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饗 |
饗(拼音:xiǎng)是漢語通用二級漢字 。"饗"字的初文是"鄉","鄉"的古字形像兩人相向就食。後來"鄉"被賦予其它含義,篆書時加"食"分化出"饗"。"饗"本義指眾人相聚宴飲,引申為以酒食款待人,又引申為請人享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饗
拼音; xiǎng
注音字母; ㄒ〡ㄤˇ
平水韻部; 上聲二十二養
部首; 食
總筆畫; 9+3
繁體字; 饗
五筆; XTWE(86);XTWV(98)
倉頡碼; VHOIV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 U+98E8
字級; 二級(5337)
造字法; 形聲字、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四角碼; 2823₂
文字源流
"饗"字初文是"鄉" ,早見於殷商卜辭。甲骨文的這個形體(圖1)是後來的"饗""卿""鄉""向(繁)"的雛形,這四個字都由這個形體分化而來。這個字(圖1)是一個會意字,由三個部件構成,左右像兩個相向跪坐的人,中間像一個食器,表示跪坐聚餐、用餐的意思。金文(圖2)的形體與甲骨文基本一致,部件基本相同。小篆的"饗"字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礎上,還在下方增加了一個"食"部件,從而構成會意兼形聲字。隸書的形體結構與小篆一致,只有筆畫上的曲直變化。現代"郷"字簡化為"鄉",繁體"饗"(圖8)字就類推作"饗",為書寫勻稱,變原來的上下結構為左右結構。
從字形分析來看,前三個字的本義是用食、進餐,"卿"後來借用來表示官員名,而"鄉"表示行政區域單位,只有"饗"字才把"用餐"的本義保留下來了。"饗"即眾人在一起飲酒用餐的意思。例如《詩經·豳風·七月》中記載:"朋酒斯饗,曰殺羔羊。"這裡的"饗"是宴飲的意思。古人喜好宴請賓客,"饗"既包括飲酒也含有吃食的意思。無論是在世的還是已故的人,都可以"用饗",於是祭祀先祖神靈,也用"饗"表示。例如《禮記·郊特牲》中說:"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周代有蜡祭,"蠟"即尋找。周曆每年十二月(夏曆十月),合聚萬物之神請他們盡情享用祭品。其中的"饗"即祭祀神靈,以祭祀用品請神靈享用。這個意義後來分化開來了,於是就用"享"代替"饗"表示鬼神的祭饗,即鬼神享用祭品。因此,古文獻中"饗"與"享"可通假。而"鄉"與"饗"也可通假,例如《儀禮·公食大夫禮》中說:"設洗如饗。""饗"也有的寫作"鄉"。句意是擺放盥洗用具的位置同於饗禮。在現代含義中,用作祭祀的"享"已開始泛化用在活人身上,因此有"享受""享用""享福"等說法,而"饗"字本身已經不常用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