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行汽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行汽車即陸空兩用車,這種車利用空中飛行進而巧妙地避免了路上交通堵塞。2009年3月初,世界首輛飛行汽車在美國實現了首飛,降落後可一鍵將機翼摺疊,駛上高速公路;次年,美國terrafugia公司製造的陸空兩用變形車被美國航空主管部門允許投入商業性生產。2018年3月6日,荷蘭公司PAL-V推出了其最終量產版飛行汽車,並開始在其公司網站上接受預訂[1]

預言

20世紀40年代,當汽車航空技術有了相當大的發展之後,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亨利·福特才大膽地發出「飛行汽車遲早會出現」的科學預言。

誕生

1917年,飛行汽車之父格·寇蒂斯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飛行汽車這種新型交通工具。他的鋁製Autoplane 誇張地裝有三隻翼展達12.2米的機翼。汽車發動機驅動車尾的四葉片螺旋推進器, Autoplane從未真正飛上天空,但它實現了一些短距離的飛行式跳躍。

發展

到了50年代,人們便開始了研究現代飛行汽車的實際行動。在攀登現代飛行汽車技術的征途中,繼往開來的首當其衝者是一位名叫莫爾·泰勒的美國人。他經過不懈的努力。在1986年,終於將現代汽車與航空技術珠聯璧合出一種既能地上跑,又能空中飛的飛行汽車,並獲得政府有關部門簽發的飛行許可證。泰勒從此也教人們譽為現代飛行汽車的先驅。但因裝有比車身寬5—6倍的平直固定翼,在公路上行駛或起降時,不僅會影響正常的交通秩序,而且車翼也要受到路旁障礙物的限制,這就很難教人實用。因此,泰勒首創的飛行汽車只好成為試驗場上的樣車。

斯洛伐克工程師設計師斯特凡·克萊因在飛行夢的激勵下,幾十年來專注於研製飛行汽車。原型車已成功試飛,克萊因團隊開始升級「飛行汽車」,希望它早日上市。克萊因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製飛行汽車,給這款夢想中的飛行器取名「空中移動」。最早的雛形為「空中移動」1.0版,如今已升級到3.0版。2013年9月,克萊因親自駕駛「空中移動」2.5版首次試飛。這款飛行汽車藍白相間,使用鋼製框架和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外殼,有着流線型的駕駛艙,光滑的尾翼,外觀相當漂亮。它長6米,淨重450千克,可供兩人乘坐,帶有摺疊式機翼,在尾部有一個螺旋槳,由一台Rotax912引擎負責驅動。收起機翼時,它能輕鬆停進一般的停車位或車庫,也能在普通加油站加油;開進機場,它能在數秒內打開機翼,變身成一架超輕型飛行器,翼展為8.2米。試飛結果顯示,它在飛行模式下最高時速可達200公里,地面極速為每小時160公里;加滿油後空中飛行距離為700公里,地面行駛距離為500公里。

對此,特拉弗吉亞公司回應稱,該公司將着手研製下一代飛行汽車「TF-X」,並公布了其設計模型。

該公司介紹稱,「TF-X」比第一代飛行汽車更為先進,它內部空間更大,能夠「像汽車一樣舒適」地容納4名乘客,能夠像直升機那樣垂直起飛而不需跑道,還可以不間斷飛行500英里(約為804.67公里)。

美國紐約市華盛頓港擁有航空諮詢公司的知名航空業分析師羅伯特·曼恩認為,特拉弗吉亞公司的產品最為接近人們理念中的「飛車」。但他同時指出,「過渡」的問題在於銷售市場。

曼恩表示,由於燃料成本和高昂的製造成本,通用航空市場在過去20年中一直呈下降趨勢。「對於商家和消費者而言,『飛車』並不便宜。鑑於其獨特性,這個產品能有一定的銷售量,但問題在於它是否會盈利」。

進入90年代之後,為使飛行汽車真正實現實用化,一些專家衝破泰勒的設計模式,致力於摺疊式飛行汽車的研製。

首創這一技術的是美國加利福尼亞空中客車技術,設計和發展公司的工程師肯尼思·韋尼克,他研製出車翼螺旋槳葉可摺疊的飛行汽車。將車翼摺疊在車身上,就能像汽車一樣在公路上行駛;展開車翼後,即可升空飛行。車上設4個座位,飛行時亦可達660公里。飛行高度5000米,航程160公里。停放時,將車翼和螺旋槳葉摺疊起來,強占一輛家用小汽車的位置從而為飛行汽車走出試驗場開啟了大門。首度試飛飛行時速185公里在陸地上,這輛PAL-V更像一輛封閉式的摩托車而不怎麼像汽車,它的機械—液壓系統使其能斜着轉彎。其燃油經濟性是,道路模式是每加侖行駛28英里,飛行模式是每小時耗油9.5加侖[2]

2015年02月13日,全球第一輛飛行摺疊汽車問世, 合法上路可飛可跑。

視頻

飛行汽車 相關視頻

超炫,全程拍攝飛行汽車
中國造「飛行汽車」成功問世 或將終結城市擁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