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預算績效管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預算績效管理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所謂預算績效管理,是以「預算」為對象開展的績效管理,也就是將績效管理理念和績效管理方法貫穿於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全過程,並實現與預算管理有機融合的一種預算管理模式。預算績效管理強化政府預算為民服務的理念,強調預算支出的責任和效率,要求在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全過程中更加關注預算資金的產出和結果,要求政府部門不斷改進服務水平和質量,花儘量少的資金、辦儘量多的實事,向社會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使政府行為更加務實、高效。

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

理解預算績效管理的內涵,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預算績效管理的本質仍是預算管理,是利用績效管理理念、績效管理方法等對現有預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2、預算績效管理的主線是結果導向,即預算的編制、執行、監督等,始終以年初確定的績效目標為依據,始終以「績效目標實現」這一結果為導向開展工作。

3、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是強化支出責任,「用錢必問效,無效要問責」,不斷提高財政部門和預算部門的支出責任意識。

4、預算績效管理的特徵是全過程,即績效管理貫穿於預算編制、執行、監督之中,實現全方位、全覆蓋。

5、預算績效管理的表現形式是四個環節緊密相連,即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實施、評價結果應用的有機統一,一環扣一環,形成封閉運行的預算管理閉環。

6、開展預算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改進預算管理,控制節約成本,優化資源配置,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

7、預算績效管理的定位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政府績效管理的範疇,在政府績效管理的整體框架下展開。

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

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或稱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財政部門。各級財政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主體,負責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和規章制度,組織、指導本級預算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2、預算部門。各預算部門是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制定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劃和規章制度,具體實施本部門及指導下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下屬各單位負責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實施。

3、中介機構、專家學者。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行業諮詢等各類社會中介機構和專家學者是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參與主體,主要為預算績效管理開展提供必要的技術和智力支撐。

4、社會各界。社會各界是預算績效管理的監督主體,包括人大、政協、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以及社會公眾代表等,主要為預算績效管理開展提供相應的指導和監督。

預算績效管理的對象

預算績效管理的「對象」,或稱納入預算績效管理的資金範圍,涵蓋了所有「財政性」資金,包括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資金和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其中:

1、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資金,包括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基金預算管理的資金。

2、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既包括財政預算安排資金,也包括部門自有資金。另外,非政府預算部門(如企業)因受扶持獲得財政資金後,由其配套安排的部分自有資金等,也屬於此範圍。但也可以看出,上述兩方面的內容存在一定重複,主要是受現有預算管理實際的影響,尚沒有一個概念能全面概括預算績效管理的資金範圍,如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資金中,社保基金預算等尚未納入部門預算管理;而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部分資金,如部門自有資金,以及非預算部門(企業)安排的配套資金等,又不屬於政府預算管理的範疇。因此,用兩個並行的概念進行描述,雖有交叉和重複,卻可全面表述預算績效管理的資金範圍。

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內容

預算績效管理是一個由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實施、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共同組成的綜合系統。「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五有」歸納,既描述了預算績效管理的各個環節,也概括了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內容。其中,績效目標管理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績效運行監控是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績效評價實施是預算績效管理的核心,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落腳點。

預算績效管理的分類

根據預算資金性質和內容的不同,預算績效管理有以下主要分類:

1、按預算資金的性質,可分為預算收入績效管理和預算支出績效管理。

預算收入是指在預算年度內通過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計劃地籌措到的歸國家支配的資金,是實現國家職能的財力保證。預算收入績效管理是以預算收入為對象,以預算收入的規模、質量、結構等為主要內容,以提高預算收入對政府履職保障程度為目的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

預算支出是國家對集中的預算收入有計劃地分配和使用而安排的支出。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是以預算支出為對象,以預算支出的性質、範圍、投入、產出、效果等為主要內容,以提高預算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公平性為目的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從我國預算績效管理髮展過程看,一般先從預算支出的績效管理做起,條件成熟後,逐步將預算收入納入績效管理的範疇。

2、按預算支出的範圍,可分為基本支出績效管理、項目支出績效管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和財政預算績效管理。

基本支出是指預算單位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基本支出績效管理是以部門基本支出為對象,以基本支出對部門的保障程度為主要內容,以確保部門正常運轉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務為目的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基本支出績效管理既可單獨開展,又可作為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的一部分綜合考慮。

項目支出是預算單位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的預算支出以外,財政預算專項安排的支出。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是以項目支出為對象,以項目實施所帶來的產出和結果為主要內容,以促進預算單位完成特定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為目的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項目支出績效管理,尤其要以各級黨委政府關心、社會廣泛關注、與部門履職密切相關的重大和重點項目作為重點。

部門整體支出是指財政部門批覆的部門預算中所包括的全部支出,既包括基本支出,也包括項目支出;既包括財政資金,也包括自有收入等。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是以部門預算資金為對象,以部門所有支出所達到的產出和結果為主要內容,以促進部門高效履職為目的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

財政預算是政府活動計劃的反映,它體現了政府及其財政活動的範圍、政府在特定時期所要實現的政策目標和政策手段等。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是以一級政府財政預算(包括收入和支出)為對象,以政府財政預算在一定時期內所達到的總體產出和結果為內容,以促進政府透明、責任、高效履職為目的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

3、按預算支出的級次,可分為本級支出績效管理和上級對下級轉移支付績效管理。

4、按預算支出的功能,可分為各種功能性支出績效管理,如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績效管理、教育支出績效管理、科學技術支出績效管理等。

預算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關係

1、兩者具有相同的本質。預算績效管理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其本身仍屬於預算管理的範疇。另外,講求績效是預算管理的應有之義,而預算績效管理則是針對傳統預算管理存在的「重分配、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問題,採用先進的理念和方法對其進行改革和完善,以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因此,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

2、預算績效管理依託於預算管理改革。我國當前實施的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政府收支分類改革等,使得預算管理的科學性、規範性、合規性不斷提高,為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提供了前提條件和堅實基礎;同時,預算績效管理的推進,也可進一步促進預算管理改革的深化。

3、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隨着預算管理模式的發展而發展。預算管理模式是在綜合考慮一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的基礎上確定的,具有較強的時代特性,並伴隨着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則植根於預算管理模式之上,既要與其相適應,又要隨着預算管理模式的發展而調整、完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