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風矢是天氣學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天氣圖上表示風向、風速的符號,由風向杆、風羽和風三角組成。

在天氣圖上,有兩種表示風向的標誌,一種是短箭頭,另一種即為風矢。前者只能表示風向,即箭頭所指為風的去向;後者能同時表示風向及風速,形如英文字母「F」。

風矢由2部分組成,分別為風向杆與風羽(或風三角)。

風向杆:指出風的來向,表示為一根豎線。風向常用8個方位(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表示,在氣象觀測記錄上則使用16個方位(除8個方位之外還有:北東北、東東北、東東南、南東南、南西南、西西南、西西北、北西北)表示。

風羽:分別用長劃線和短劃線或者與風三角組合的方式表示風速的大小,垂直於風向杆末端順時針向一側(北半球)。一條長劃線表示4米/秒,一條短劃線表示2米/秒(風三角表示20米/秒)。

在天氣圖分析中,通常根據各測站測得的風向風速數據,在天氣圖上各測站相應的位置上畫出風矢,根據風矢的標註情況,可分析該天氣圖所示範圍的風場情況。如圖3,根據圖中的風矢可知,紅色線為輻合線,東側東南風風速為6~10 米/秒;圖的右半部分多為南風,風速2~8 米/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