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綏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綏岳 (1912-1991) 中國腫瘤病理學家。上海市人。擔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腫瘤專題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病理學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腫瘤學會常務委員、上海病理學會主任委員、上海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腫瘤》雜誌主編,《中華病理學雜誌》副主編。上海市第四、五屆政協委員,上海市科研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

早年生活

顧綏岳出生上海, 他最初的願望是成為商人,但在目睹了他的母親和因病去世的悲劇後,激發了他成為了醫生。[1]1938年畢業於上海醫學院。1947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研究外科病理學和腫瘤病理學。

事業

1949年顧綏岳回國後在上海市鐳錠治療院(現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創建中國最早的病理科之一。[2]

1956年,顧綏岳加入九三學社。1957年起顧綏岳負責舉辦全中國腫瘤病理學和細胞學進修班。1958年在上海首次開展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的統計研究工作,建立中國第一個腫瘤防治研究所—上海市腫瘤研究所。

1972年參加制定了中國病理分類命名標準。 1977年提出了中國腫瘤的病理分類和分型標準。

1978年,顧綏岳在腫瘤醫院建立了腫瘤病理研究室,為研究腫瘤的病因和進一步了解淋巴瘤、鼻咽癌等腫瘤的早期診斷與鑑別診斷創造條件。此間,他在其助手的幫助下主編了《淋巴瘤學刊》第三期。 1978年,他就已提出了中國關於惡性淋巴瘤的命名分類意見,被全國洛陽會議採納作為試用方案。

1981年7月,顧綏岳因工作過度勞累突患腦血栓致半身癱瘓。在他患病臥床期間,他仍念念不忘病理學的發展和腫瘤防治工作。

1982年7月,顧綏岳舉辦了惡性淋巴瘤病理分型學習班,參加學習的有上海市區醫院正式學員44名、列席10名。學習班還按地區劃塊產生組長單位,從而形成一個全市性協作網。

1983年,顧綏岳和塗蓮英發表了《9009例惡性淋巴瘤病理學分類的回顧性研究》、《1933例外周T細胞性淋巴瘤臨床及組織學亞型分析》和《淋巴結瀰漫性反應性增生與淋巴肉瘤病理形態學的鑑別》等文, 通過對9000多例惡性淋巴瘤病理分類分型重新作了回顧性分析研究後,創立了中國特有的淋巴瘤分類分型標準,以提高淋巴瘤的確診率。

1985年,為了推動國際和國內的學術交流,顧綏岳選擇了一批上海第一醫學院系統及有關協作單位近一年來有關淋巴瘤研究的論文匯編成上海第一醫學院學報「淋巴瘤增刊」。 同時他培養了不少這方面的人才,其中最出色的一位是塗蓮英(上海醫學院1949屆醫療系畢業),她成了全國淋巴瘤病理診斷的權威,並以此享譽海外病理界。

參考來源

  1. 顧蓓莉. 人間三月天——懷念顧綏岳教授. 華夏病理網. 2016-12-04 [2020-04-25]. 
  2. 中國外科病理診斷奠基人之一——顧綏岳教授. 騰訊網. [20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