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暖生淫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飽暖生淫慾食飽衣暖之時,則生淫慾之心。此處淫慾應泛指貪婪放縱的欲望,使人沉迷放縱、不能自拔之事。
情慾;淫蕩的欲望。 漢 劉向 《列女傳·召南申女》:「故舉而揚之,傳而法之,以絕無禮之求,防淫慾之行焉。」
明 沈采《千金記》第二三出: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十一卷:「自古道『飽暖思淫慾』,王祿手頭饒裕,又見財物易得,便思量淫蕩起來。」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八回:「那『陰司』說有便有,說無就無。皆為世俗溺於生死之說,設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或生祿未終,自行夭折;或嗜淫慾,尚氣逞凶,無故自殞者。」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淫慾之孽,固為首惡,雖延至八世之交,猶思報復。」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八:「見了他,她動了舊情,而且只知道用淫慾來表達。」
2、指不正當的性行為。 《元典章·刑部三·不孝》:「﹝張大榮﹞系應城縣典史,親民之役自合居守服制,又不合當月二十六日,前去鄧醜醜家內本婦淫慾一次。」[1]
佛教說法
佛教認為,淫慾是六道輪迴之源。若淫慾心不除,學佛則如飲鹽止渴,徒勞無益。正如佛在《楞嚴經》中所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云:「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故出離欲界的根本方法即是要從斷除淫慾心下手,其餘的戒律就可次第而攝。否則,勿言成佛,連人道福德也會虧損淨盡。但在學佛的道路上,佛教權巧開許了在家居士於夫妻之間的正淫,但其中也有很嚴格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