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頤和園詞(王國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頤和園詞》中國現代作家王國維寫的詩詞。

作品欣賞

頤和園詞

漢家七葉鍾陽九,澒洞風埃昏九有。

南國潢池正弄兵,北沽門戶仍飛牡。

倉皇萬乘向金微,一去宮車不復歸。

提挈嗣皇綏舊服,萬幾從此出宮闈。

東朝淵塞曾無匹,西宮才略稱第一。

恩澤何曾逮外家,咨謀往往聞溫室。

親王輔政最稱賢,諸將專征捷奏先。

迅歸欃搶回日月,八方重睹中興年。

聯翩方召升朝右,北門獨對西平手。

因治樓船鑿漢池,別營台沼追文囿。

西直門西柳色青,玉泉山下水流清。

新錫山名呼萬壽,舊疏河水號昆明。

昆明萬壽佳山水,中間宮殿排雲起。

拂水迴廊千步深,冠山傑閣三層峙。

隥道盤行凌紫煙,上方寶殿放祈年。

更栽火樹千花發,不數名珠徹夜懸。

是時朝野多豐豫,年年三月迎鑾馭。

長樂深嚴苦敝神,甘泉爽塏宜清暑。

高秋風日過重陽,佳節坤成啟未央。

丹陛大陳三部伎,玉巵親舉萬年觴。

嗣皇上壽稱臣子,本朝家法嚴無比。

問膳曾無賜坐時,從游罕講家人禮。

東平小女最承恩,遠嫁歸來奉紫宸。

臥起每偕榮壽主,丹青差喜繆夫人。

尊號珠聯十六字,太官加豆依前制。

別啟瓊林貯羨餘,更營玉府蒐珍異。

月殿雲階敞上方,宮中習靜夜焚香。

但祝時平邊塞靜,千秋萬歲未渠央。

五十年間天下母,後來無繼前無偶。

卻因清暇話平生,萬事何堪重回首。

憶昔先皇幸朔方,屬車恩幸故難量。

內批教寫清舒館,小印新鐫同道堂。

一朝鑄鼎降龍馭,後宮髯絕不能去。

北渚何堪帝子愁,南衙復遘丞卿怒。

手夷端肅反京師,永念沖人未有知。

為簡儒臣嚴諭教,別求名族正宮闈。

可憐白日西南駛,一紀恩勤付流水。

甲觀曾無世嫡孫,後宮並乏才人子。

提攜猶子付黃圖,劬苦還如同治初。

又見法宮馮玉幾,更勞武帳坐珠襦。

國事中間幾翻覆,近年最憶懷來辱。

草地間關短轂車,郵亭倉卒蕪萎粥。

上相留都樹大牙,東南諸將奉王家。

坐令佳氣騰金闕,復道都人望翠華。

自古忠良能活國,於今母子仍玉食。

宗廟重聞鐘鼓聲,離宮不改池台色。

一自官家靜攝頻,含飴無異弄諸孫。

但看腰腳今猶健,莫道傷心跡已陳。

兩宮一旦同綿惙,天柱偏先地維折。

高武子孫復幾人,哀平國統仍三絕。

是時長樂正彌留,茹痛還為社稷謀。

已遣伯禽承大統,更扳公旦覲諸侯。

別有重臣升御榻,紫樞元老開黃閣。

安世忠勤自始終,本初才氣尤騰踔。

複數同時奉話言,諸王劉澤號親賢。

獨總百官居冢宰,共扶孺子濟艱難。

社稷有靈邦有主,今朝地下告文祖。

坐見彌天戢玉棺,獨留末命書盟府。

原廟丹青儼若神,鏡奩遺物尚如新。

那知此日新朝主,便是當時顧命臣。

離宮一閉經三載,綠水青山不曾改。

雨洗蒼苔石獸閒,風搖朱戶銅蠡在。

雲韶散樂久無聲,甲帳珠簾取次傾。

豈謂先朝營楚殿,翻教今日恨堯臣。

宣室遺言猶在耳,山河盟誓期終始。

寡婦孤兒要易欺,謳歌獄訟終何是。

深宮母子獨悽然,卻似灤陽游幸年。

昔去會逢天下養,今來劣受厲人憐。

虎鼠龍魚無定態,唐侯已在虞賓位。

且語王孫慎勿疏,相期黃髮終無艾。

定陵松柏郁青青,應為興亡一拊膺。

卻憶年年寒食節,朱侯親上十三陵。 [1]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諡忠愨。浙江嘉興寧人,國學大師。王國維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與梁啓超陳寅恪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中國新學術的開拓者,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金石學、甲骨文考古學等領域成就卓著。甲骨四堂之一。王國維精通英文德文日文,使他在研究宋元戲曲史時獨樹一幟,成為用西方文學原理批評中國舊文學的第一人。代表作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2]

陳寅恪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王國維著述甚豐,有《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3]

王國維人生三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詞意

第一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北宋 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此一境:「望盡天涯」正從一夜無眠生出,脈理細密。「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景既蕭索,人又孤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裡固然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但這所向空闊、毫無窒礙的境界卻又給主人公一種精神上的滿足,這是從「望盡」一詞中可以體味出來的。這三句雖然包含望而不見的傷離意緒,但感情悲壯,毫無纖柔頹靡。

此一境界,乃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

第二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北宋 柳永《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此一境:詞人所憂「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詞行至此,可知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心甘情願為「春愁」所折磨,即使漸漸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決不後悔。

投影至人生,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標,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後形容消瘦而卻繼續追逐無怨無悔。

第三境界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出自南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此一境:尋覓千百次,竟然是在燈火冷落之處發現了那人。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外。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清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於世間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詩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夠的積累後,量變成為質變,不經意間已追逐到了。[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