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糟民(歐陽修詩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食糟民(歐陽修詩作)

歐陽修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食糟民》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寫了詩人對腐敗官吏的痛恨以及對百姓的同情體恤之情,渲染出了社會的黑暗,體現出詩人傲立同群的高尚人格。全詩句法極盡變化,所抒發的感慨以議論為詩,而不露痕跡,可謂開宋詩新風。

作品原文

食 糟 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糟:酒糟。釀酒剩下的渣滓。 糯:即糯稻。是釀米酒的好原料。 榷(què)利:指官方釀酒專賣取利。《宋史·食貨志》記載:北宋時官方釀酒賣酒,各州各鄉設酒務。偏僻之地或許民釀,但須納稅。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的細毛。這裡比喻極微薄的利。 沽(gū):賣酒。 酒醅(pēi):已經釀成但尚未過濾的酒。瀺灂(chánzhuó):水聲。這裡指濾酒的聲音。 累累:形容很多的樣子。 官沽:官家賣的酒。醲(nóng):酒味醇厚。 糜(mí)粥:即粥。 就:向。 德:恩德。 長(zhǎng)民:為民之上。 養人:指愛人。讓人民過上好的生活。 適宜:行事正當。 聞達:使上面了解下面的實際情況。 力:能力,魄力。 「上不能」二句:上不能擴大國家的利益,下不能使老百姓吃飽肚皮。 我:我們。泛指官吏。因作者是官吏的一員,故用第一人稱。 不我責:不責備我們。 我責何由逃:我們的罪責是沒有理由可以逃脫的。

白話譯文

農民辛苦種糯稻,官府把酒釀造,壟斷賣酒,與民爭利至分毫。

賣酒得錢,酒糟成為廢棄物,大屋子常年堆積,漸漸爛掉。

剛釀的酒,有如沸湯嘶嘶作響,東風吹來,酒瓮散發出芳香。

酒罈酒瓶,重重疊疊到處都是,香氣誘人,唯恐不能開蓋嘗一嘗。

官酒味濃,村酒淡薄,天天有官酒喝當然快樂。

哪裡知道種植糯谷的人,鍋里無粥,日子怎麼過 ?

還得向官府買糟當飯吃,官吏賣糟,還認為是為民造福。

可嘆那為官作宦的人,被稱為萬民之長。

他們的吃穿,不靠自已養蠶種桑,仁與義是他們學習的治國之方。

仁,應讓百姓能夠活命,義,應該讓百姓享受安康。

手握權柄可行使政令,還可以向皇上反映情況。

可他們上不能使國家富強,下不能使百姓免遭饑荒。

我在這裡喝酒,你在那裡吃糟,

即使你不譴責我,自我譴責縈心上。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慶曆四年(1044),當時歐陽修奉命視察河東路,發現該處官府以爛酒售配與人戶,要清醋價錢,他對這種做法十分憤慨,曾上書朝廷請求明令禁止。此詩即作於此時。

作品鑑賞

此詩開頭至「官吏散糟以為德」寫官民生活的對比。作者用冷峻的寫實筆法,一方面揭示官府既借釀酒專賣取利,又終日飲酒作樂,另一方面描述種田的百姓無米下鍋,只得買糟食度日。兩相對比,官府只知盤剝百姓,腐敗享樂的無「德」,百姓遭遇的悲慘表露無遺。「嗟彼官吏者」八句對官吏雖為民之上卻不耕而食、離棄仁義、上不能為國謀利、下不能為民造福的行為嚴加痛責,義正詞嚴,對腐敗官吏的痛恨、對百姓的同情體恤之情躍然紙上。結尾四句,作者表明,包括自已在內的封建官吏都應對百姓的悲慘遭遇負責,這既是對不良官吏的當頭棒喝,也體現出詩人傲立同群的高尚人格。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