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方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方舟(1926年6月16日 - 2019年1月2日) 消滅我國小兒麻痹症的先驅,中國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專家。著名醫學科學家、病毒學家。1926年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寧波。1948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1951年留學蘇聯。1955年於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獲醫學副博士學位。1957年正式轉向脊髓灰質炎的研究,與合作者一起在國內首先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1960年帶領團隊試製成功我國第一批脊灰(Sabin型)活疫苗500萬人份,並於1962年研製成功脊灰糖丸活疫苗。1983年在國內首次建立了分泌脊髓灰質炎II型單克隆雜交瘤細胞株。他主持制定了我國第一部「脊灰活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指導了我國後來20多年數十億份疫苗的生產與鑑定。2000年10月,經中國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消滅「脊灰」證實委員會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灰國家。

1958年顧方舟回到北京後即被調入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任脊髓灰質炎研究室主任。從此,他就把畢生精力投入到消滅這一可怕的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的戰鬥中去了。為了建設脊灰疫苗生產基地,醫科院調他去雲南昆明協助工作。1964年底正式調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任副所長,負責脊灰疫苗的研究與製造。1978年被國務院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1984年,升任院、校長。1993年離任,被聘為顧問。是研究員級教授,曾任中國科協常委、北京市科協第四屆委員會主席、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免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北京老科學技術工作者總會第二屆會長、英國皇家內科學院(倫敦)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等。

  他在研究中發表論文、報告50篇、專著3部:《脊髓灰質炎》、《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應用》、《生物技術的現狀與未來》。顧方舟對衛生防疫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治學嚴謹,工作中培養了大批科研、生產技術人員。

  顧方舟於2019年1月2日凌晨3時35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他研究脊髓灰質炎的預防及控制42年,將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消滅脊髓灰質炎這一事業中,是中國組織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為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的偉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中國的「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

顧方舟
消滅我國小兒麻痹症的先驅

基本信息

本名: 顧方舟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6年6月16日 出生地點: 上海
逝世日期: 2019年1月2日3時35分 逝世地點: 北京
學習院校: 北京大學醫學院
職業: 病毒學專家
榮譽稱號: 「脊髓灰質炎疫苗之父」
學術成就:

「脊灰」病毒的分離與定型方法的建立
「脊灰」減毒活疫苗的研究
「脊灰」活疫苗的試製與安全性標準制定
建立「脊灰」活疫苗生產基地

主要成就: 1957年首次用猴腎組織培養法分離出脊灰病毒並定出型別

人物關係

人物圖片

更多圖片請點擊:顧方舟圖冊

人物視頻














人物生平

時間 事件
1926 6月16日顧方舟生於上海,生長於浙江寧波一個富足人家。父親顧國光在海關工作,收入頗豐。
1930 父親顧國光在一艘非洲來的貨輪上做外勤時,一隻酷似蚊子的小蟲子咬了他一口。起初,他只是覺得叮咬處有點癢,誰知幾個月後,持續高燒不退。醫生搖了搖頭說:是黑熱病。33歲的父親英年早逝。
1932 9月,父親顧國光的保險賠償金給了一部分後,母親周瑤琴便帶着養家糊口的重任,獨自前往杭州,學習剛剛興起的現代助產技術。
1934 母親周瑤琴於杭州廣濟助產職業學校畢業,帶着顧方舟北上天津,在英租界掛牌開業,成為職業助產士。
1944 顧方舟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1950 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院。
1951

作為新中國第一批留學蘇聯的學生,顧方舟新婚燕爾即被派往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學習。臨行前,教育部在老北京飯店設冷宴會,周恩來總理親自講話,勉勵大家奮發學習蘇聯的先進科學技術,並留下十六字贈言:「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努力學習,為國爭光。」
8月13日,顧方舟和300多位留學生一起踏上了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直達國際專列。
在蘇聯留學期間,顧方舟師從蘇聯著名病毒專家丘馬可夫教授。

1955

他以優異論文《乙型腦炎的免疫機理和發病機理》,獲得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醫學副博士學位。
1955年,國內暴發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症。當時,江蘇南通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466人死亡,隨後迅速蔓延至各地,全國聞之恐慌。

1957

31歲的顧方舟臨危受命,帶領了一個研究小組來到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正式開始脊髓灰質炎的研究工作。
1957年,顧方舟調查了國內幾個地區脊髓灰白質炎患者的糞便標本,從北京、上海、天津、青島等十二處患者的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並成功定型,並發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離與定型》。這項研究,是我國首次用猴腎組織培養技術分離出病毒,並用病原學和血清學的方法證明了I型為主的脊灰流行。以此研究為標誌,顧方舟打響了攻克脊灰的第一戰。

1959 3月,衛生部決定派顧方舟等人到蘇聯考察脊灰疫苗的生產工藝。
1960 顧方舟解決了生產工藝中若干關鍵問題後,試製成功脊髓灰質炎液體活疫苗,同時制訂出我國第一部脊髓灰質炎口服活疫苗製造及檢定規程,保證了數十億人份疫苗的質量。
1962 顧方舟獨立研製成功可在室溫保存7天的糖丸活疫苗,同時提出採用活疫苗技術消滅「脊灰」的建議及適合於我國地域條件的免疫方案和免疫策略。
1964 脊灰糖丸減毒活疫苗向全國推廣。脊灰的年平均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從1949年的十萬分之4 .0 6,下降到1993年的十萬分之0 .046,使數十萬兒童免於致殘。

年底正式調往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任副所長,負責脊灰疫苗的研究與製造。

1978 被國務院任命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副校長,1984年,升任院、校長。1993年離任,被聘為顧問。
1983 在國內首次建立了分泌脊髓灰質炎II型單克隆雜交瘤細胞株。
1984 10月,顧方舟主編的《脊髓灰質炎》由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1985 6月,顧方舟主編的《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應用》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1990 11月,顧方舟、盧聖棟主編的《生物技術的現狀與未來》由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出版。
1991 11月13日,顧方舟當選北京市科協主席。
1998 6月6日,寧波大學醫學院宣告成立,顧方舟等專家擔任顧問。[1]
2000

10月,經中國國家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證實,中國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
7月11日[2],在「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上,時年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2012 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科技大會上,顧方舟獲終身成就獎。
2018 5月《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出版,這位為脊髓灰質炎的防治工作奉獻了一生的老人,將自己的人生概括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2019 1月2日3時35分,顧方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人物軼事

  • 童年:埋下學醫的種子[3]

  顧方舟的童年生活頗為不幸。他的父親顧國光,在他4歲時不幸去世了。為了養家糊口,顧方舟的母親周瑤琴辭去教師職業,隻身赴杭州學習剛剛興起的現代助產技術,留下年幼的顧方舟交由外婆照顧。母親不在身邊的日子是孤獨、痛苦的。有一次,學校要排演一場話劇,顧方舟非常興奮地舉手報名。但是那麼多角色中,老師偏偏讓顧方舟演乞丐。同學們都笑話他:笑話他沒有爸爸,笑話他家裡窮,就應該演乞丐……為了不讓外婆傷心,懂事的他只好裝作很喜歡演乞丐的樣子,還讓外婆把哥哥的舊袍子改成乞丐裝。

  1934年,母親周瑤琴於杭州廣濟助產職業學校畢業,帶着顧方舟北上天津,在英租界掛牌開業,成為職業助產士。租界裡的日子很艱難。地痞滋事、流氓敲詐,警察還借保護之名行勒索之實。一次警察來勒索,恰巧被顧方舟看見。警察走後,看着顧方舟恐懼和憤怒的目光,周瑤琴嘆了口氣,摸着他的頭說:「兒子,你要好好讀書,要爭氣。長大了,你要當醫生。當了醫生,我們就不用求別人了,都是別人求你救治。」

  在那個國無國格、民如喪家土狗的年代,哪有職業能真的揚眉吐氣?但在十多歲的顧方舟聽來,「不用求別人」這句話,是有多麼大的吸引力!從記事起,顧方舟的世界充滿同學的嘲笑、老師的欺負、洋人的欺侮、警察的壓榨,而以後可以不用求人,不用在乎這些人的臉色,想到這裡就欣喜不禁。他的心中,悄悄種下了一顆從醫的種子:我要爭氣,我要聽媽媽的話,當醫生!

  • 留學蘇聯[4]

  大學畢業後,顧方舟踐行了自己求學時的理想,來到了大連衛生研究所,從事痢疾的研究工作。朝鮮戰爭爆發後,顧方舟被派往戰場,治療患了痢疾的戰士。可剛剛在前線戰鬥一個月,顧方舟突然收到一封加急電報,上面只有四個字:速回大連!回去後他才知道,是國家選派他去蘇聯學習。

  1951年8月13日,顧方舟和375位留學生一起踏上了北京開往莫斯科的直達專列。作為中國第一批留學蘇聯的學生,被派往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研究所學習。汽笛一聲長鳴,他的心一陣緊縮。看着站在月台上剛剛新婚五天的妻子李以菀漸遠的身影,淚水模糊了他的視線,他捨不得妻子,但更牢記着周總理為他們送行時說的話:你們每一個人出去學習,國內要花養活30個農民的錢,所以你們一定要好好學。

  在蘇聯,顧方舟的導師是蘇聯著名的腦炎病毒專家列夫科維奇教授。顧方舟一天學習十幾個小時,常在昏暗的早晨就進了實驗室,晚上干到十一二點。為了看懂世界醫學尖端文獻,他努力克服語言障礙,僅僅靠着幾本簡陋的參考書,就自學了俄語、英語、日語三種語言。1955年夏天,在蘇聯整整學了4年,顧方舟以優異論文《日本腦炎的發病機理和免疫機理》,取得了蘇聯醫學科學院副博士學位,結束了在蘇聯的學習,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國。也正是在1955年,脊髓灰質炎在中國集中爆發。

  • 結緣脊髓灰質炎

  1955年,顧方舟取得副博士學位終於學成回國。也正是在1955年,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痹症)在中國集中爆發。江蘇南通全市1680人突然癱瘓,大多為兒童,466人死亡,隨後迅速蔓延,青島、上海、濟寧、南寧……一時間,全國聞之恐慌。這就需要有人研究脊灰的問題。但是做這個工作,必須得掌握技術,得有辦法來培養這個病毒,有辦法來鑑別這個病毒,不然怎麼做呢?正好顧方舟在蘇聯的時候,掌握了組織培養的技術,有了組織培養的技術,就可以在體外培養這個細胞,從而鑑別它,所以就由顧方舟的團隊來做這件事情。

  1957年,顧方舟帶領了一個研究小組來到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進行脊髓灰質炎的研究工作。顧方舟調查了國內幾個地區脊髓灰白質炎患者的糞便標本,從北京、上海、天津、青島等十二處患者的糞便中分離出脊髓灰質炎病毒並成功定型,並發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離與定型》。這項研究,是我國首次用猴腎組織培養技術分離出病毒,並用病原學和血清學的方法證明了I型為主的脊灰流行。以此研究為標誌,顧方舟打響了攻克脊灰的第一戰。

  • 活疫苗和死疫苗

  1959年3月,衛生部決定派顧方舟等人到蘇聯考察脊灰疫苗的生產工藝。

  當時,美國和蘇聯均研製出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疫苗分為活疫苗和死疫苗兩種,死疫苗安全、低效、昂貴,活疫苗便宜、高效但安全性仍有疑問。美國已大規模推廣死疫苗的接種。經過幾周的研究,死疫苗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他失望地發現,美國Salk研究的死疫苗雖有效果,但控制脊灰流行的效果不如人意,只能防止已經感染病毒的患者不發病,不能阻止脊灰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此外它的費用昂貴,需要注射三次,每次的注射費用高達五美元。顧方舟還發現,美國病毒學家Sabin還發明了活疫苗,但始終無法進行安全性試驗。

  顧方舟意識到,這是關於疫苗生產的技術路線的問題:若決定用死疫苗,雖可以直接投入生產使用,但國內無力生產;若決定用活疫苗,成本只有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得回國做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他判斷,根據我國國情,只能走活疫苗路線。他立刻向國內寫信匯報在蘇聯的考察情況,並加上了自己的判斷:我國不能走死疫苗路線,要走活疫苗路線。

  不久,衛生部採納了顧方舟的建議。1959年12月,經衛生部批准,中國醫學科學院與在北京衛生部生物製品研究所協商,成立脊灰活疫苗研究協作組,顧方舟擔任了組長,進行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研究工作。

  • 活疫苗樣本的獲取

  當時,美國的Sabin教授用9000隻猴子、150隻猩猩進行研究,發現了脊灰病毒的致病機理,所製得的疫苗毒力低且穩定,獲得了初步認可。但這種活疫苗風險極大,一旦發生毒力返祖,人就有會因為服用疫苗而得這種病,美國遲遲不批准活疫苗臨床試驗。無計可施的Sabin教授,把疫苗分送給世界各地的著名實驗室,希望外國同行們能幫助他進行臨床試驗。其中,就有蘇聯!

  顧方舟隱約感到,活疫苗較死疫苗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他必須立刻得到活疫苗的資料。可是,當時中蘇關係趨於緊張,跟美國關係冷到冰點,從哪兒能拿到活疫苗樣本呢?顧方舟開始在蘇聯尋找活疫苗的下落,令他十分驚訝的是,有活疫苗的蘇聯科學家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留學蘇聯期間的導師——丘馬可夫教授。讓顧方舟感動的是,恩師二話沒說,就將活疫苗贈送了一些給他。可活疫苗需要冷藏保存,他立即決定:馬上回國。1959年9月,一輛火車從莫斯科出發開向中國。車上,一個年輕人守着行李箱,生怕稍有顛簸便弄碎了裡面的玻璃容器。行李箱裡,承載了中國千千萬萬家庭的希望。

  回國後,他立即成立了研究小組,爭分奪秒研究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他給227隻猴子做了4500張病理切片,要是把這些切片摞在一起,有四層樓那麼高。動物實驗已經證明了疫苗的安全,但只有在人身上測試通過,疫苗才能真正算作安全。

  • 從牛血里分離血清[5]

  組織培養就是把細胞在體外培養來研究病毒。可是體外做細胞培養需要一個成分,就是牛的血清。血清是從牛的血裡面分離出來,然後加在培養液里培養細胞。國外都是商品化了,咱們中國沒有這個商品。當時沒有怎麼辦?那個時候研究所在昌平,離縣城很遠,顧方舟就帶着實驗室的人,騎着自行車帶着採血的設備,到昌平縣去跟他們說,要怎麼怎麼樣。對方說那你們得到屠宰場去,人家不可能把牛牽來,讓我們採血。而且這個牛的血清不是什麼牛都可以用,只有小牛,甚至於胎牛的血可以用。所謂胎牛,就是還懷在媽媽肚子裡頭的小牛,采這個血。

  顧方舟說我們等到小牛剛生下來的時候,采它的血就行了,咱們不能按照老外的方法,一定把孕牛殺了,把胎牛拿出來採血,那成本太高了,把大牛殺了,小牛也殺了,就取一點胎牛血。後來就這麼辦,跟屠宰場說好了,什麼時候有小牛要生產了,就到那去採血。我們以前哪干過這事兒,可是沒辦法,做組織培養的工作,必須要這個。當時實驗條件非常非常困難,但這樣也過來了,我們那會兒年輕,也不怕這麼幹。

  • 研究脊髓灰質炎:以身試藥

  顧方舟制訂了兩步研究計劃: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經過一番波折通過動物實驗後,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按照顧方舟設計的方案,臨床試驗分為Ⅰ、Ⅱ、Ⅲ三期。Ⅰ期臨床試驗主要觀察疫苗對人體是否安全,有無副作用,只需少數人受試。Sabin教授正是困在了這一步,難以前進。這是一個自強、忍耐、奉獻的年代。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顧方舟和同事們決定自己先試用疫苗。冒着癱瘓的危險,顧方舟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一周過去後,顧方舟的生命體徵平穩,沒有出現任何的異常。

  然而,他的眉頭鎖得更緊了。因為他面臨着一個他一直擔憂的問題——成人本身大多就對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須證明這疫苗對小孩也安全才行。那麼,找誰的孩子試驗呢?又有誰願意把孩子留給顧方舟做試驗呢?望着已經進展至此的科研,顧方舟咬了咬牙,毅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拿自己剛滿月的兒子做試驗!顧方舟的兒子剛剛滿月,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讓家中充滿了活力和希望。如今,要拿兒子做試驗,妻子要是知道了,不知會發多大的火?想到這裡,顧方舟決定偷偷給孩子服用疫苗,獨自承擔可能面臨喪子的巨大壓力。但紙里包不住火,妻子還是得知了兒子被丈夫拿去做試驗的消息。她「質問」顧方舟這是不是真的,顧方舟只好小心地承認了。讓他欣慰和感動的是,妻子不但沒有怪罪他,還寬慰他兒子一定會平安的。

  在顧方舟的感召下,同事們也紛紛給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這些初為人父母的年輕人,用一種看似殘酷的執着,表達着對國家、對人民、對科學的愛。這是科學史上值得記載的壯舉,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輝煌史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測試期慢慢過去了。面對着孩子們一張張依然燦爛的笑臉,顧方舟和同事們喜極而泣、相擁慶祝:疫苗是安全的!努力沒白費,疫苗是安全的!

  Ⅱ期臨床試驗是安全性和藥效的初步評價。1960年,在成立了專門機構、制定了研究方案後,2000人份的疫苗在北京投放,結果表明,疫苗安全有效。

  Ⅲ期臨床試驗,是對疫苗的最終大考:流行病學檢測。顧方舟將受測人群從2000人一下子擴大到450萬人,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島、瀋陽等大城市展開了試驗。近一年的密切監測表明,各市脊灰發病率產生了明顯的影響。與1959年相比降低1~12倍,未服疫苗組發病率比服疫苗組高7.2~20倍。三期臨床試驗的圓滿成功,表明顧方舟研究的疫苗可以投入生產、給全國兒童服用了。

  • 與周恩來總理的「有趣」對話[6]

  1960年春,周恩來總理在去緬甸訪問途中,路過昆明。在時任雲南省長劉明輝、時任外交部長助理喬冠華陪同下,來到了疫苗生產基地。顧方舟當時對正在視察疫苗的總理說:「周總理,我們的疫苗如果生產出來,給全國7歲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滅掉脊髓灰質炎!」
  周恩來聽了,直起了身子,認真地問道:「是嗎?」
  「是的!」顧方舟拍着胸脯道,「我們有信心!」
  周恩來開心地笑了,打趣道:「這麼一來,你們不就失業了嗎?」
  顧方舟也被總理的情緒帶動起來,他緊張的心放鬆下來,說道:「不會呀!這個病消滅了,我們還要研究別的病呀!」
  周總理拍了拍他的肩膀,讚許道:「好!要有這個志氣!」

  • 糖丸疫苗問世

  疫苗試生產成功後,全國正式打響了脊灰殲滅戰。1960年12月,首批500萬人份疫苗生產成功,在全國十一個城市推廣開來。經過廣泛的調研,顧方舟等人很快掌握了各地疫苗使用情況,捷報像插上了翅膀紛飛,傳到了顧方舟的手中: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紛紛削減。面對着日益好轉的疫情,顧方舟沒有大意。他敏銳地意識到,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給中小城市、農村和偏遠地區的疫苗覆蓋增加了很大難度。另一方面,疫苗是液體的,裝在試劑瓶中運輸起來很不方便。此外,服用時也有問題,家長們需要將疫苗滴在饅頭上,稍有不慎,就會浪費,小孩還不願意吃。

  怎樣才能製造出方便運輸、又讓小孩愛吃的疫苗呢?顧方舟突然想到,為什麼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經過一年多的研究測試,顧方舟等人終於成功研製出了糖丸疫苗,並通過了科學的檢驗。很快,聞名於世的脊灰糖丸疫苗問世了。除了好吃外,糖丸疫苗也是液體疫苗的升級版: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長了保存期——常溫下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兩個月,大大方便了推廣。為了讓偏遠地區也能用上糖丸疫苗,顧方舟還想出了一個「土辦法」運輸:將冷凍的糖丸放在保溫瓶中!這些發明,讓糖丸疫苗迅速撲向祖國的每一個角落。1965年,全國農村逐步推廣疫苗, 從此脊髓灰質炎發病率明顯下降。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計劃免疫, 病例數繼續呈波浪形下降。

  此後顧方舟繼續從事着脊髓灰質炎的研究。1981年起,顧方舟從「脊灰」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技術入手研究。1982年,顧方舟研製成功「脊灰」單克隆抗體試劑盒,在「脊灰」病毒單克隆抗體雜交瘤技術上取得成功,並建立起三個血清型、一整套 「脊灰」單抗。1990年, 全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規劃開始實施,此後幾年病例數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陽縣發生最後一例患者後,至今沒有發現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質炎病例。2000年,「中國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報告簽字儀式」在衛生部舉行,已經74歲的顧方舟作為代表,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位為脊髓灰質炎的防治工作奉獻了一生的老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尊重和讚美。

任職經歷

時間 單位 任職
1944.9-1950.9 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1951.8-1955.9 蘇聯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 病毒學副博士
1958.7-1964.8 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學研究所,脊髓灰質炎研究室 主任,副研究員
1964.9-1971.10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副所長,副研究員
1971.10-1977.9 中國醫學科學院科研處 處長,副研究員
1978.10-1984.10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副院校長,副研究員
1985.11-1993.12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院校長,研究員
1986-2019.1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 常務委員
1986-1993 中國免疫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理事長
1987-2019.1 英國皇家內科學院(倫敦) Fellow(院士)
1990-2019.1 歐洲科學、藝術、文學科學院 Fellow(院士)
1991.11.13-1997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主席
1992-2019.1 第三世界科學院 Fellow(院士)
1993-1996 國際科學聯盟全體委員會 國家委員
1993.12 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顧問,研究員
1998-2019.1 中國國家消滅脊髓灰質類證實委員會 委員

學術成就

  • 「脊灰」病毒的分離與定型方法的建立
  • 「脊灰」減毒活疫苗的研究
  • 「脊灰」活疫苗的試製與安全性標準制定
  • 建立「脊灰」活疫苗生產基地
  • 培養了眾多中外病毒學免疫學專家

主要論著

時間 論著 出版雜誌/社 作者 備註
1958 上海市脊髓灰白質炎病毒的分離與定型 中華寄生病傳染病雜誌 顧方舟,肖繼何,朱德鍾等 4:228
1961 七歲以下小兒口服脊髓灰白質炎三型混合減毒活疫苗的血清學反應 中華醫學雜誌 顧方舟,曾毅,毛江森等 47:423
1962 國產脊髓灰白質炎口服活疫苗的病毒學、血清學及流行病學的一些研究資料 中華醫學雜誌 顧方舟,毛江森,李雪東等 48:312
1963 A Large-Scale Trial with Live Poliomyelitis Vaccine (Sabin’s Strain) Prepared in Chin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顧方舟,張炳瑞,鄭元林等 82, 3:131
1982 Poliomyelitis in China—Special Report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Ku Fang-chou, Dong De-xiang, Shi Ou-sheng et al. 1464:552
1984 《脊髓灰質炎》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顧方舟主編
1985 《淋巴細胞雜交瘤技術的應用》 人民衛生出版社 顧方舟主編
1985 脊髓灰質炎糖丸活疫苗的效力保存試驗 生物製品通訊 董德祥,顧方舟,聞仲權等 6:24
1990 《生物技術的現狀與未來》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 顧方舟、盧聖棟主編

人物評價

  顧方舟把畢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消滅脊髓灰質炎這一可怕的兒童急性病毒傳染病的戰鬥中,是中國組織培養口服活疫苗開拓者之一,為中國消滅「脊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光明日報評)

  六十多年前,一場可怕的疾病——小兒麻痹症肆虐全國,成為所有孩子和家長的夢魘。臨危之際,他聆聽使命的召喚,挺身而出。他在昆明的山林之中建立研究所,帶領團隊成功研製活疫苗。他又將疫苗製成糖丸並向全國推廣,為我國消滅「脊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是「脊灰殲滅戰」中的戰士,他是拯救數十萬個家庭的英雄。他就是我國著名病毒學家、小兒麻痹症糖丸疫苗的發明者——顧方舟。 (徐源著《顧方舟傳(使命的召喚)》)

  從正當盛年到年逾古稀,他為脊髓灰質炎的防治奉獻一生,他為中國幾代人帶來健康,他是護佑國人健康的生命方舟。(百度百科)

相關書籍

出版時間 書籍名稱 出版社 作者 叢書 頁數 開本 定價 試讀
2016.7.1 《使命的召喚·顧方舟傳》 江蘇人民出版社 徐源 大家叢書 130 32 20 試讀
2018.5 《一生一事:顧方舟口述史》 商務印書館 顧方舟口述,范瑞婷整理 中國記憶·學者口述史 213 16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