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鼎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鼎臣
出生 成化九年(1473年)
國籍 明朝
別名 顧仝
知名於 建議崑山築城,崑山得以免遭倭難
知名作品 《未齋集》
《文康公全集》
《醫眼方論》

顧鼎臣(Gu Ding Chen)[1](1473-1540)明代官員。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南直隸蘇州府崑山(今屬江蘇)人。

弘治十八年狀元及第,狀元。歷官修撰、左諭德、禮部右侍郎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追贈少保、太子太傅,諡號"文康"。有《未齋集》。

人物簡介

顧鼎臣生於明憲宗成化九年,卒於世宗嘉靖十九年,年六十八歲。父親顧恂為針線買賣的小商人, 57歲時和店鋪婢女私通生下顧鼎臣。顧鼎臣於弘治十八年(1505)中進士第一,授修撰,累遷禮部右侍郎。世宗好神仙之術,內殿設齋醮,他進《步虛詞》七章,優詔褒答。明代詞臣,以青詞結主知,自鼎臣始。後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加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時人稱其為青詞宰相。時夏言為內閣首輔,鼎臣素柔媚,不能有為,充位而已。崑山舊無城,鼎臣言當事築城,後倭亂起,崑山得以保全。工書法,似趙孟頫。嘉靖十九年(1540)十月六日卒於官,諡文康。

個人作品

有《未齋集》、《文康公全集》。查《中國分省醫籍考》清乾隆十三年《蘇州府志》有《醫眼方論》一卷,《經驗方》一卷,傳世。

主要成就

貢獻一:減免稅賦。東南一帶歷來比較富庶,因此稅賦較多,這是人之常情。但超出了承受能力,就有"鞭打快牛"的不公。崑山當然屬於高額奉獻的地區,百姓怨聲載道,民憤極大,都盼望皇室能高抬貴手,減輕負擔。顧鼎臣熟悉家鄉的民情,及時仗義諫言,提議重新丈量全國田畝,以此為切入改革賦役制度。如果小田交了大稅,自然入不敷出難有公理,通過量田糾錯,免去了許多不該交的"冤枉稅"。而且,還發現較多權貴強占民田,都歸還原主,讓"耕者有其田"。這樣,種多收多,自然有能力交稅了。另外,顧鼎臣經常深入察訪,發現江南常有水患蟲災的歉收荒年,顧鼎臣能如實上疏,並提出免稅減稅的建議。每每採納實施,就會減輕賦稅負擔。當然,崑山人民也得到了實惠,自然對顧鼎臣感恩不盡。

貢獻二:築城抗寇。崑山縣城最早是"列竹為柵",至宋代還是因陋就簡的土城築圍,怎能抵擋外敵入侵?明嘉靖年間,崑山由於物產豐富,又瀕臨東海,屢遭倭寇搶盜,城裡百姓常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的顧鼎臣已入閣為相,利用進諫的機會,勇敢地為家鄉人說話。他親自撰寫"崑山修築磚石城牆"的奏摺,經過他據理力爭的訴求,終於獲准建造。為了表達他對故土的拳拳愛心,帶頭捐出了皇帝賜金,以此為作為倡導,動員百姓紛紛出錢出力。經過崑山官民的共同努力,經兩年時間,終於在元朝土城的基礎上,擴充、加固成具有"六城門"之巨的磚石城牆。當時的賓曦門、迎薰門、朝陽門、麗澤門、留暉門、拱辰門,就是現稱的東門、東南門、南門、小西門、大西門、北門。此後,崑山人民憑據這堅固的城牆,多次擊退倭寇的侵犯,崑山城得以"固若金湯",從心中感謝顧鼎臣的築城壯舉。

貢獻三:仗義公斷。顧鼎臣"告老還鄉"後,繼續仗義納言,為民請命。鄉民都知他清正廉潔,而常向他訴說冤情,請求幫助公斷。這方面的民間故事,戲劇傳奇不勝枚舉。崑山的"錦溪宣卷"就有一部《顧鼎臣》的唱本,說的是顧鼎臣退居家園後,某日春遊避雨,巧遇林子文妻陸素貞儀態端莊,酷似其亡女,允收為義女。當地兵部尚書之子見陸姿色,頓生霸占惡念,就授意家奴殺死老賬房,並移屍林子文家門口,嫁禍於人收監治罪。陸素貞當即求援於義父顧鼎臣秉公申冤。但此時顧已無官在身,只得具文向皇帝伸冤。當林子文行刑時,顧鼎臣親赴法場營救,高呼刀下留人。正在千鈞一髮之際,皇命宣告林子文無罪,當即獲釋,夫妻團圓。陸素貞感激涕零,沒有條件回報,只能用"紅嘴綠鴦哥"(菠菜)的家常便飯感謝救星,成為清官顧鼎臣廉潔拒賄的又一個美談。

民間傳說

顧鼎臣幼時聰明,常有妙語。一天,塾師出對為難他:"花塢春晴,鳥韻奏成無孔笛。"把鳥鳴聲比喻成無孔之笛,確非一般,但顧鼎臣面無難色,不一會兒就對上了:"樹庭日暮,蟬聲彈出不弦琴。"將蟬聲比喻為無弦的琴聲,也別出心裁,因此塾師不禁十分驚奇。有一天,他父親出對考他:"柳線鶯梭,織就江南三月景。"顧鼎臣立即對道:"雲箋雁字,傳來塞北九秋書。"他父親聽了非常高興。 顧鼎臣為諸生時,曾讀書于山寺。一天,他與一群乞兒盜得鄰家一隻狗,剝了皮,卻找不到柴薪燒狗肉吃。於是顧鼎臣便帶着大家來到一座佛殿之內,向羅漢作揖道:"不得已,麻煩大師一下。"於是用斧子劈了兩尊木頭羅漢當柴,將狗肉燒熟與群兒圍在一起,大吃特吃了一頓,可見其貧而不羈如此。

有記載說,顧鼎臣之父顧恂是個小商人,年過半百仍無子嗣,家裡只有一個婢女,妻子看管甚嚴。一日,顧恂在小店做生意,妻子派婢女去送飯,遇上雷電交加不能速歸,顧恂便與婢女成其好事,不久此女竟懷孕生下顧鼎臣。顧妻大怒,欲殺之。不成,又曾暗中將他投擲磨道,幸得磨坊主人發現,救出收養。長大後,顧鼎臣十分聰慧好學,但顧氏夫妻始終不認其為子,始終將顧鼎臣的生母當奴婢一樣對待,使其受盡凌辱與欺負。直到顧鼎臣中狀元,養父才講出真情,他才到顧家與親娘相認。但顧妻仍不准顧鼎臣認母,顧鼎臣遂在親友的幫助之下進到房內,長立庭下,堅持要見生母。顧妻更加憤怒,但顧鼎臣主意不改,說:"即一見,死不恨。"親朋好友也從旁規勸。無奈顧妻只得令其生母從灶間出來見自己的親生兒子,顧鼎臣看到自己的生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母子二人,忍不住抱頭痛哭,親友們也都為之泣下。以顧鼎臣生活原型為內容的戲劇在民間廣為流傳。

家屬

曾祖:顧大本。

祖父:顧良。

父親:顧恂,母親:吳氏。

兄:顧式、顧宜之。

史籍記載

明史

縮略圖

顧鼎臣,字九和,崑山人。弘治十八年進士第一。授修撰。正德初,再遷左諭德。嘉靖初,直經筵。進講范浚《心箴》,敷陳剴切。帝悅,乃自為注釋,而鼎臣特受眷。累官詹事。給事中劉世揚李仁劾鼎臣污佞。帝下世揚等獄,以鼎臣救,得薄譴。拜禮部右侍郎。帝好長生術,內殿設齋醮。鼎臣進《步虛詞》七章,且列上壇中應行事。帝優詔褒答,悉從之。詞臣以青詞結主知,由鼎臣倡也。

改吏部左侍郎,掌詹事府。請令曾子後授《五經》博士,比三氏子孫,從之。大同軍變,張孚敬主用兵,鼎臣言不可,帝嘉納。十三年孟冬,享廟,命鼎臣及侍郎霍韜捧主。二人有期功服,當辭。乃上言:「古禮,諸侯絕期。今公卿即古諸侯,請得毋避。」禮部尚書夏言極詆其非,乃已。尋進禮部尚書,仍掌府事。京師淫雨,四方多水災,鼎臣請振飢弭盜,報可。

十七年八月,以本官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尋加少保、太子太傅、進武英殿。初,李時為首輔,夏言次之,鼎臣又次之。時卒,言當國專甚,鼎臣素柔媚,不能有為,充位而已。帝將南巡,立皇太子,命言扈行,鼎臣輔太子監國。御史蕭祥曜劾吏部侍郎張潮受鼎臣屬,調刑部主事陸昆為吏部。潮言:「兵部主事馬承學恃鼎臣有聯,自詭必得銓曹,臣故抑承學而用昆。」帝下承學詔獄,鼎臣不問。十九年十月卒官,年六十八。贈太保,諡文康。

鼎臣官侍從時,憫東南賦役失均,屢陳其弊,帝為飭撫按。巡撫歐陽鐸厘定之。崑山無城,言於當事為築城。後倭亂起,崑山獲全,鄉人立祠祀焉。

堯山堂外紀

顧鼎臣,崑山人,父恂年五十餘始生公。既壯,每夜焚香表祈父壽。一夕,夢黃鶴從天飛來,近視之,即所焚表也,後有朱批字數行,末雲:"自此以後,聞田單火牛,通竹無滯。"蓋乙丑之兆雲。〕

崑山之俗,以八月十八日為潮生日,合邑往東門觀潮。弘治甲子,鼎臣《觀潮詩》雲:"海若鞭潮出海門,霆奔雪卷帶靈氛。六鰲駕撼三山動,萬馬聲傳百穀聞。應讖更期人似玉,往觀誰使女如雲。傅岩舟楫真時用,康濟功成日未曛。"明年,大魁天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