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韋華,京兆杜陵人,前秦青州刺史韋鍾之子,歷仕前秦、東晉、後秦三朝。

  • 初仕前秦,官至黃門侍郎,慕容衝擊前秦,韋華率郡人南奔東晉。
  • 公元399年,韋華與譙郡人夏侯軌、始平人龐眺自東晉襄陽率流民歸降後秦,受到姚興重用,拜為中書令,遷馮翊太守。進封司徒、右僕射。
  • 公元416年,姚興駕崩,姚泓繼位,韋華被任命為兗州刺史,鎮守倉垣。
  • 不久劉裕北伐,韋華舉城投降東晉;後秦滅亡,劉裕任韋華為雍州別駕,輔佐劉義真鎮守關中;不久,赫連勃勃襲擊關中,韋華又投降胡夏。

目錄

基本信息

姓名    韋華  
字號    不詳      
民族    漢族      
官職    中書令、右僕射、司徒(後秦)  
出生地   京兆杜陵
所處時代   十六國   
主要成就   歷仕前秦、東晉、後秦三朝    

人物生平

韋華,出身於京兆韋氏,。前秦宣昭帝苻堅建元年間,擔任黃門侍郎 [1],後來投降東晉。

公元399年,韋華與夏侯軌龐眺二人從襄陽率領流民萬人投靠後秦的姚興,姚興在東堂引見三人,對韋華問道:晉朝自南遷以來,承平日久,不知現在政令、教化、風俗怎麼樣?韋華說:「晉主雖然為國君,而實際沒有掌握朝中大權,政令出自多種渠道,權力沒有掌握在皇室手中,已經成為習俗,刑法十分嚴厲,社會風俗十分奢侈腐化。自從桓溫謝安以後,還未見寬嚴適中的執政者。」姚興非常高興,拜韋華為中書令 [2],後來又歷遷馮翊太守 [3]、尚書右僕射,拜為司徒。

409年,韋華擔任中書令兼司徒,奉命持節出使譙蜀,冊封成都王譙縱為蜀王、相國、大都督 [4]

416年,姚興駕崩,姚泓繼位,韋華出朝任兗州刺史,鎮守倉垣(今河南開封西北);同年劉裕北伐,派遣沈林子董神虎率兵攻克倉垣城,韋華投降[5]

417年,劉裕滅後秦,任命其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為雍州刺史,王修為長史,王鎮惡沈田子毛德祖為將領,並任命韋華為雍州別駕,輔佐劉義真鎮守關中;不久,胡夏赫連勃勃舉兵南侵,關中諸將內鬥,無法團結抗敵,韋華又投降了胡夏[6]

人物關係

韋祖征,韋玄之子,仕南朝宋。

韋祖歸,韋玄之子,仕南朝宋

韋氏,韋玄之女 [7],嫁杜驥

史籍記載

  • 《晉書·載記第十七》
  • 《魏書·列傳第三十》

參考資料

  1. 《晉書·列傳第六十四》使者馳驛白之,堅遣黃門郎韋華持節策吊,祀以太牢,褒賜命服,諡曰安道先生。
  2. 《晉書·載記第十七》京兆韋華、譙郡夏侯軌、始平龐眺等率襄陽流人一萬叛晉,奔於興。興引見東堂,謂華曰:「晉自南遷,承平已久,今政化風俗何如?」華曰:「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刑網峻急,風俗奢宕。自桓溫、謝安已後,未見寬猛之中。」興大悅,拜華中書令。
  3. 《魏書·列傳第三十》苻堅僕射韋華,州里高達,雖年時有異,恆以風味相待。華為馮翊太守,召為功曹,後除襄邑令。
  4. 《晉書·載記第十八》興遣其兼司徒韋華持節策拜縱為大都督、相國、蜀王,加九錫,備物典策一如魏、晉故事,承制封拜悉如王者之儀。
  5.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七》林子與神虎共攻倉垣,克之,秦兗州刺史韋華降。
  6.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八》十一月,齡石至長安。義真將士貪縱,大掠而東,多載寶貨、子女,方軌徐行。雍州別駕韋華奔夏
  7. 《宋書·卷六十五》驥年十三,父使候同郡韋華。華子玄有高名,見而異之,以女妻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