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鈴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鈴木照片來自
風鈴木照片來自

風鈴木(紫花風鈴木)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巴西,台灣約於1966年引進,由於花朵大,顏色鮮艷,近年來越來越廣受歡迎,屬熱帶植物,在台灣主要種植於中、南部,做為公園的景觀樹或路旁的行道樹,春季花期時,整顆樹上掛滿狀似風鈴的大型紫紅色花朵,非常美麗,極具觀賞價值。[1]

風鈴木屬的落葉喬木,廣布中南美洲,從墨西哥阿根廷都有。主幹直立高聳,樹高可達15公尺以上。互生掌狀裂葉,橢圓形小葉5片,葉緣有鋸齒,可以和葉全緣的洋紅風鈴木鑑別。聚繖花序,但因花柄短,使花朵聚集成頭狀。花有毛,裂片5,漏斗形花粉紅色至洋紅色,喉部黃色或白色。花徑約5㎝。1~2月先開花後長葉。[2]

風鈴木入冬以後即開始落葉,等葉子幾乎落光後開始抽花芽,它的花不但多且多是同一時間內同時綻放,一個個叢生的頭狀花序掛滿枝頭,遠望還真有一些櫻花的韻味,所以有人也稱它為熱帶櫻花。[3]


風鈴木小檔案

◆ 分類:紫葳科(Bignoniaceae)\風鈴木屬

◆ 學名:Tabebuia impetiginosa (Mart. ex DC.) Toledo

◆ 別名:紫花風鈴木、紅花風鈴木、紅球風鈴木、喇叭樹、鐘花樹

◆ 英文:Pink Trumpet Tree

◆ 原產地:熱帶美洲的巴西

◆ 生長環境:性喜溫暖氣候及充足陽光

◆ 生長習性:落葉性喬木

◆ 株高:可達12公尺

◆ 根莖:樹幹通直,樹皮灰白色,具縱裂紋;分枝多,小枝細長,直立或斜上昇,光滑無毛

◆ 葉: 掌狀複葉,對生;葉柄長約5至6公分

→5枚,紙質

→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

→長約10至12公分,寬約2至5公分

→基部鈍或漸狹,先端漸尖或鈍或具尾尖

→疏鋸齒緣

→小葉柄長約2至4公分

→表面綠色,具有光澤,無毛;背面淡綠色,散生毛茸;

→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5至8條及細脈皆明顯而細緻

◆ 花

  》 兩性花,總狀花序呈聚繖花序或圓錐型花序狀排列,頂生,叢生

  》 花具短梗,長約1公分;花萼鐘形,長約1公分,先端截斷狀或不規則2至5淺裂,具腺毛狀鱗片

  》 花冠闊漏斗形,紫紅色或偶呈粉紅色,長約5至6公分,開放時直徑約3至5公分,先端5裂,裂片闊卵形,邊緣波浪狀;花喉部份具黃色塊斑;具花盤

  》 發育雄蕊4枚,2長2短,著生於冠喉下部,不突出於花冠外,花絲白色,花藥2室,縱裂;退化雄蕊1至3枚

  》 雌蕊心皮2枚,合生;花柱細長,柱頭2裂;子房上位,2室,中軸胎座,胚珠倒生

◆ 果實:蒴果,線形或圓柱形,長可達30至35公分,成熟時自動2裂;種子具薄翅

◆ 花果期:花期春季;果期夏季[4]


栽培

適合全日照環境,冬季低溫乾燥落葉,會促進來春開花更旺盛。一般不進行枝條的縮短修剪,以免剪除枝端的花芽。繁殖採用播種、扦插、根蘗分株等方法。


應用

開花非常繁盛,有不輸山櫻花盛開的壯麗景象。唯花朵容易掉落,僅有2~3周的觀賞期。樹形優美挺拔,適合作為行道樹與園景樹,或利用大型盆缽栽培。[5]


用途

風鈴木花期較黃金風鈴木為長,展葉後仍可見花,每年春季三月間開花,盛花期葉少,頗為美麗,並會隨著四季變化更換風貌。 夏天長葉結果莢,翅果紛飛;秋天枝葉繁盛,綠意盎然;冬天枯枝落葉,有滄桑之美。 因此常做為行道樹、景觀美化、綠化生態環境及造林等。[6]


台灣三種常見風鈴木

最近台南的黃花風鈴木盛開,街頭一片豔黃,美不勝收。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表示,風鈴木的品種很多,目前台南最常見的有三種,除了黃花風鈴木外,還有洋紅和紫紅風鈴木二種。

黃花風鈴木最早引進台南,數量也最多,林森路三角公園一帶為第一批種植的地方,另外東豐路、體育場竹溪畔、水萍塭公園西側、南大開山路邊、南寧街及億載金城等地,幾乎遍植市區各大街小巷。黃花風鈴木約二月底、三月初開花,花期約半個月,盛開期則只約一週左右。

後來又引進洋紅風鈴木,或稱粉紅風鈴木,一般於三月中到四月期間開花,在公園路南區氣象中心前的洋紅風鈴木,因有古蹟台南測候所及太平境教會等著名景點,相互襯托,為最具代表性的賞花地點。另外,體育場竹溪旁、市長官邸、公園路健保局對面等地,也是早期所種下。

至於紫紅或稱紫花風鈴木,這幾年才引進,一般在春節前開花,盛開時像櫻花,種植地點在樹林街與永福路口一帶、舊地院旁及東豐路。[7]

風鈴木(紫花風鈴木)&洋紅風鈴木

洋紅風鈴木學名Tabebuia rosea。花較大,小葉全緣,花粉紅色,冬天不落葉,春季開花時會換葉——邊開邊落葉,然後馬上就長出來了。花期通常是3月至5月,單一棵樹花期約三至五週。

風鈴木我們現在用的學名是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過去多半是用Tabebuia impetiginosa。花較小,小葉鋸齒緣,花紫紅色,冬天會落葉,落葉後開花。花期約在11月至隔年3月,單一棵樹花期約三至五週。中文就稱為風鈴木即可,不用再給他其他的形容詞。[8]

花形相似常被搞混

風鈴木為落葉喬木,洋紅風鈴木為常綠喬木

樹葉季節來分別,農曆年前開花的就是風鈴木,3-5月開花就是洋紅風鈴木

風鈴木花色紫紅豔麗、葉片邊緣有鋸齒;洋紅風鈴木花色粉紅,葉片全緣無鋸齒[9]

視頻

埔里鎮靈巖山寺紫花風鈴木4K

2013-02-04台中紫花風鈴木

高雄風鈴木花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