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飄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飄渺

來自 黨政機關網 的圖片

飄渺縹緲。漢語詞彙。縹緲有以下四種意思:

1.形容高遠、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2.隨風飄揚;隨水浮流

3.形容聲音清越悠揚

4.虛浮;渺茫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飄渺 [1]

拼音 piāo miǎo

解釋 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

出處 《文選·木華》

同義詞 縹緲

類別 詞語

引證釋義

1.隱隱約約。①《英烈傳》第三九回:"早有香風飄渺而來,抬頭一看, 真君已在面前。"②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引 清 孫韶 《詠小孤山》:" 江 心突兀聳孤巒,飄渺還疑月里香。"

2.渺茫而不可捉摸。①清 龔自珍 《木蘭花慢》詞:"問人天何事,最飄渺,最銷沉?"②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夜裡給那生着疳瘡的同伴弄得不能入睡的時候,腦里就爬着許多的飄渺的幻想。"

3.高遠空曠。梁斌 《紅旗譜》四八:"站崗的時候,人們只好眯細着眼睛,看着飄渺的天空。"

4.高遠隱約貌①》">《文選·木華》:"群仙縹眇,餐玉清涯。" 李善 注:"縹眇,遠視之貌。"②唐 杜甫 《白帝城最高樓》詩:"城尖徑仄旌斾愁,獨立縹緲之飛樓。"③宋 蘇軾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詞:"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惟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④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孤影,南枝乍冷,見烏鵲縹緲,驚飛棲止不定。"⑤郭沫若 選自七年級上冊書第二十七課《天上的街市》:"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5.隨風飄揚;隨水浮流①唐 李白 《愁陽春賦》:"縹緲兮翩綿,見遊絲之縈煙。"②宋 陳允平 《垂楊》詞:"飛花滿地誰為掃,甚薄倖,隨波縹緲。"③元 許有壬 《太常引·池荷》詞之二:"紅衣縹緲,清風蕭瑟,半醉岸烏巾。"④聞一多 《李白之死》詩:"還有吹不滿旗的靈風推着雲車,滿載着霓裳縹緲、彩佩玲瓏的仙娥,給人們頌送馳魂宕魄的天樂。"

6.形容聲音清越悠揚①唐 司空圖 《注愍征賦述》:"其雅調之清越也,有若縹緲鸞虹,譻譻裊空。"②《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歌聲縹緲,直入雲霄。"③清 黃鈞宰 《金壺浪墨·南巡盛典》:"金石鏗鏘,宮商縹緲。"④李瑛 《笛聲》詩:"從哪裡飄來一縷笛音,在這僻靜的深山繚繞?比幽谷的溪水還清脆,比雲中的鶯啼還縹緲。"

7.虛浮;渺茫①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輕靡者,浮文弱植,縹緲附俗者也。"②周振甫 注:"縹緲附俗:虛浮、不切實而依附俗說。" ③清 杜榮壽 《題詞》:"底事隔年先異兆,人與蓮花同縹緲。"④夏曾佑 《小說原理》:"人所樂者,肉身之實事,而非樂此縹渺之空談也。"⑤郭沫若 《女神·鳳凰涅盤》:"我們這縹緲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兒安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