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韋本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韋本輝

來自 新浪 的圖片

韋本輝,男,1954年10月生,,廣西北流市人,我國知名薯類專家[1],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2]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專家、廣西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國家農業項目首席專家[3],國家木薯產業體系崗位科學家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廣西北流市

出生日期----1954年10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被評為「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4]

畢業院校----廣西農學院

主要成就

韋本輝於1978年從廣西農學院畢業後,就一直在廣西農業科學院工作,先後主持選育並審定淮山、木薯、馬鈴薯、紅薯等新品種26個;引進繁育的甘蔗「新台糖22號」成為廣西甘蔗當家品種,累計推廣一億多畝;發明淮山藥「定向結薯」「冬種夏收」栽培方法,加速了全國淮山藥產業發展。

2008年,韋本輝發明了螺旋型鑽頭的粉壟機械及旱地、水田作物粉壟栽培方法,並逐步形成全新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粉壟技術。之後韋本輝在全國各地用粉壟技術與常規耕作方式進行對比試驗,多年結果表明粉壟技術能夠提升農作物產量10%-38%。

但粉壟機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一直困擾着他。十幾年來,韋本輝不停試驗,反覆打磨,粉壟機也不斷更新迭代。2021年底,第四代懸掛式兩刀鑽粉壟機在廣西北流等地應用順利通過田間測產,2022年投入量產正式推向市場。

獲得榮譽

取得科技成果19項,其中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獲省部級二、三等獎,4項廳級獎;廣西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韋本輝研究員因在推動國家科技進步中作出突出貢獻,被評為「科學中國人(2016)年度人物。

學術成果

獲得發明專利1項;出版《中國木薯栽培技術與產業發展》、《廣西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專著7部,發表論文80多篇。創建淮山藥等薯類研究學科,主持開展淮山藥、木薯、馬鈴薯和紅薯及《旱地作物粉壟栽培技術》等研究,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現主持承擔國家科技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948」和美國能源基金、「國家木薯改良中心廣西分中心」等項目10多項。

視頻

韋本輝的粉壟情結 2019年4月8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