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鞭指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鞭指巷 (Bianzhi Alley),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泉城路街道轄區西部;南起泉城路,北至雙忠祠街。保留了眾多參差不齊的小四合院及古建築,至今依稀可以從門口的石雕、石階、舊式門梯及磚牆、瓦片中看到當年的繁華模樣。

門牌1—137號,2—86號。長348米,寬3.5~5米。1982年,改石板路面為瀝青路面。此街原名鞭指巷。1966年改名雲彩街,1980年,復名鞭指巷。[1]

故事傳說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歷城縣誌·建置考》載有:「鞭子巷」。1924年《續修歷城縣誌·建置考》載為:「鞭指巷」。 鞭指巷的故事傳說很多,自明朝濟南設府後,該巷附近設有布政司都司都察院等衙署,巷內曾住過一名劉姓都察院都御史,人稱「劉都憲」,此巷一度稱為「劉都憲巷」。 清康熙年間,此巷內逐漸有了若干家經營鞭子、韁繩、鞍子等皮革製品的手工作坊。久而久之,這條街巷被人們習慣地稱為「鞭子巷」。該巷因有一段饒有趣味的民間傳說而脫俗附雅,改稱鞭指巷。

  • 傳說清乾隆皇帝某年一黃道吉日,駕臨濟南,濟南城黃土鋪地,閒雜人等一律迴避。他高跨御馬,旗鑼傘扇,文武官員前呼後擁。他遊了趵突泉,看了西門城外水景。進得西門,看到城門內一片繁榮景象,心裡非常高興。騎馬來到鞭子巷南口停住,見巷子裡擠滿賣馬鞭、牛鞭等車馬挽具的店鋪,便馬鞭一指,問身後隨行的大臣劉墉,這街巷何名?劉墉聰明靈敏,以書法和善斷公案聞名。聽到皇帝問話,靈機一動答到:「稟報萬歲,這街正如御鞭所指,實為恩幸,可名之為鞭指巷」。皇帝大悅,為此獎賞劉墉。那些見風使舵的濟南高官,巡撫、布政使即傳諭濟南知府和歷城知縣:「皇帝恩允賜街名,乃千古未有之幸事,實乃濟南全城之恩榮,速即改稱」。從此鞭指巷的名字就在濟南叫開了。[2]
  • 鞭指巷有一座「狀元府」(今巷內9號、11號大院),主人陳冕。據考這所大院由陳冕的祖父陳顯彝建造,陳顯彝曾任山東鹽運使,山東候補道,登、萊、青州兵備道。其父陳恩壽,曾任山東萊陽縣、長清縣縣令。陳冕出身於晚清官宦之家,陳冕出生前,其父受眾人贈送精緻官帽一頂,祝後人成材,故生子名冕,字冠生。陳冕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17歲時,以順天府籍鄉試中舉。清光緒九年(1883年),陳冕參加中癸末科殿試一甲一名,成為清代第105位狀元。也是濟南的兩位狀元之一,另一位狀元是元代的張起岩。

陳冕中狀元的那一年黃河決口,陳冕和其父陳恩壽捐數萬銀兩救災,並親自到抗洪第一線參加救災。陳恩壽因操勞過度,於同年去世。臨終前勉勵陳冕「不要做空頭狀元銜,要多為百姓做善事」。陳恩壽去世後,陳冕在家守制。次年黃河又泛濫,陳冕繼承父志,捐巨款賑災。他不顧個人安危,乘船給災民送飯送衣,出錢建造民房千間安置災民。幾次黃河賑災捐款,家產已捐出多半。3年喪滿,陳冕回京任職。光緒十五(1889年),出任湖南鄉試主考官。光緒十八年,其母病逝,離職回濟南服喪。次年5月,陳冕將祖墳遷移到濟南歷城丁家莊,並在此修建「陳冕大院」(今丁家莊小學)。

光緒十九年(1893年),山西發生大旱,陳冕將家中余財湊成黃金千兩全部捐獻。並在濟南街頭當場寫字募捐,共捐黃金萬餘兩送往山西。就在這一年8月17日,34歲的陳冕因賑災勞累過度病逝於濟南鞭指巷「狀元府」。陳冕出殯時,從西門到狀元墓的路上,擠滿了送葬的百姓。

「狀元府」雖歷經滄桑,但樓庭院落舊日風貌猶存。「狀元府」原來有南北並排的3座大四合院,每個四合院內各有8個小四合院,1948年濟南解放時,9號大院的門額上還懸掛着御賜塗金的「狀元及第」匾額。「狀元府」是濟南老城遺存最好的一處獨具特色的古建築,恢弘高深,氣度非凡,集磚、石、木雕於一體,令人讚嘆。如今的「狀元府」原來屋頂的小瓦片已換成了大瓦片,院裡住滿人家,府第門樓上草高近尺,失去了往日的輝煌。[3]

1966年,「文革」破「四舊」。因鞭指巷帶有「四舊」色彩,紅衛兵將街改名為雲彩街。

特色名吃

清末民初,鞭指巷中部還有一家「熊家扁食樓」非常出名。扁食也就是人們常叫的水餃。民國初年出版的《濟南快覽》中記載:「濟南鞭指巷之「熊家扁食樓」營業已近百年,扁食具有專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