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荷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風荷載是天氣學一個名詞術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風荷載也稱風的動壓力,是空氣流動對工程結構所產生的壓力。風荷載ш與基本風壓、地形、地面粗糙度、距離地面高度,及建築體型等諸因素有關。中國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成的大風為:夏季東南沿海多颱風,內陸多雷暴及雹線大風;冬季北部地區多寒潮大風,其中沿海地區的颱風往往是設計工程結構的主要控制荷載。颱風造成的風災事故較多,影響範圍也較大。雷暴大風可能引起小範圍內的風災事故。

中國規定的基本風壓w0 以一般空曠平坦地面、離地面10米高、風速時距為10分鐘平均的最大風速為標準,按結構類別考慮重現期(一般結構重現期為30年,高層建築和高聳結構為50年,特別重要的結構為100年),統計得最大風速v(即年最大風速分布的96.67%分位值,並按w0=ρv2/2確定。式中ρ為空氣質量密度;v為風速)。根據統計,認為離地面10米高、時距為10分鐘平均的年最大風壓,統計分布可按極值I型考慮。 基本風壓因地而異,在中國的分布情況是:台灣和海南島等沿海島嶼、東南沿海是最大風壓區,由颱風造成。東北、華北、西北的北部是風壓次大區,主要與強冷氣活動相聯繫。青藏高原為風壓較大區,主要由海拔高度較高所造成。其他內陸地區風壓都較小。 風速  風速隨時間不斷變化(圖1),在一定的時距Δt內將風速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平均風速的穩定部分;另一部分是指風速的脈動部分。為了對變化的風速確定其代表值作為基本風壓,一般用規定時距內風速的穩定部分作為取值標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