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針走線念母恩(張蘭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飛針走線念母恩》是中國當代作家張蘭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飛針走線念母恩
每次回到故鄉,看到家中針線筐中線筒上別着的那一枚枚繡花針,仿佛又看到了當初母親在煤油燈下為我們縫補衣服,做鞋子的一幕幕…
一枚小小的繡花針,凝聚了母親太多的心血和辛勞;一枚小小的繡花針,彰顯了一位母親的崇高與偉大;一枚小小的繡花針,針針刺在兒女的心坎上;一枚小小的繡花針,把流年歲月的滄桑和點滴,穿入針尖和線孔里。
小時候家裡生活條件比較拮据,在當時那個年代能夠吃飽穿暖已是萬幸。衣服雖然破舊些,但經過母親的一雙巧手加上繡花針的千針萬縫,用水清洗過後穿在身上仍感覺舒適得體、暖意濃濃。
有一次放學後,我和小夥伴兒們去南坑扳槐花。爬到穿天高的槐樹上,一簇簇如雪花般綴滿綠葉間的槐花清香撲鼻,撼人心醉。望着、看着忍不住伸手偷偷揪了一把,放入口中。牙齒用力一嚼,酥嫩清香縈滿味蕾。忽然不小心「呲啦一下」…衣服被尖利的槐刺掛開了一道口子。幸好發現及時,否則皮肉也要流血。一幅難堪的表情,瞬間縈現在小夥伴兒們面前。
回到家裡,我慌忙把槐花放下,準備跑掉避開母親的視線。結果還是被心細的母親發現。我心裡七上八下,生怕被母親訓罵。可是恰恰相反,母親不但沒有罵我,還讓我把掛爛的衣服脫下。不慌不忙地從屋裡針線筐內翻出針和線,坐在小板凳上一針一線認真地縫補,我站在邊上望着母親聚精會神的樣子,心裡一陣酸楚,熱淚頓時盈滿眼眶…
後來我上了初中,漸漸懂得了母親的一片用心良苦…
記得那是一個北風呼嘯的冬夜,天空中飄舞着鵝毛大雪。由於天氣較冷,農家人晚飯後都早早地鑽進了被窩…我也被母親喚來早點兒上床入睡,以便影響第二天按時上學。我躺下會兒剛要合眼,在窗前微弱的煤油燈光下看見母親仍然在給我們做鞋子。母親低頭一針一線顯得那麼投入,肆虐的寒風敲打着窗欞,他竟毫無察覺。一雙千層底,留下了母親縝密細緻、密密麻麻的針腳線,那雙凝聚着她心血勞作的千層底,猶如一幅將要完工的美圖,令她愛不釋手…
我躺在溫暖的被窩裡,靜靜的望着母親,不聽使喚的熱淚又一次浸濕枕巾…
如今我已為人父,當年這些令人感動的故事畫面已經定格成昨天歷史的記憶!唯一不變的仍是母親的那一片暖暖的愛心和令兒淚目的燈下針線做鞋圖…
難忘的母親…
難忘的母親那一片如暖陽般的愛心…
…張蘭洲書於二0一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天津。[1]
作者簡介
張蘭洲,原名張思清,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參軍入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武裝幹部學校(隸屬北京軍區),後調至唐山警備區司令部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