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飲流齋說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飲流齋說瓷》是一本圖書,作者是許之衡。該書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作者運用比較科學的分類、排比方法,博覽約取,敘述有條等方法,專門研究中國陶瓷史。

《飲流齋說瓷》是在總結前人知識與個人見聞的基礎上而成,收集了大量古陶瓷的學名和俗稱。[1]


內容簡介

吾華美術以制瓷為第一,何者?書畫,織繡、竹木、雕刻之屬,全由人造,精巧者可以極意匠之能事。獨至於瓷,雖亦由人工,而火候之深淺,釉胎之粗細,則兼藉天時與地力,而人巧乃可施焉。故凡百工藝,歐美目吾華皆若土苴等視,獨瓷則甘拜下風,尊為瑰寶。誠以瓷貨之美,冠絕全球,雖百圖仿效,終莫能及,蓋得於天地者厚也。

簡述

該書為後人保留下眾多的歷史名詞與古董術語,至今仍為中外博物館及文物界相沿使用。書中內容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有較好的教益,並有助於中外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 。


瓷器專著。許之衡著。分上下兩卷,共十節。成書於二十年代。上卷為概說、說窯、胎釉、彩色、花繪;下卷為款識、瓶罐、杯盤、雜具、疵偽。疵偽節主張「物有純必有疵,有真必有偽,知其純者真者,而不知其疵者偽者,非真知也;惟能知其疵為偽,而不至為疵偽所欺。」此書眉目清楚,便於索檢,文字簡練。但考證有失實之處,如年窯應為年希堯誤訂為其弟年羹堯,康熙中期監窯官臧應選誤訂為雍乾時人。[2]


分概說、說 [[窯] 、說 胎釉、說 彩色、說 花繪、說 款識、說 瓶罐、說 杯盤、說 [[雜具]及說 疵偽十章。內容主要據《陶雅》歸類整理而成。較《陶雅》原書更易於檢閱。

試以瓷比之詩家,宋代之汝、均、哥、定,則謝宣城、陶彭澤也。淡而彌久,淵淵作金石聲,殆去《 三百篇》猶未遠也。元瓷者,其晉人之古樂府歟?質直而有致,樸拙而不陋。若明瓷,則唐初四傑也。壯奡華貴,開盛唐之先聲;而疏處往往不及來者。至於康熙,殆如李杜無美不臻,而波爛老成,純乎天馬行空,不可羈勒矣。若雍正,頗似王龍標、岑嘉州,高華而輕貴者也。若乾隆,則似元、白、溫、李,極妃青驪白之能事,所謂千人皆愛,雅俗共賞者也。嘉慶者,有如晚唐之皮、陸,矩矱不失,而聲價遠遜。道光品格較小,饒有別趣,揆之詩家,殆宋代之姜堯章歟?若夫光緒,則明之七子也。刻意模擬古人,其功力亦獨到處,然比之盛唐,則不啻上下之別矣。

目錄

前言

書成自題六十韻

概說第一

說窯第二

說胎釉第三

說彩色第四

說花繪第五

說款式第六

說瓶罐第七

說杯盤第八

說雜具第九

說疵偽第十

主要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