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館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館前鎮地處長汀縣東北部,與寧化縣、清流、連城縣毗鄰,東鄰清流縣境,南接童坊鎮,西連庵傑鄉、新橋鎮,北鄰寧化縣境。歷史上曾設驛站,第二次土地革命時期設立汀東縣,素有「汀東重鎮」之稱。距縣城26公里,省道205線穿鎮而過,是長汀連接閩西北地區的重要樞紐。2019年,全鎮轄14個行政村、114個村民小組,現有4647戶16762人。館前鎮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坪埔村是首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全鎮區域面積166.5平方公里。[1]

中文名稱: 館前鎮

外文名稱: GuanQianTown

別 名: 汀東重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

下轄地區: 汀東、復興、赤坑等14個村

政府駐地: 館前鎮政府

電話區號: 0597

郵政區碼: 366300

地理位置: 長汀縣東北部

面 積: 166.5平方公里

人 口: 16762人(2019年)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機 場: 連城機場

火車站: 長汀站、長汀南站

車牌代碼: 閩F

基本概況

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28公里。長(汀)三(明)公路過境。轄汀東、復興、赤坑、馬坪、嚴坊、陳蓮、東莊、義家、南材、珊坑、黃湖、雲豐、小洋、坪埔14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蔬菜,兼產煙葉、西瓜、香菇、竹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曾設「汀東縣」。地處二市四縣八鄉鎮交界處,是長汀連接閩西北地區的重要中轉站;館前是長汀縣第一大烤煙種植鎮,也是長汀的「米粉之鄉」。

館前鎮是國家級生態鄉鎮,坪埔村是首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全鎮區域面積166.5平方公里,耕地2.55萬畝,山地22萬畝,林地面積20.24萬畝,平均海拔在520米以上,森林覆蓋率為84.7%,毛竹3萬畝。年平均氣溫17.8攝氏度,無霜期296天,年降水量1700毫米以上,主要河流有汀東河、陳蓮河、義家河。

歷史沿革

宋時設墟市,元代置歸仁館,明弘治年間升格為館前驛,1933年為汀東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1949年設館前鄉,1956年建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建鎮。

基礎設施

交通便利,通訊發達,省道洋萬線橫貫全鎮,距長汀縣城28公里,距三明市180公里,館前至南山的公路把省道與319國道連結貫通,全鎮14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通電話,集鎮有線電視已與縣城聯網。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福利事業長足發展。全鎮現有文化中心管理站1個,電影院1座,初級中學1所,小學14所,幼兒園2所。鎮內有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25名,病床8張,14個村都設有衛生醫療站,基本實現了農村初級醫療保健目標。

自然資源

森林、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松杉、竹、雜木儲量豐富,有松脂基地5400畝,年產松脂500噸,年可供毛竹10萬根。礦產資源有紫砂礦、鎢礦、玄武礦等,紫砂質量好,儲量大;大雪嶺玄武岩顏色好,結構質密,是開發石板材工藝品不可多得材料。

旅遊資源

館前鎮氣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旅遊業發展潛力大,境內主要有東陽山、英雄水庫、黃湖瀑布、雲霄山等多處景點可供開發。館前鎮具有十分優越的投資環境。

特色產業

長汀館前是著名的中國米粉之鄉,該鎮走出一名餐飲業領軍人物馬榮福,馬榮福是長汀館前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家積極引導農民把「馬老七」米粉這一地方傳統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使「馬老七」米粉揚優成勢走俏市場,暢銷龍巖、廈門、福州等地。該鎮已有200多家米粉加工廠,年產量米粉上千噸,帶來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馬榮福同時帶領館前鄉親走出山村,走向小康,並長年捐贈資金建設家鄉。

文化特色

客家文化

有全縣唯一的畲族少數民族基點村黃湖村,坪埔村是首批中國傳統古村落,有傳統大型民俗文化活動「三月三」廟會,坪埔村豐收節農民趣味運動會、南材村舞龍燈等。

紅色文化

蘇區時期,以館前(汀東縣)為中心,溝通福建省、閩贛省,是閩西重要的革命中心之一,較早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並在擴紅支前、社會經濟建設中創造了不俗的業績,館前鎮有14個行政村有8個是革命基點村。

經濟建設

館前鎮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有了新發展、新突破。2001年全鎮社會總產值實現1.14億元,農業總產值達7396萬元,工業總產值達197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68元,財政收入274萬元,糧食總產量達8427噸,封山育林8000畝,墾復竹林7000畝,全鎮種植烤煙面積13700畝,收購烤煙23000擔,無公害蔬菜種植由試驗示範轉入推廣擴大階段,面積由1999年的100多畝發展到2002年2200畝,主要種植的荷蘭豆、西紅柿、胡蘿蔔等蔬菜通過了國家和省綠標檢測,獲得綠色產品標誌。無公害瘦肉型生豬生產有4個養殖場,年出欄商品豬2500頭,母豬存欄200頭,建立連片油奈果場1000畝,板栗240畝,種果面積實現6000畝。境內有縣鎮辦果場10個,村辦果場16個,戶辦果場210個。鎮村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對木製品廠、造紙廠等老企業進行了扶持和技術改造,發展適銷對路的項目和產品。同時,發展壯大了鎮辦紫砂陶藝廠,已開發生產高中低檔相結合,包括仿青銅、紫砂日用品和黑陶等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海內外。

視頻

長汀縣館前鎮:大學生夫妻紮根深山發展養蜂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