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首陀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首陀羅_Shudras
原圖鏈接
種姓制度中的婆羅門
原圖鏈接

首陀羅,為梵語śūdra的音譯。為印度社會的第四階級,印度種姓制度裡的最下級。《長阿含經.卷一三》:「世有四姓:剎利、婆羅門、居士、首陀羅。」也譯作「首陀」、「戌陀羅」。

首陀羅無任何權利,僅從事低賤、卑微的勞動,或為高級種姓服役。其實際地位無異於奴隸。[1]

起源

摺疊概況 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種姓"是梵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顏色"或"品質"。白膚色的雅利安人為品質高的種族,深膚色的達羅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為品質低的種族。此制度用以區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後隨工作和職業的分化的發展,出現了四姓(四個種姓)的劃分。最高的種姓是婆羅門(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階級,後來也可以當國王);其次是剎帝利(掌握軍政的國王、武士階層);吠舍(商人,手工業者,亦有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最下的種姓是首陀羅(農人,牧人,僕役和奴隸)。前三者為雅利安人,後者為非雅利安人。各種姓有它的世襲的職業,不許被婚姻混亂,尤禁首陀羅與其它的種姓混亂。對首陀羅男子與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種,特別訂有法律,給予一種賤名,例如首陀羅男子與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種名為旃陀羅。種姓制度不僅訂在法律裡面,而且神聖地位不可動搖地規定於宗教教義與教條中。在婆羅門教勢力強盛的"中部"地區,種姓最為嚴格。

後來隨着雅利安人勢力的發展,這些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當然也都存在着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所遇之困難就比較多得多。

一,在這些國家時在,土著人所占比例大;

二,雅利安人與非雅利安人混合情況比較普遍;

三,為了鞏固雅利安人在那些地方的統治,有不少土著部族的首領通過入婆羅門教儀式被安排在剎帝利之列。

種姓制度

另在印度種姓制度中, 婆羅門是祭祀貴族,剎帝利是政治貴族、吠舍是平民、首陀羅是奴僕。賤民則不列在種姓制度內,是被開除人籍,不算人的階級。地位最高的婆羅門大約僅占印度總人口的5%,卻擁有接近一半的國會席位。

如今,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不會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種姓制度在今天的印度社會,依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印度人民靠手腕上的繩子以及名字判斷階級,印度人手腕上的繩子叫做「梵線」或是「聖線」。婆羅門佩戴棉線,剎帝利佩戴亞麻線,吠舍是毛線,首陀羅和賤民佩戴塑料的或者不佩戴。[2]

參考資料

  1. 首陀羅 詞語解釋. 漢典 (中文). 
  2. 印度婆羅門到底有多橫:永遠的特權階層. 每日頭條. 2018-12-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