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饃 |
饃是北方特色傳統麵食,是把麵粉加水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多為半球形。南方稱"饅頭",北方根據不同地域有"饅頭"、"饃"、"饃饃"等多個名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饃
別稱; 饅頭
主要原料; 麵粉,酵母
是否含防腐劑; 否
主要營養成分; 澱粉
本義; 甘肅或陝甘寧地區的餅。
英語; bread
基本字義
詞目:饃
拼音:mó
部首:飠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3
繁體部首:食
部外筆畫:10
總筆畫:19
五筆:QNAD
倉頡:NVTAK
筆順編號:3551222511134
四角號碼:2478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998D
◎饃
mó,形聲。字從食從莫,莫亦聲。"莫"指"夕陽西下",轉義指"太陽隱沒的地方"。"食"與"莫"聯合起來表示"太陽隱沒地方的食物"。
詞語說明
中國古人認為的太陽下沉地點在甘肅,所以《堯典》里說帝堯派遣皇家天文官"羲和四子"之一的"和仲"居住在甘肅,負責每天禮送太陽下山。"太陽下山"就是"莫"。"太陽下山的地方"就是甘肅。因此,甘肅的饅頭,或陝甘寧地區的饅頭,就是"饃"。
◎面制食品,通常指饅頭:~~。蒸~。
◎北方的一種傳統麵食,多稱饅頭,顏色各式各樣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部】 饃·康熙筆畫:25 ·部外筆畫:16
《字彙補》與同。
又餅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