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煙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風煙 釋義:1、風與煙(或霧氣):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2、指朦朧的景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3、猶風塵塵世

4、比喻戰亂:不管風煙家萬里,五更懷裡囀歌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風煙[1]

拼音 fēng yān

釋義 風與煙

出處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

拼音

fēng yān

引證解釋

風與煙;風與塵。南朝 齊 謝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風煙四時犯,霜雨朝夜沐。"南朝 梁 吳均 《與朱元思書》:"風煙俱浄,天山共色。"唐 寒山 《詩》之二九七:"昨來攀葛上,半路困風煙。徑窄衣難進,苔黏履不全。"

景象;風光。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五之問》詩:"風煙標迥秀,英靈信多美。"唐 白居易 《西湖留別》詩:"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宋 劉過 《行香子·山水畫面》詞:"無限風煙,景趣天然,最宜他、隱者盤旋。"宋 張耒 《登海州城樓》詩:"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儘是愁。"

猶風塵,塵世。唐駱賓王 《秋日送尹大赴京》詩序:"雖道術相望,協神交於靈府,而風煙懸隔,貴申心於翰林。"宋 蘇舜欽 《揚州城南延賓亭》詩:"風煙遠近思高遁,豺虎縱橫難息機。"明 王世貞 《自燕中來者雲斥逐輕薄朝士殆盡賦此解嘲》詩:"爭道誤一叱,中讒墮風煙。"

指戰亂、戰火。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四郊增氣象,萬里絕風煙。"明 許承欽 《白溝河》詩:" 遼 宋 曾戎馬,風煙十六州。"毛澤東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詞:"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