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韭菜灰霉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韭菜灰霉病

韭菜灰霉病
原圖鏈接

韭菜灰霉病又稱白斑葉枯病,俗稱白點病,是由蔥鱗葡萄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韭菜上的病害。韭菜灰霉病主要危害葉片,是日光溫室栽培韭菜的主要病害,常常造成韭菜葉片枯死,韭菜濕腐、霉爛,嚴重時減產30%以上。

韭菜灰霉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日光溫室白天溫暖、晝夜溫差大、濕度過大、葉面結露,適於灰霉病發生流行。偏施氮肥、澆水過量、光照不足、植株生長衰弱等發病重。

韭菜灰霉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選擇好的品種,對病菌對抗性強的品種;實行輪作倒茬,培養壯苗;其次進行有效地田間管理,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韭菜灰霉病

外文名:Chinese chives gray mold

韭菜灰霉病1
原圖鏈接

別 名:白點病

為害植物:韭菜

為害部位:葉片

病 原:蔥鱗葡萄孢菌

病原特徵

病原為蔥鱗葡萄孢菌(Botrytis aquamosa Walker),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無色透明,有隔。分生孢子梗在寄主葉內伸出,在培養基上由菌核上長出,初淡灰色,後變暗褐色,具隔0-7個,基部稍膨大,頂部有較多的分枝,分枝處有時縊縮,頂端球狀膨大,上密生小梗,孢子生在小梗頂端,孢子脫落後,側枝幹縮,形成波狀皺摺,後脫落,在主枝上留下清楚的疤痕,梗長(208-1216)微米×(9.6-19.2)微米。分生孢子卵形至橢圓形,透明,初淺灰,後漸變褐色,大小(12.5-25)微米×(8.75-18.5)微米。病菌生長發育適溫15-21℃,空氣相對濕度85%以上。溫度20℃和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病害易流行。

韭菜灰霉病症狀

韭菜灰霉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發病主要有3種症狀,即白點型、干尖型和濕腐型。葉片發病時以下部葉受害較重。發病初期,白點型在葉片正反面產生白色或淡灰色小斑點。先由葉片向下發展,隨着病情發展,病斑擴大為梭形或橢圓形。潮濕時,病斑表面生有灰褐色稀疏霉層。嚴重時病斑連片,使病葉乾枯。干尖型多從採收韭菜的刀口處開始腐爛,也出現在中下部葉片的葉尖。病葉的葉尖初呈水浸狀,後變為淡綠色至淡灰褐色,並向基部擴展,病部呈半圓形或「V」字形,後期也生有灰色霉層,也有的直接引起干尖,干尖上着生灰色至灰綠色霉層。濕腐型症狀多發生在採收後的植株上。濕度大時易發病,葉片呈水浸狀,變深綠色,濕腐霉爛,枯葉表面密生灰色至灰綠色霉狀物,有霉爛氣味。[1]

分布

各地冬春季扣棚菜上普遍發生。又稱白斑病。

發生規律

真菌中的半知菌屬灰葡萄孢菌會引起韭菜灰霉病。病菌主要隨灌溉、氣流及其他農事操作進行傳播,以菌核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夏。越夏菌核在當年秋末冬初韭菜扣棚後,開始萌發菌絲,菌絲上長出分生孢子梗和他孢子,從韭菜割口進入,進行初侵染,引起發病,而後若棚內溫、濕度適宜,則進行再侵染。病菌生長溫度如果高於30℃或低於15℃,會影響病菌的生長,因此,30℃為病菌能承受的溫度,15℃為病菌能承受的***低溫度。25℃一27℃是病菌生長***適宜的溫度,病菌產生的菌核***多,因此,春末、夏初氣溫升高病菌的菌核在土中越夏。

發病原因

1. 品種當地主要地方品種有黃韭1號太空翠綠韭王黃韭2號等 筆者根據近3年的田間調查,鎮寧縣種植的韭王和黃韭2號、地方品種較抗病,而太空翠綠和黃韭1號較感病。

2. 菌源豐富 種植韭菜時間長,品種單一,加上農戶輪作意識淡薄,土壤中殘留的灰霉病病菌多,病菌繁殖快,這是發病的原因之一。

3. 施肥氮磷鉀肥不足,特別是磷、鉀肥料用量不足,降低了韭菜的抗病能力。

4. 栽培管理灰霉病的發生與田間管理水平有很大的關係。地勢低洼、開溝淺、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土壤瘠薄或板結缺氧,植株生長衰弱,有利於病害的發生;過分密植的植株,葉片旺長,氮肥施用過多,引起植株徒長,有利於發病;連作田塊,尤其是與豆類連作的田塊,發病重;若遇十旱。又採取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濕度過大,易發病;如遇降溫,可加重病害的發生。

5. 軟化物件帶菌由於種植時間長,農戶生產韭黃的軟化物件使用次數多,且未經過消毒殺菌再次使用,直接帶菌侵染,引起發病。

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在氣候溫暖地區,分生孢子也可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春天遇到適宜條件,菌核萌發產生菌絲體,又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每次收穫都會把病菌散落於土表,致新生葉染病。[2]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品種的選擇:選擇好的品種,對病菌對抗性強的品種。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韭菜灰霉病的危害。針對窄葉抗病品種有如克霉1號鐵絲苗、中韭2號、黃苗等,寬葉抗病的品種有雪韭、嘉興白根、791、寒青等。

實行輪作倒茬:輪作倒茬可以減少韭菜灰霉病的危害,比如百合科和葫蘆科或其他蔬菜的農作物輪作種植。這樣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菌源,減少對韭菜的危害。輪作倒茬必須三年實行一次。

培養壯苗:對秧苗進行及時澆水、施足底肥、培養好根,從而使秧苗健壯生長、提高秧苗的抗逆性、減少灰霉病的發生。在生長期間施氮磷鉀肥,也要控制好氮肥的使用。採用滴灌等方式澆水,不要大水灌溉。有效地壯根才能減少植株的生長下降的可能。

有效地田間管理:適時的除草和培土,促進壯苗的生長。只有植株健壯了才能增強抗病的能力。需要菜農一定時間內清理韭菜收割的殘體,用泥土把殘體進行掩埋,減少病菌二次污染。

化學藥劑

在韭菜發病時期,要合理科學的利用農藥進行防治,從而有效補救灰霉病的危害。化學藥劑或農藥要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無毒性的、無殘留的或低殘留而且高效的農藥,在實施過程中根據說明控制好用量,掌握好用藥的時間間隔,減輕農藥對田間的污染。

發病初期:要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和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五百的液體,再加上撲海因1500倍的液體,50%的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的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200的液體,50%的灰霉寧可濕性粉劑500倍的液體等。而且每隔1星期給1次藥,可以短時間內用藥2次也可以緩解病情。

發病重時期:將每畝地可以用霉止50毫升加兌40%嘧霉胺懸浮劑10-15克,然後還有40%的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到20左右,加入水15千克左右,嘧菌環胺800倍液,可以3-5天用藥一次,噴藥次數根據病情發展不同的情況適當的更改。噴藥需要在無風的天氣進行用藥,在噴藥後如果遇下雨的天氣,應該在雨後進行再次噴藥,也可有效地防治灰霉病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相關視頻

3如何防治韭菜的韭蛆及灰霉病等病蟲害


韭菜大工棚小工棚覆蓋時期容易滋生灰霉病,怎麼才能有效控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