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崖(明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韭菜崖》是中國當代作家明白的散文。
作品欣賞
韭菜崖
「韭菜崖」和天蓬山寨東西相隔十餘里。而今,天蓬山寨已出落成網紅景區,上網百度一查這「天蓬」勝景便會歷歷在目。然而「韭菜崖」是無人知曉的。
崇山峻岭之中山崖谷壑很尋常,更是山裡頭朝暮四時中最平常不過的相貌。「韭菜崖」算是大山里其貌不揚的一座山崖罷了,平凡而渺小。
滄桑變遷的歲月里,春華秋實或是盛夏嚴冬:默默矗立在村西頭的山巒之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韭菜崖孤芳自賞着四季更迭的容顏,偶爾露出一道飄帶般的羊腸小路之外,其自閉孤寂到無人叩尋。
「韭菜崖」同天蓬山寨腳下的勝景 「毛家峽」來說雖如小巫見大巫。可在我心中是充滿敬意的——在這廣袤的天地間:「韭菜崖」忠誠不二地相守着命運多舛的「圓潭河」……
拂曉的東方,天山相接之間期待的一絲絲薄雲在晨曦中泛着淡淡的紅暈,相擁而去的幾片紫灰的雲彩向着曙光滿懷期待的張望着。透過東方點亮的光芒,依稀望見懸空若犬牙參差着的崖線邊沿蹲着一隻山鷹,安若雕塑。崖身被成團壯實的冬青樹和成片硬朗的花栗樹密密斜織着,宛若在陣陣微風中搖曳的羅裙。四季常青的柏樹點綴其間,彰顯着盎然生機。成群結隊而灰黃的小山雀在林間嘰嘰喳喳喧鬧起來。「圓潭河」欣然地醒了,全石以為底的河床蜿蜒光滑而泛起青色,伸展着纖細多姿的腰身,那潺潺的溪流如她嬌美的呢喃;「韭菜崖」舒心地笑了,滿身的青樹翠蔓盡情婆娑,河邊的柔草嫩葉縱情摩挲,當那一抹金色的陽光瞬息張貼在韭菜崖高懸光滑的絕壁上——宣布着嶄新的一天來到。
繁星滿天的夜晚,皓月當空。黛黑翹首的山崖溫情凝望着月色下的「圓潭河」,波光粼粼的「圓潭」分外妖嬈,水光輝映格外清涼凜冽。傳說這「圓潭」本是王母娘娘庭前的一個荷花池,只因池中多情善良的荷花仙子犯了事被打入凡間冷落在「韭菜崖」的身旁。「圓潭」是「圓潭河」的心臟,更是「韭菜崖」心疼呵護的地方。濃濃的月色里,夜鶯蹲在山崖絕壁的陰暗中低聲吟唱;崖身密林深處,月光作伴,幾欲奔往「圓潭河」痛飲一番的野羊鹿粗獷的嚎叫響徹山谷,回聲激盪。俯耳傾聽窸窸窣窣的聲響是鑽入韭菜叢中偷覓芳香的甲蟲。「韭菜崖」的月夜蘊藏着大自然的樂章,大自然的語言中蘊含着解讀不盡的神秘與浪漫。
倏爾划過夜空的一道流星雨飄過「圓潭」之上,那是帶着幸運和福氣的天使足跡,星光讓「韭菜崖」陡然驚喜,可遺憾的是那美好的火光流螢轉瞬即逝,散落夜空的繁星如遺落在人間的數滴清淚……
而如今,那面靜美迷人曾一起看過流星雨的「圓潭」卻無影無蹤。只拋下「韭菜崖」痴痴地相守着無心的「圓潭河」。
「短暫和無常才是生命!」一位作家的哲言令我陷入久久的深思。
生命的美好總是在轉眼間就杳無蹤影,而坎坷與苦難總會接踵而至。然而這凡塵的一切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在大自然面前又是那麼的渺小、孱弱和平常。
「韭菜崖」如同大自然篇章中不常見也不會引人注目的一個陌生的標點。
「韭菜崖」坐北向南拔地而起,南面極為陡峭卻能一目了然地俯視着懷中纏綿的「圓潭河」,千姿百態的岩石重重疊疊,懸崖高聳,崖柏叢生;北面坡緩狀若老人傴僂的脊背,叢林墾壤攀附其上,磐石夯宕罅隙環繞,間或裸露出小若牛蹄窩、大如席片的貧瘠土壤,一茬茬野生的韭菜在此隨遇而安、飲露沐霜而茁壯成長,這也許就是「韭菜崖」得名的緣由吧!
「韭菜崖」的韭菜與眾不同,全是原生態的生長。天然的一簇簇半尺高的叢生韭菜,翠嫩厚實而堅忍不拔的韭菜葉兒向陽而生,片片狀若利劍的葉內自然囤聚着濃濃的韭汁香味。其取天地陽剛之精華,融四季淬鍊之變化,成康養食材之最佳。實惠地道而勃發。韭菜餡水餃成為村里人招待貴客最為上乘的美味佳肴。「迎客的餃子送客的面」——這習俗傳承着他們的純樸好客與善良情長。
「韭菜崖」下有個豁然天成的洞穴,不大不深,洞裡四壁怪石嶙峋,有的像面目猙獰的黑白無常,有的像胸懷坦蕩的彌勒笑佛。早年曾有一對為愛情私奔而來的村外年輕戀人迷路後誤入其間,為了躲過極力反對他們相愛的家人追尋,他們足足在這洞穴里藏身了一宿,直至他們的家人無果而返。是「韭菜崖」成全了他們的真愛,是「韭菜崖」捍衛了他們的真情,他們的勇氣與執着也成為了「韭菜崖」一段浪漫的佳話。
「韭菜崖」北岸有一座低矮荒涼的孤墳,墳里安葬的是一位叫於勤的男人,一位健壯憨厚而善良的男人只活了三十六個春秋。
其實於勤家住在「毛家峽」中,獨門獨戶,靠着峽谷間幾畝薄田生活,由於峽深路險而交通不便,於勤與外世往來甚少。早年間善良的於勤收留了一位流浪的聾啞殘障女人為妻,並生得一兒兩女,最大的孩子還不到五歲,最小的才剛出生幾月。於勤肩上負擔日以沉重,為了妻子兒女吃飽穿暖,於勤起早貪黑拚命幹活。每到農忙時節於勤便趕來村里賣苦力,村里哪家那戶缺少勞力需要幫手是隨叫隨到,從不談論工錢的高低貴賤,意思到了就行。於勤靠一身力氣賺錢而養家糊口,勤勞憨厚的於勤在村里是有口皆碑——出了名的好人。可好人卻不長命,三十六歲的於勤在辛苦勞作的田地里暴病離世。當時他清貧的家裡連幾塊像樣的棺材板都拼不夠。於是鄉親們紛紛自發着湊米湊面,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眾人自覺為勤勞半生的於勤操辦了一場葬禮。於勤出殯那天,全村人不約而同地自發趕到場,浩蕩的送葬隊伍排了兩里多路,村里會吹嗩吶的樂師,能做壽材的木工全是免費操持。大家體面的將一位善良勤勞的漢子安葬在「韭菜崖」的身旁,讓這位勤勞致死的好漢遙望着村里——哪裡的家家戶戶曾留下過好人辛勞的足跡。
於勤倒下了,隨之家也坍塌了。不久,他殘障的妻子和幼小的兒女被慈善機構的好心人接去了山外。只留下「韭菜崖」日夜相伴着這個孤獨善良的男人——於勤從此活在鄉鄰們的心中……
朗朗乾坤,「韭菜崖」邁着新時代的步伐,徜徉在生態保護下的康莊大道間,目睹着村里新興而起的民宿旅遊業。「韭菜崖」愈加朝氣蓬勃而活力四射,「韭菜崖」成了康養聖地,更是天然的「氧吧」。 [1]
作者簡介
毛加明,筆名明白,陝西商洛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詩詞學會與散曲學會會員,商洛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