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揚阿夜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揚阿夜蛾

中文學名:蓖麻夜蛾

拉丁學名:Achaea janata (Linnaeus)

別 稱:飛揚阿夜蛾

二名法:A.melicerta (Drury)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昆蟲綱 Insecta

目:鱗翅目

科:夜蛾科

分布區域:湖北湖南

台灣雲南廣東

廣西西藏

飛揚阿夜蛾一般指蓖麻夜蛾,拉丁學名Achaea janata (Linnaeus),昆蟲名,屬鱗翅目夜蛾科。體 長21-23mm,翅展51-54mm,頭、胸部灰黃褐色。腹部灰褐色。前翅淺灰褐色,基線黑色,外斜至亞中褶;內線成雙,黑棕色,微波浪形外斜;腎紋邊界緣略白,前後端各生一黑點;中線暗褐色,波浪形外斜至4脈,後內彎;外線黑色,與中線近平行,內側具一暗褐色窄帶;亞端線灰白色,波浪形,端線黑色。後翅棕黑色,基部灰褐色,中部生一楔形白帶,外緣具白斑3個。卵長0.7mm,扁球形,初灰綠色,雜有灰白色斑紋,漸變為灰黑色。分布在湖北湖南台灣雲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寄主於蓖麻木薯飛揚草等。幼蟲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啃食嫩芽幼果及嫩莖表皮,嚴重的吃光。成蟲吸食柑桔芒果果實汁液。 [1]

蓖麻夜蛾形態特徵

成蟲

體 長21-23mm,翅展51-54mm,頭、胸部灰黃褐色。腹部灰褐色。前翅淺灰褐色,基線黑色,外斜至亞中褶;內線成雙,黑棕色,微波浪形外斜;

腎紋邊界緣略白,前後端各生一黑點;中線暗褐色,波浪形外斜至4脈,後內彎;外線黑色,與中線近平行,內側具一暗褐色窄帶;亞端線灰白色,波浪形,端線黑色。

後翅棕黑色,基部灰褐色,中部生一楔形白帶,外緣具白斑3個。卵長0.7mm,扁球形,初灰綠色,雜有灰白色斑紋,漸變為灰黑色。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47-57mm,第一腹節常彎曲成尺蠖狀,第八腹節上具隆起,致第7-9腹節微連成一個峰狀,第1對腹足特小,第2對略小,3-4對發達;

頭部褐色,每側具6個大小不等的黃白斑,額灰色,中央生暗色縱紋;體色多變,淺紅至暗紅色,背線褐色,氣門上線黃褐色且寬,腹面黃褐色;腹足黃色。[2]

蓖麻夜蛾蛹圖 長20-26mm,褐色具白粉,頭部有1對短刺。 [3]

蓖麻夜蛾生活習性

蓖麻夜蛾在廣東、廣西年生4-5代,以蛹在土中或草堆中越冬。翌年3-4月羽化,5-6月、9-10月進入幼蟲為害蓖麻盛期,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很弱,具假死性,成蟲吸食果實汁液,多把卵產在嫩葉背面,每雌可產卵250-560粒。低齡幼蟲遇驚擾即吐絲下垂,受觸動時,幼蟲口吐青水墜地假死,老熟後吐絲卷葉,在卷葉中化蛹。

蓖麻夜蛾防治方法

1、在產卵高峰2-3天後至幼蟲三齡前噴灑80%敵敵畏乳油1000-12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900倍液,葉用蓖麻可在噴後一周采葉餵蠶;籽用蓖麻還可噴灑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

2、在卵孵化盛期釋放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每667平方米次釋放1萬頭,隔7-10天一次,連續放2-3次。 [4]

參考來源

  1. 飛揚阿夜蛾, 植物智, 2020-01-18
  2. 飛揚阿夜蛾 Achaea janata 2010年7月19日 (Linnaeus, 1758) ↑飛揚阿夜蛾 (裳蛾科)中小型,前翅灰褐色,中線褐色呈倒3字紋,近基部後緣有一枚黑色斑點,外線為褐色稍直的橫帶,下緣具粉白色的分布,亞端...
  3. 飛揚阿夜蛾防治技術_火爆農資... 飛揚阿夜蛾成蟲體長21—23mm,翅展51—54mm,頭、胸部灰黃褐色。腹部灰褐色。前翅淺灰褐色,基線黑色,外斜至亞中褶;內線成雙,黑棕色,微波浪形外斜;腎紋邊界緣略...
  4. 常見昆蟲觀察(夜蛾科) - 美篇 2020年8月21日 夜蛾科屬昆蟲綱鱗翅目,是鱗翅目中最大的一個科。體中至大型,粗壯多毛,體色灰暗;觸角絲狀,少數種類的雄性觸角羽狀;單眼2個;胸部粗大,背面常有豎起的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