生存之大患,足以亡國、亡種之內容真象,拔本塞源,掃除而廓清之,庶國家人民,有發達進步之一日也。」    鞠思敏是位正義的愛國教育家。對受當局迫害的進步青年,總是千方百計予以庇護。30年代的第一鄉師校風民主,學生思想活躍,積極進取,有「紅色鄉師」的稱號。國民黨當局對鞠的言行深為不滿,當面斥責他「昏庸老朽」,「培養的學生都成了共產黨了」,並示意其辭職,遭斷然拒絕。1932年夏,當局不顧社會輿論,下令撤銷了他的鄉師校長職務。後又許以省教育廳視察員職務,月薪80元,讓其在家養老,他堅辭不受。    1934年鞠思敏任《榮成縣續志》總纂,起草了一個完備的《榮成縣續志》目錄,全志16綱, 123目。因抗戰事起,續志中輟。1937年日偽讓他出任偽山東省教育廳長被拒絕。此後,流亡在阜陽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曾邀請他去主持省參議會,也以年邁多病為由婉言拒絕。1944年8月7日病逝於濟南。

人物思想

他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對山東教育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1913年,他發表了著名論文--《國民教育譚》,提出改革教育的主張:"居今日而解決教育之根本,與負教育上之急務,首當與吾國最近教育史上,不正確之言論、思想、希望所構成之社會宣戰,並與老大之國家、舊染之民,革新更始。舉國民普通之弱點,不能生存之大患,足以亡國、亡種之內容真象,拔本塞源,掃除而廓清之,庶國家人民,有發達進步之一日也。"

保護青年

鞠思敏是位正義的愛國教育家。對受當局迫害的進步青年,總是千方百計予以庇護。30年代的第一鄉師校風民主,學生思想活躍,積極進取,有"紅色鄉師"的稱號。國民黨當局對鞠的言行深為不滿,當面斥責他"昏庸老朽","培養的學生都成了共產黨了",並示意其辭職,遭斷然拒絕。1932年夏,當局不顧社會輿論,下令撤銷了他的鄉師校長職務。後又許以省教育廳視察員職務,月薪80元,讓其在家養老,鞠思敏堅辭不受。

拒絕任職

1934年鞠思敏任《榮成縣續志》總纂,起草了一個完備的《榮成縣續志》目錄,全志16綱, 123目。因抗戰事起,續志中輟。1937年日偽讓他出任偽山東省教育廳長被拒絕。此後,流亡在阜陽的國民黨山東省政府曾邀請他去主持省參議會,也以年邁多病為由婉言拒絕。1944年8月7日病逝於濟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