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飛鳥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飛鳥響

來自 觸站 的圖片

本名 飛鳥響

本名 Asuka Hibiki

呼號 Cerberus 1(地獄犬1號)

別號 阿響、響哥、T90、核彈怪

惡 魔 人、複合材質裝甲板

胸部、假 面 騎 士 響 鬼

發色 白髮、藍發(挑染)

瞳色 藍瞳

身高 178cm

體重 可變

年齡 22 生日 5月22日

星座 雙子座

出身地區 Yuktobania

萌點 挑染義體人

傭兵飛行員

飛鳥響英語:Asuka Hibiki)是於2019年3月24日於YouTube和Bilibili正式出道,作為虛擬UP主開始活動的一名傭兵飛行員。 [1]

設定

初版設定

初版設定

本名:阿爾喬姆·阿庫洛夫·亞歷山大Artyom Akulov Alexander
呼號:飛鳥Asuka
發色: 白、紅 (挑染)
瞳色:紅瞳
座機:蘇-35S
所屬團體:VICE Team
萌點: 紅瞳|挑染|義體人|機娘|傭兵|飛行員|雙重人格|不死之身 、可愛的男孩子

設定

  • 是改造人,全身被厚質複合材料裝甲板保護,理論上可以硬扛一發脫穿而不被擊穿,所以請大家不要對他抱有什麼大膽的想法。[2]
  • 尤其是胸前的那兩坨東西,實際上是反應裝甲,性能相當於接觸系列。所以請不要錯誤使用,以免發生意外爆炸和傷害事故。
  • 髮型和配色的靈感來源於《皇牌空戰》系列的Scarface1和Galm2。
  • 頭上的呆毛學名是高速數據鏈天線High Speed Data-Link Antenna,實際上是警戒雷達天線,運作時會高速 旋轉。
  • 有一個名為阿修羅 響Asura Hibiki / 卡馬洛夫·卡列夫·康斯坦丁Kanmarov Karev Konstantin的 第二人格。
    • 第二人格發色為黑,說話聲略顯低沉,且使用帶有程度不輕的俄語口音的英語,所以很好辨認。
  • 每天需要最低八百噸TNT當量的能量才能維持軀體活動,而這些能量可以通過攝入不同種類的彈藥來補充,如果不小心攝入了過多的能量,會通過眼睛釋放出來,強度視過剩當量的多少而定。輕則是普通的紅外線光,重則是能融化現代主戰坦克的射線,緊急情況可以當做TLS使用。這也是為什麼阿響在起飛之前總要在機艙里放點「零食」的原因( 聽說播放Hardbass會使威力加倍 )。
  • 學習過程中,響因墜機而報廢了上百架米格21戰機,由於報廢的米格全部是由於極大的過載而折斷雙翼,響的師傅給響起了決定其未來的名字——折翼飛鳥Wingless Asuka[3]

背景故事

  • 飛鳥響原先在Yuktobania國境南方的Verusa為中心接受僱傭。燈塔戰爭時期為了順路尋找傳說中的飛行員而隨Osea空軍行動。飛鳥也是在這個時候接觸了西式戰機。但是幾經曲折,花完了旅途的經費卻仍然無法追上傳說中的飛行員。飛鳥 響和阿修羅 響就這樣滯留在了Osea。沒有民航機票,沒有可用航母。而在飛鳥響決定一人成軍創作vtuber頻道時,卻歪打正着地找到了傳說中飛行員的蹤跡。
  • 飛鳥響的人物設定中只有笑顏,幾乎找不到任何負面情緒的表情——這其實是有意的,而且有個有點悲傷的理由。
  • 「當歷史見證巨變,拉茲格雷茲將顯現自己。首先,作為一個惡魔,它用它的力量將死亡降在大地上,然後它便消亡。然而,在沉睡了一段時間後,拉茲格雷茲將回歸。這一次,它將會是一個偉大的英雄——」這是飛鳥響最喜歡的故事,而他也堅信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傳說。
  • 飛鳥 響和阿修羅 響就如同硬幣的兩面,只有當兩人面對彼此時,才能發現真實的自己。也許兩人真的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正如硬幣一樣,兩人永遠不可能面向同一方。
  • 飛鳥在《皇牌空戰:零》實況系列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攻擊任何一個平民目標。只要鎖定到平民目標便會習慣性的切換到別的敵方目標,這似乎是出于飛鳥的本能,而不是因為他知道遊戲機制才這麼做。
  • 「當一切還剛從「零」開始的時候,飛鳥就已經在觀察着一切......」

(以上地區設定請參見皇牌空戰系列世界觀

新版設定

基本信息
姓名:Asuka Hibiki(飛鳥·響)
出生日期:1999年5月22日
距尤利西斯撞擊日:1個月零16天
國籍:Yuktobania共和國
現所在地:Osea聯邦
身高:178cm
體重:可變
特徵:面部下頜有刀狀疤痕,背部有倒十字型疤痕,系幼時遭尤利西斯小行星碎片割傷。
累計飛行時間:1230小時
經歷
不到一歲時遭遇小行星尤利西斯事件。面部,背部,右腳踝受到該小行星碎片割傷。因家庭無力支付醫療費,不得已接受軍方協議後接受秘密手術。1歲至5歲間經歷不明。7歲至14歲在Yuktobania東南部的小學和中學接受教育,外語成績突出,在校時因身高問題常遭同學霸凌。來到Osea聯邦學習,18歲從高校畢業後在空軍學校進行了培訓。20歲開始僱傭兵生涯。之後的兩年間不斷追尋先代王牌們的飛行風格和自己的身世之謎,直至今日。
關於頻道
開設Vtuber頻道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無論任何國家的人們都可以和平共處,相互理解的社區,化解人與人之間心中的「國境線」。
詳細構成
翹發:微型索敵雷達,探測半徑200米
:集成型瞳孔顯示設備,功能參考現代頭顯,可進行彈道計算
:人工血液,可一定程度減少G力帶來的影響
肝臟:人工改造肝臟,可造上述血液。
:能量轉化器,緊急情況下可將多種金屬物質一定程度上轉化為能量
下腹部:為儲存防衛火力,移除了所有腸道,並加裝隔層以獨立出武器存儲空間。
防衛系統
脊柱:增強可變形金屬支架,整體為長方形柱狀。可通過背部的倒十字疤痕將武器展開並部署至開火位置。開火位置根據武器種類而變,已知可用的開火位有:左右肩,左右腋下以及胯下。通過支架內部的空間向武器供彈,供彈方式參考P90彈匣。根據武器方案的不同備彈也會變化。可模塊化安裝多種特製摺疊武器。
:腰部兩側設有類鯊魚腮狀散熱器。必要時可為武器的開火提供額外散熱。
注意事項
1. 保險,瞄準和開火均由改至「脊柱」外壁內的神經操控
2. 方案C和D因為武器的重量和後坐力無法將支架抬升至其他開火位置,因此發射時必須匍匐。此時支架將呈直角梯形,支架提供的瞄準半徑限制為20度
3. 展開和收起武器時會有疼痛感,疼痛劇烈程度依展開或收起速度而變,越快越疼
5. 因體內外的各種改造提供的輔助,精度非常高,故一般無需隨身攜帶額外彈藥
6. 體內備彈用完可通過將新的彈鏈插入後頸根的隱藏入口便可自動完成輸入

逸事

  • 形象的發色挑染和頭飾靈感來源於皇牌空戰系列的Galm1和Mobius1。
  • 曾在開車回家時看到天上雲層中有一個小黑點,下意識的在中控台上找雷達開關 結果按了空調開關
  • 曾在還沒睡醒的時候一時興起拿玩具Glock朝洗手間裡來了一發水球( 然後被濺了一臉馬桶水)「Блять髒話,還是冷卻液好喝」 。
  • 曾在貝爾卡境內被關過近五個月的禁閉,全程禁飛,後被Yuktobania官方保釋。理由是阿響闖進了貝爾卡武庫,等軍方控制住阿響時,庫里的MPBM太陽拳沒了一半。
  • 相比起普通的鎢芯穿甲彈,阿響覺得貧鈾夾心的更可口。
  • 曾經自己為VICE中隊製作過大片感與生草感有機結合的宣傳片[4]
  • 直播經常因為弱弱網絡而無法進行
  • 曾因手柄右搖杆偏移而自己把手柄拆開修理,結果導致手柄無法開機。
  • 擦頭髮的時候腦袋撞到了桌角,桌角裂了( 這就是改造人嗎 )。
  • 曾經兩度成功降落單翼損毀的戰鬥機,其中一次是阿修羅將響扔進了一架飛行中右翼損毀的蘇27座艙並表示「這是試煉」[5],另一次則是在駕駛F-15C與蘇27格鬥時被航炮打斷左翼,然而響仍然冷靜地控制住飛機後重新機動占位,然後航炮追射奇蹟般擊落了敵機,並駕駛僅剩單翼的F-15C返航降落,由此也得到了『片翼的鬼神』稱號[6] 。 但本人不以為然,並稱「不會,也不可能有第二個鬼神。」
  • 會彈吉他,在B站上傳過自己混編兩首遊戲配樂並彈奏的視頻[7]
  • 酒僅止於淺嘗,曾經喝了僅十度的日本清酒後『數據刪除』,喝酒有害健康,請大家不要模仿。

關於VICE中隊

簡述

VICE中隊極惡中隊是一個由虛擬主播飛行員Virtual Aces組成的王牌僱傭兵飛行隊[8] 目前共有六名隊員,並已於2021年初解散。

什麼?你問出道視頻里為什麼會有Rh-172的尾翼一閃而過?咳咳,這個……

成員名單

VICE中隊成員名單
編號 代號 常用座機 職務 備註
VICE-0 阿爾喬姆·"Asuka飛鳥"·阿庫洛夫·亞歷山大 / 飛鳥 響 蘇-35S VICE中隊0號機 兼 特別行動人員
VICE-0 卡馬洛夫·"Asura修羅"·卡列夫·康斯坦丁 / 阿修羅 響 蘇-57 PAK FA 飛鳥 響的里人格,和飛鳥 響共用編號
VICE-1 艾米·"Burevestnik海燕"·科捷列耶維奇 米格-29 VICE中隊1號機 兼 外交通訊官 曾用呼號:Mako靖鯊
VICE-2 亞莉希德·"Rafe拉斐"·卡戎辛斯基 蘇-30 VICE中隊2號機 兼 緊急AWACS
VICE-3 桐生 星見 "STARBLADE星刃" F-15J VICE中隊3號機 兼 武器官 投彈手 尚未出道
VICE-4 千川 千葉 "Reverse逆轉" F-15 VICE中隊4號機 兼 特別地勤官 運輸護航工作 已被擊墜
VICE-4 德普·"O w l貓頭鷹"·林 F/A-18F VICE中隊4號機 兼 EML狙擊手 第二代4號機Depp·Lin餃·子
VICE-5 七海 幽嫻 "Hosanna頌歌" F-14 VICE中隊5號機 兼 「數據刪除」

外部鏈接和注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