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顏德馨,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疑難病證的研究,學術上推崇氣血學說,診治疑難病證以「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為綱,根據疑難病證的纏綿難愈、證候覆雜等特點,倡立「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理論,並提出「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是治療疑難病證的主要治則,創立「衡法」觀點,為診治疑難病證建立了一套理論和治療方法。尤其是運用於心腦血管病領域,頗有成效,並於2001年在上海市衛生局領導下組建上海市中醫心腦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目前中心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1]

顏德馨(1920年~2017年4月17日[1]),男,漢,生於江蘇,祖籍山東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原上海鐵道中心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著名中醫理論家、中醫臨床學家。顏老系先賢亞聖顏淵之後裔。自幼從父江南名中醫顏亦魯學醫,復入上海中國醫學院深造,畢業後懸壺於滬上,屢起沉疴,不墜家聲。[2]

目錄

人物生平

1920年,出生於江蘇省丹陽縣城北草巷

1939年,上海中國醫學院畢業

1950年,調入上海鐵路局中心醫院,任中醫科主任

1990年,成為首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992年,發起創辦了在香港註冊的中醫藥研究中心

1999年,設立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後擴展為上海顏德馨中醫藥基金會

2000年,發起舉辦中醫大師傳承班

2009年,被衛生部等授予的「國醫大師」稱號

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鐵道部專家委員會委員、評委,中醫專業組組長。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研究室主任,上海鐵道中心醫院主任醫師,上海市中醫藥工作諮詢委員會顧問,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成都 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上海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美國中國醫學研究院學術顧問。台灣中醫針灸學會、中國醫藥研究會學術顧問等職。 1989年榮獲全國鐵路先進個人光榮稱號。1990年經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全國首屆繼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1994年獲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成就貢獻獎及美國名人傳記學會20世紀成就獎。1995年獲首屆「上海市名中醫」稱號。上海市衛生局還拍攝「歧黃一傑——顏德馨傳記」電視片,記錄了顏老為中醫事業作出的輝煌成就。1999年榮獲上海市醫學榮譽獎。顏老慷慨解囊20萬元設「顏德馨中醫藥人才獎勵基金」,充分反映顏老對發展中醫藥事業的無限執着和對人才培養的無私奉獻。[3]

參考文獻

  1. 國醫大師顏德馨資料來源人民網
  2. 顏德馨來源淘名人
  3. 顏德馨來源淘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