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城行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城行鼓

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在韓城傳布極廣。是陝西省渭南市所屬縣級市韓城的一種傳統音樂舞蹈。歷史上,幾乎大一點的村莊都有自己的鑼鼓隊,不論逢年過節,還是求神祈雨,總能聽到激昂的鑼鼓聲。

韓城行鼓的鼓譜有20餘種,在韓城市文化館編寫的《韓城市民間音樂資料匯編》一書中有所收集。其典型鼓譜有《老虎磨牙》、《釘圪巴》、《肚裡痛》、《上坡》、《走鑼鼓》、《呆鑼子》、《司鼓子》、《摘豆角》等十多種,有表現氣勢的,也有表現技巧的。《老虎磨牙》是鼓手用鼓槌旋擊鼓邊鐵釘,發出酷似野獸餓急磨牙的聲響,模擬逼真,技巧高超。《上坡》則是鼓隊用以合擊與鼓、鐃分擊的手法,其風格粗獷、豪放,聲勢浩大、宏偉,登峰造極,體現出一種樸實、熱烈而強悍的黃河黃土雄風。

韓城行鼓在保留原有軍鼓樂藝術風格的同時,與時俱進,特別在表演的藝術效果上進行了深加工,增強了宏偉氣勢。

在表演時,韓城行鼓總離不了「繞杆子」,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渲染氣氛,增強視覺效果。身着艷服的姑娘,眼戴墨鏡,手執飾有彩綢花束和串串銀鈴的長繞杆,婀娜多姿,繞杆的陣營與鑼鼓隊的陣營相互呼應,鼓聲激越,鐃鈸聲飛揚,幾十杆甚至上百杆花杆合着鼓點在鼓手上空上下翻飛,猶如黃河之水百舸爭流,使鑼鼓越敲越起勁越神氣,讓觀者目不暇接,心情激盪。

基本內容

中文名:韓城行鼓

分布在:韓城

俗稱:挎鼓子

鼓譜:20餘種

簡介

韓城行鼓是陝西省渭南市所屬縣級市韓城的一種地方音樂舞蹈。

目前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第一批陝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8月31日,韓城行鼓與寶雞社火陝北嗩吶聯合組團,名為「天地社火」,參加俄羅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軍樂節。行鼓以中華古軍陣的威嚴、壯闊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

歷史淵源

韓城行鼓歷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元代初期。元滅金後,蒙古騎兵為歡慶勝利,敲鑼打鼓,而成為一種軍鼓樂。後來韓城群眾沿襲模仿,成為民間鼓樂。傳統的表演,鼓手都頭戴戰盔,腰束遮鞍戰裙,擊鼓時仰面朝天,成騎馬蹲襠式,模擬蒙古騎士的神姿。鼓陣排開,令旗揮舞,百鼓齊鳴,氣勢恢宏,酣暢淋漓的鼓姿,強勁剛烈的鼓點,似黃河咆哮,如萬馬飛奔。敲到得意處,鼓手們失去常態,如醉如痴,狂跳狂舞,醉鼓醉鑔是韓城行鼓的最佳境界。

韓城行鼓在歷史上又是祭神的鼓樂,因此,鼓手們身上又多了一件神聖的黃馬褂。平日受苦受難的莊稼人,只有在敲起鑼鼓時,頭頂坡式戰盔,身披黃馬褂,才感受到做人的尊嚴,神聖之感油然而生。按藝人的說法,一敲鑼鼓就象換了一個人:跛子不跛,聾子不聾,風濕腰再敲都不痛,真所謂神靈附體,人神合一,「神」氣十足。

解放後,隨着韓城行鼓的外出表演與交流,其表演內容更趨豐富。花杆隊的引入是韓城行鼓的又一亮點。鼓陣周圍,幾十位衣着艷麗的姑娘,手執彩綢束扎的花杆,在鼓手旁搖曳舞動。在青銅與皮革的原始撞擊中,加入婀娜的舞姿和翻飛的花杆,陽剛與陰柔相濟,更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

韓城行鼓已日趨成熟。在韓城,起碼有十數支民間鑼鼓隊以其成熟的藝術,不同的流派,活躍在韓城的不同演出場合中。幾支突出的鑼鼓隊,已走出韓城,在全國各地受邀演出,廣受讚譽。技藝傑出的鼓手,鑼手,鑔手層出不窮,還有的被民眾授以「鼓王」、「鑼王」的美譽。這些隊伍多次在國內外大賽中獲獎。1997年,韓城行鼓隊赴香港參加香港慶回歸大型慶祝活動,為韓城人贏得了「中華第一鼓」的美譽。2003年3月,文化部以「韓城行鼓」命名韓城市為「民間藝術之鄉」。

(按現在說法,韓城行鼓俗稱挎鼓子,流行於現韓城市北部,尤其以龍門鎮西原村為最。

首先,上文中說道:「敲起鑼鼓時,頭頂坡式戰盔,身披黃馬褂「,單說清朝時對黃色的嚴格管制,這一說法的可信度就要大打折扣。且據韓城行鼓省級傳承人程勤祥說,他祖輩打鼓時只是身着普通的衣衫,打到興奮處,便脫掉上衣,赤裸上身而鼓。所以韓城行鼓的黃色衣着應在近代固定。

其次,上文中提到韓城行鼓起源於元朝,這一說法也有待商榷。在《史記·樂書》中,魏文侯同卜子夏就有一段關」「鼓樂」的精彩對話。子夏對魏文侯說:「鼓鼙之聲歡歡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師之臣。」子夏後來教衍西河,也就是到韓城及其以南地區設帳授徒,傳授儒家學說。由此可見鑼鼓早在戰國或更早時便已在韓城韓城等地產生。而在其後的朝代,韓城行鼓也歷經發展,尤其是唐代,郭子儀曾長期駐兵韓城,對韓城行鼓也應產生過影響。

再次,上文中提到韓城行鼓為祭神鼓樂,但祭祀何神卻並未提及。在韓城市志中記載,挎鼓子為祭祀法王鼓樂,但法王廟修建於宋真宗年間,由此也對韓城行鼓的源起又提出了新的疑問。

最後,韓城行鼓的起名也是在2000年左右,1997年,挎鼓子受邀遷往香港演出,被贊為」中華第一鼓「,其後韓城市着手進行申遺,在申遺過程中才正式定名為韓城行鼓。

以上問題引用時需特別注意。)

基本特徵

韓城行鼓自元朝形成以後,經過如此長時間的發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伴隨民俗活動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

(2)傳承古蒙古士兵樂隊的風格,具有民族性;

(3)韓城行鼓的樂器具有一種簡約美和質樸美,從而形成其簡樸性特徵;

(4)鼓點的豐富多樣性,從表達內容上、曲譜上均顯其多樣性;(5)表演風格上極富粗獷、豪爽、彪悍的特色;

(6)因其花杆的加入,在人員、色彩、動感上均增加了視覺效果;

(7)不同年齡段的男、女紛紛加入鑼鼓隊,使其具有廣泛的參與性;

(8)產業化特色日益明顯。湧現出眾多技藝高超的「鼓王」、「鑔王」、「鑼王」,出外授藝。優秀鼓隊的參賽演出,使韓城行鼓走向了品牌化。

器具道具

韓城行鼓從元代的產生、形成,至明清時代的基本定型,發展到後來已相對穩定,樂器主要由鼓、鑼、鐃鈸組成,還有「馬鑼」、「嗡號」(即海螺),帶有古時軍樂的特點。表演時以鼓為主,有挎鼓、抬鼓、車鼓,打擊時鑼、鐃鈸與之相配合,其中鑼、鼓均為打擊樂器,擊之作響發聲,特別是鼓聲如雷,震撼人心,催人奮進。

主要價值

韓城行鼓在整個陝西打擊樂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陝西鑼鼓中的精華,是關中地區優秀的民間音樂文化。發掘、搶救、保護韓城行鼓,其價值主要有兩點:

(一)韓城行鼓是中國鼓樂中極富特色的地域鼓種。它獨特的歷史傳承形成了它特有的鼓樂特色。粗獷、豪爽、彪悍的軍鼓樂風格,鼓風執着、陶醉、人神合一的表演特色,熱烈喜慶、聲色俱茂的民俗特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二)作為陝西打擊樂的精華,對其發掘、搶救和保護,會帶動和促進整個陝西打擊樂的弘揚,對豐富和完善中國音樂史起着一定的促進作用。

分布區域

韓城行鼓在市內北塬一帶多有分布,其中龍門鎮的西塬村最為典型。

韓城市位於陝西省東部黃河西岸,關中平原之東北隅,屬關中盆地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山、原、川、灘兼有。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是山區,群山起伏,山巒疊翠。東南部為黃土台原和河谷川道,地勢平緩,水多土肥。全境屬暖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較多,光照充足,適宜發展農業生產,尤以「大紅袍」花椒馳名。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屬陝西主要煤炭、鋼鐵、電力基地之一。

瀕危狀況

韓城行鼓在陝西省政府和韓城市的大力支持下,做了許多發掘、搶救、繼承、弘揚工作,活動開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問題。

(一)一些頗有造詣的鼓手因年事漸高逐步退出舞台,有些絕技難以得到傳承。

(二)隨着文化生活的日趨多樣化,人們對行鼓的愛好已漸淡漠。

8保護計劃編輯 為了普及、提高、保護韓城行鼓的表演,從1997年至2005年,向社會各界籌集資金20萬元。

一、主要保護內容

1、韓城行鼓隊伍的組織;

2、行鼓藝人的保護和傳承;

3、有關藝術檔案的保護;

4、行鼓的推廣、普及、提高。二、已採取的保護措施

1、把韓城行鼓當作重要文化遺產努力保護,全力挖掘。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韓城市文化館業務幹部對此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搜集、整理工作,1984年,出版了由屈海浪主編的《韓城市民間音樂資料匯編》一書。

2、多次舉辦春節全市鑼鼓大匯演,對韓城行鼓進行推廣和普及。

三、十年保護目標

(一)靜態保護:

1、進一步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韓城行鼓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以及鑼鼓隊、樂手、樂器、曲譜及價值等全部狀況。

2、將普查所獲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在原有編撰基礎上進行再整理,繼續設立藝術發展檔案。

3、進一步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對鼓陣進行改造與創新。

(二)動態保護:

1、建立西塬、上峪口、陽山莊、東莊、薛村、昝村、大 前、潘莊、李村、楊村、井溢、周原、西王、白礬、喬南、渚北、東營、澗南、姚莊、坡底等20個行鼓文化生態保護村,並對西塬、東莊、薛村3個鑼鼓隊10餘名樂手實行重點保護。

2、原有基礎上,大力發展各村的鑼鼓隊,重點培養和扶持實力強、有特色的鑼鼓隊,對優秀鼓手、隊伍在外出表演、授藝方面給予政策優惠。

3、在韓城北片重點鄉鎮中小學開展韓城行鼓的普及教學,不斷培養新的樂手,從根本上解決新形勢下韓城行鼓的傳承難題。

4、創辦以韓城行鼓為主要內容的「韓城行鼓藝術職教班」,從人才、演奏水平等方面提高韓城行鼓的藝術檔次。

5、建立以韓城行鼓為主體的文化發展公司,加速韓城行鼓文化產業化發展,為鞏固國家級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

6、在原來一年一度的全市性鑼鼓匯演的基礎上,擴大規模 ,上升規格 ,以促進韓城行鼓的傳承 、發展。

四、五年保護工作計劃

2006年,進行全面普查;建立西塬、上峪口等20個韓城行鼓文化生態保護村。完善普查、資料整理為主的靜態保護基礎工作;

2007年,整理普查資料;編寫中小學韓城行鼓音樂教材;建立韓城行鼓職教班,開展試點教學。全面普及開展韓城行鼓教學;

2008年,在重點鄉鎮開展學校試行行鼓教學;發展鑼鼓新手。通過文化生態村的建立,實力強、有特色的鼓隊的帶動,鼓隊呈輻射狀發展,加大韓城行鼓原生態的保護力度。

2009年,全面普及行鼓教學;進行再深入研究。撰寫出版《民間音樂資料匯編》第二部。

2010年,學校行鼓教學走上制度化、規範化;建立韓城行鼓發展公司。產業發展起步明顯,形成規模。

五、五年主要保障措施

1、建立有專家指導的、以鄉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韓城行鼓保護領導小組。

2、設立以鄉鎮分管鎮長為組長、教辦主任為副組長、各有關學校校長為成員的韓城行鼓教學工作組,並設立中小學韓城行鼓教材編寫組。

3、有關鄉鎮建成韓城行鼓特色文化機關,鄉鎮人員參與理論研究、保護管理。

4、把韓城行鼓的保護納入鎮、村、學校等單位(部門)的幹部考核,並實行責任追究制。

5、實行招商引資,發展行鼓文化產業。

六、建立機制

在實施五年保護計劃中,要重點建立五大保護機制,提 高幹部、群眾的保護意識,逐步健全動態的持續發展的保護 體系。這五大機制是:

1、已有鼓手、新生鼓手、專家學者步調一致,互動互補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2、原汁原味的原生態保護與不斷提高技藝、發展創新、協調發展的動態持續保護機制。

3、品牌效應與日常演出相結合,以打造品牌帶動一般活動開展機制。

4、發展行鼓敲打藝術與開發產業相結合,而以產業實體為依託,以發展行鼓為目的的藝術市場營運機制。

七、經費預算及依據說明

1、2006—2010年,進行韓城行鼓的普查;健全韓城行鼓的各類檔案;建立文化生態保護村;編寫教材;開展教學等,年所需資金100萬元。

2、2011—2015年,對韓城行鼓進行普及和再提高,每年共需資金80萬元。

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韓城市文化館獲得「韓城行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參考文獻

  1. 韓城行鼓兵馬俑在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