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額爾古納森林草原過渡帶生態系統研究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額爾古納森林草原過渡帶生態系統研究站於2020年被學會批准為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科普教育基地。

機構簡介

額爾古納森林草原過渡帶生態系統研究站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黑山頭鎮,於2015年8月投入使用。站內標本館、報告廳和科普展廳建築面積均為16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00人開展標本製作、科普講座和科普參觀;共有各類實驗室18個,住宿和膳食條件優越,可同時承擔120人的食宿。

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研發項目、973課題、自然基金委重點基金、中科院先導B類子課題。近年來新爭取到國家自然基金優青項目、院先導A類子課題、省重大科技專項等重要科研項目的支持,為科普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基礎科研導向。

自建站以來,致力於通過加強研究站管理和實驗樣地建設,並本着開放共享的理念,積極吸引所內外優秀學者來站開展研究,取得了顯着成效。截止目前,長期在站開展研究的國內外學者約70人。科研人員[1]瞄準相關領域的國際研究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在額爾古納站建立了多個長期定位實驗平台,開展了植物生態學、土壤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等多個方面的研究工作,為科普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018年建設了中草藥和觀賞植物種植試驗示範園,針對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作物進行栽培技術示範,為科普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撐。

活動講座

額爾古納站積極開展科普活動講座,進行草原防沙、治沙模式示範學習,建設大學生野外科學實踐基地。目前研究站每年接待來自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連民族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大學生科學實踐活動達200餘人次,為額爾古納市開展幹部素質提升科普講座2次。研究站已掛牌作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大連民族大學以及瀋陽師範大學的野外實習和科普基地。2017年5月,額爾古納市教育科技局在額爾古納站正式掛牌,成立「額爾古納市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2017年9月,與額爾古納市教育科技局合作,成功舉辦兩期中學生素質教育實踐活動,贏得了學生家長和額爾古納市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和一致好評;2018年7月,舉辦兩期「向左走進中科院,向右走進大自然」求真科學探索營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名學生參加了探索營;2019年,與中科院行管局合作,成功舉辦兩期中學生科普研學活動,北京中關村中學百餘名師生參與了活動。2019年,獲得中國生態學[2]學會科普能力提升項目支持1項。

獲批科普基地之後,在上述科普工作的基礎上,在當地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我們將進一步整合科普資源,培育科普隊伍,將額爾古納站建成為我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獨具特色的科研科普基地。

參考文獻

  1. 科研人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搜狐,2017-09-11
  2. 專業介紹|生態學專業 ,搜狐,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