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國婚禮的規矩流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國婚禮

來自網絡的圖片

韓國婚禮的規矩流程婚禮,無論在古今中外,都被認為是人生儀禮中的大禮,韓國的婚禮禮儀是怎麼樣的呢?韓國婚禮又有哪些流程呢?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韓國的婚禮吧![1]

韓國婚禮步驟

1、婚談。在韓國的傳統婚禮舉辦前,男女雙方家人都要通過媒人互相了解對方的家庭狀況、學識以及人品等。如果互相有好感的話就先要父母們相見,所以有的時候本人結婚前並沒有看到過對方。互相同意結婚後,一般男方先把「請婚書」送給女方。女方如果有結婚的想法就把「許婚書」送給男方,然後議婚成立。

2、納采。收到許婚書,男方家會寫上「納采文」和「四柱」,用紅布裹裝送給新娘家。收到「四柱」的新娘家就會認真參考將要舉辦婚禮的新郎和新娘的出生年月,選擇婚禮的日期和時間,然後在白紙上寫出「涓吉」再送給新郎家.註:——四柱:按着六十甲子的干支,紀錄出生年月和出生時間的信。——納采文:對許婚的感謝文章和讓對方選出結婚日期和時間的問候。——涓吉:在傳統婚禮上接受四柱單子的新娘家把擇日單子送給新郎家的事,並請男方告訴女方在舉行婚禮時新郎要穿的服裝號碼(大小)的信。

3、納幣。新郎家從新娘家收到信(涓吉)後,把新娘在婚禮時要穿的「采緞」和「婚書」用婚書箱送到新娘家。其中,采緞一般是在婚禮前一個月送。舉行婚禮之前把「幣物」和「婚書」以及「封采」裝在一起跟「物品目錄」一起送去,這叫做「函」。新娘把和結婚時需要的物品以及費用一起收到的「婚書」、「納采」和「四柱」會一輩子誠心的保管,表示自己對丈夫的一片丹心,直到人生走到盡頭時,這些東西會陪伴她進棺材。

註:——納幣:婚姻時四柱單子交換結束後,證明訂婚的聘禮,新郎家把禮物送給新娘家。——采緞:在納幣時新郎家送給新娘家的禮物,主要裝有藍色和紅色的綢緞,因此叫采緞。——封采:一般家庭條件富裕的話多裝一些別的衣料,這叫封采。——幣物:送給新娘的禮物。——婚書:婚姻時新郎家跟禮單一起送給新娘家的信。——函:婚書和禮單裝在箱子裡送給新娘家。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大部分叫納幣或者封采。背上函(箱子)去新娘家的人一般是年紀較大、有子有女的多福之人。收到函(箱子)的新娘母親要先保管婚書,直到出嫁的女兒生了孩子,恭敬公公和婆婆,覺得女兒不會回到娘家時才會把婚書送給女兒。

4、醮子禮。準新郎按着傳統對兩家的禮節活動結束後,在舉行婚禮的當天,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堂的話要先到那兒,如果沒有的話要讓父母坐定,鄭重地給他們磕頭。磕頭結束後,新郎要跪在父母面前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並說要迎接新人(妻子)好好的認真生活,向父母的恩惠表示感謝,然後來到婚禮廳。準新娘也要在舉行結婚的當天早晨向父母磕頭表示感謝,然後去婚禮廳。

傳統的婚禮是新郎親自要到新娘家去迎接,需要由父親和眾鄉親陪同。當新郎來到新娘家門口時,新娘要由父母陪同出門迎接新郎,新郎與新娘相見時要喝交杯酒,並且新郎要把事先準備好的戒指戴在新娘手指上,以示結婚。此時,新娘的父母要熱情招待前來迎親的眾人,一般是擺上一頓豐盛的飯菜和灑。

第三天,新郎家要擺酒席慶賀新婚大吉。現代式的結婚比較簡單,年輕人經過自由戀愛後,領取結婚證,請親友們在飯館裡吃酒慶賀,席間,新娘要穿婚紗。一般是白色拖地,又寬又長;新郎則是西裝革履,向來者敬酒。[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