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風雨琴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風雨琴江(紀錄片)原圖鏈接來自 央視網 的圖片

風雨琴江》簡介:公元1673年,三藩作亂,年輕的大清帝國面臨分裂的危險。一支八旗精銳告別了白山黑水的家鄉,越過山海關,千里跋涉一路向南。他們的目的地是東南沿海的福建,肩負的重任便是平定在福建造反的靖南王耿精忠。康熙二十年,戰火平息,硝煙散去,但是這支八旗兵卻並沒有踏上回鄉之路,而是永遠留在了福州。本節目走進福建,探尋八旗精銳的痕跡。

分集劇情

風雨琴江 第2集 血灑三江 [中華民族]20110725

1884年8月23日,光緒十年七月初三,在中國福建閩江馬尾一帶的江面上,醞釀已久的中法馬江海戰爆發。這場戰爭中,大清水師犧牲了八百多名將士,其中僅三江口水師營就有一百二十九名官兵壯烈犧牲。一百二十九人對於只有五百多戶的兵營來說,是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在福建省的琴江村里,有一條街叫馬家巷,聽說這場戰爭讓馬家巷的所有男主人們再也沒有回來。節目中,主持人帶您走進馬家巷,為您講述這裡的故事。(中華民族2011年第33期)

風雨琴江 第3集 世代軍風 [中華民族]20110725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第二個年頭,中山艦是當時最大的艦隻,在武漢會戰時遭到了日軍的攻擊沉沒水底,僅有十幾名倖存者。在公元1997年,水下沉睡了六十年的中山艦重見天日。沒有了當年硝煙和炮聲寧靜和和平伴隨着小小的三江口水師旗營,數百年來這裡養育了無數的英雄兒女,和一代又一代的鎮海忠魂。那一幕幕旗與帆的壯烈景象,不僅孕育了琴江兒女的豪邁胸懷,滋潤了他們報效祖國的純潔心靈,也讓人們永遠的記住了琴江。本節目走進武漢,為您講述這裡發生的故事。(中華民族2011年第34期)

《中華民族》 20110727 風雨琴江 第4集 留住琴江

歷經百年風雨的琴江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如今,每逢重大節日琴江的村民都要舉行一種特殊的升旗儀式,這種古老的儀式完全是村民們出於對祖先的尊重想象出來的,村民們模仿當年的清代水師在莊嚴的氣氛中演繹祖先的故事,體味那段曾經的輝煌歷史。本節目追溯了琴江清代水師的歷史。(中華民族2011年第35期)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一詞是英國約翰·格里爾遜最早稱呼出來的[1]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風雨琴江 相關視頻

《夏日紀事》
維爾托夫與《帶攝影機的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