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項羽為什麼要燒阿房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火燒阿芳宮

來自網絡的圖片

項羽為什麼要燒阿房宮雖然說項羽當年十分勇猛,幾乎眼看就要殺死劉邦了,還是被放跑,最後自刎烏江,但是,項羽也做了一件令後人十分不開心的事情,就是火燒阿房宮,如此浩大的工程和建築群就付之一炬,少了很多研究的資料和寶貴的歷史文物文化遺產,實在可惜。 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1]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這麼出名的建築,項羽為何痛下殺手燒掉呢?

其實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繼續修建阿房宮,直到漢劉邦大軍入關還沒完工。

不僅如此,實際上,70萬人的勞力在4年的時間裡也只是完成了一座夯土台基,而餘下的那些設計精妙的建築最終沒有付諸實施。

所以,阿房宮永遠留在了秦始皇的夢幻之中。這座傳說中壯美的宮殿並沒有被項羽焚毀—那是因為它從來就沒有建成過。

一座絕世宮殿建築,承載了項羽二千多年的悲傷,以及文人墨客說不盡的激情與夢想。

如今,考古學家終於找到了它的確切所在,但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太多的謎題還是等這座宮殿完全露出地面才能找到答案。

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阿房宮建於二千多年前的秦朝。

秦始皇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每征服一國,就繪製該國宮室圖,在秦國都城咸陽的渭水南岸仿造宮殿,稱「六國宮殿」。

相傳當時共有宮室145種,著名的有信宮、甘泉宮、興樂宮、長楊宮等宮殿。

想當年,咸陽宮可謂殿宇林立,樓閣相屬,曲廊幽徑,花香景深。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徵發刑徒七十餘萬人伐運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開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開始興建更大規模的宮殿—朝宮。

朝宮,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阿房宮。遺憾的是,由於工程過於浩大,阿房宮最終只是秦始皇心中的一座宮殿,他沒能看到自己的宮殿落成。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東巡的路上,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找到傳說中的仙島,解開長生不老的秘密。

烽火台實為戰國秦景觀建築遺址古都西安,曾是中國11個王朝的首都,雖然帝王們的嘆息已湮沒在歷史之中,但其厚重的文化積澱仍無時無刻不在向世人傳遞着往昔風雲之魅幻。

公元2世紀,絲綢之路就是從西安出發,直達地中海東岸。歐洲人關於中國的第一印象都和西安有關。

西安市西去十餘公里有一處自古遺留的夯土台,被世人長期認為是秦阿房宮烽火台(上林苑二號)遺址。

烽火台是中國古代傳遞軍情的建築。因受限於古時通訊技術,在長城沿線和西北邊疆,每隔一段距離,古人們就築起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里裝滿柴草或點燃後容易冒煙的動物糞便,並派將士日夜駐守。若發現敵人入侵,就一個接一個地點起烽火報警,敵情很快會傳到軍事指揮區。

點放烽火的方法,白天和晚上不一樣。晚上點放火叫烽,白天點放煙叫燧。

點放煙火是有嚴格規定的,如果來的敵軍不到1000人,就點放一支煙火,每增加1000個敵兵,就增加一支煙火。煙火的傳遞速度是相當快的。

那麼,這座自古遺留的夯土台,究竟是不是烽火台呢?

2005年3至4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阿房宮考古工作隊領隊李毓芳率領考古人員對這一遺址進行了勘探和發掘。 李毓芳說,這個遺址出土的遺物僅限於一些板瓦、筒瓦的殘片。

板瓦片表面為細密交錯的繩紋,筒瓦片表面均為細繩紋,內面為麻點紋,且泥條盤築痕跡明顯。不管是板瓦片還是筒瓦片,均製作粗糙。 考古專家認定,其與上林苑一號遺址出土的板瓦、筒瓦相同。它建築的時間要比阿房宮修建的時間早得多,與阿房宮沒有任何關係。 她還說,該建築遺址目前破壞嚴重,下部夯土台基東部和西部早已被挖掉,但仍可明顯看出有每層厚5-7厘米的夯築層。 在殘存建築部有擾動過的礎石,南部自底部向上1.4米處發現一未擾動過的礎石,說明該建築底部和中腰還應有建築物。 故該建築應為高台宮殿建築,其形制與咸陽宮一號宮殿相似,這也是戰國建築形式的一大特點。可惜如今頂部已被破壞殆盡,建築物已無存。 「該建築遺址應為戰國秦上林苑的高台建築遺址之一,與阿房宮的建築沒有任何關係,更不會是烽火台一類的建築,是在秦統一以前建成的。 烽火台乃軍事報警設施,建在皇家公園裡不合常規。」李毓芳說。秦王從未上天台祭天拜神從來都是古代帝王的重要儀式,相傳上天台就是秦始皇於阿房宮中祭祀天神的地方。 然而關於上天台(上林苑四號)遺址自古就有三種說法:一是秦始皇為觀賞天文景觀而建;二是說秦始皇為徐福而建———秦始皇派徐福東渡為他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數月未歸,他十分着急,遂建此高台東望,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望福台;三是古代先民認為,五穀豐登、太平盛世均是天神、地神保佑,所以秦始皇定期率領朝臣祭祀天地,以祝禱大秦帝國物阜民豐、四海昇平。[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