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音學十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音學十書》,漢語音韻學著作匯集。江有浩撰。有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刊本、民國十七年上海中國書店影印本及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據渭南嚴氏賁園刊音韻學叢書原版重印本等。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十書是:1.《詩經韻讀》;2. 《群經韻讀》;3. 《楚辭韻讀》;4.《先秦韻讀》;5.《漢魏韻讀》;6.《廿一部韻譜》;7.《諧聲表》;8.《入聲表》;9.《四聲韻譜》;10.《唐韻四聲正》。另有《等韻叢說》等附書5種。刊行的為1.2. 3.4.7.8.10等7種及《等韻叢說》附書1種,其餘的未刻。

《詩經韻讀》等4部「韻讀」,把先秦所有的韻文都搜集在一起,一一註明韻腳及其所屬韻部。這樣既便利了讀者,又使人更清楚地看見古人的韻例,使人知道其21部分立的證據確鑿。這樣巨大的工作是前人沒有做過的。《諧聲表》按照同聲必同部的原則,以古韻為主,漢韻和《說文》聲符為輔,將1139聲首分別歸入21部之中。對段玉裁的《古十七部諧聲表》作了一定的歸併、修正和補充,是後代學者研究上古韻部歸字的重要參考資料。《入聲表》的撰寫目的是為了糾正前人對入聲分配的種種謬誤。從一字兩讀,諧聲偏旁及先秦韻文的押韻3個方面來考察入聲的歸屬,將入聲或獨立,或與陰聲相配。本書不但解決了平入配合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四聲相配的問題。這就等於給先秦語音系統作了韻圖,使人們看到上古語音系統的全貌,從而可以推知語音演變的脈絡,也是後人擬測古音值的重要依據。表後所附《等韻叢說》,用等韻學原理來辨今音「訛誤」,其目的還是為古音學服務。這種以古為正的思想固然不正確,但作者在書中所言的越是僻鄉之處保留古音越多,卻是極有見地的認識。《唐韻四聲正》反映了作者對上古聲調的看法。他認為古人實有四聲,但古四聲不完全等同今四聲。本書在「古詩同調相諧」的認識指導下,排比大量先秦兩漢的韻文材料,將《唐韻》中字調與上古不同者一一指出。仿顧炎武《唐韻正》之例,每一字大書其上,博採三代兩漢之文分注其下,以證明古人早有四聲之說。全書卷首有段玉裁的《江氏音學序》及作者與段玉裁、王念孫往來論韻之書信。另附有《占韻廿一部總目》、《古音凡例》、《古韻總論》等材料。

作者介紹

江有浩(?—1851),字晉三,號古愚,安徽歙縣人,中國清代古音學家。分古韻為21部。其古音學著作,全部匯於《音學十書》之中。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視頻

音學十書 相關視頻

音韻學視頻教程 萬獻初 全81講 武漢大學
音韻學公開課(十三)第一部分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概念,豆丁網,2008-11-13
  2. 著作與論文的優勢對比,新浪博客,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