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巴拉的傳說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巴拉深處

來自網絡的圖片

香巴拉的傳說故事香巴拉」是藏語的音譯,又譯為「香格里拉」,意思是「極樂園」。通俗的說,香巴拉是一個時髦的傳說,通過某些文學作品而染上了浪漫色彩。但這個傳說是有源頭的,它的來源就是《時輪經》(即《大天輪經》),在藏傳佛教中,香巴拉的信仰是一個重要的宗教核心,它是藏傳佛教統治世界的政治指導。下面一起來看看香巴拉天國的傳說。[1]

香巴拉的傳說

「香巴拉」是人類馳名的聖地,在南瞻部洲北部,圓形、狀如八瓣蓮花,中心的邊緣及葉子兩邊環繞着雪山,葉子之間由流水或雪山分開,雪山和禿山、石山和草山、林山和花果山、湖泊、樹木及園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傾心,中央的頂端有國都噶拉窪,中心柔丹王宮,十分美妙,十五的月亮也不如這個。王宮透明發光,照射周圍,使人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四周如明鏡般清亮,連五十由旬(一由旬約40里)以內的水中戲游生物的形象都看得非常清楚,窗戶是水晶做成的,從窗戶能看清日月星辰及十二宮等。柔丹王獅發頂髻,戴着金冕、寶鐲足劍,顯得十分威風,周身發出亮光,食物及享用等,天上玉皇也難以相比。他有許多妃子,王子降生時,花雨綿綿,盛開前所未有的奇花顯示祥兆,眾多王子在誕生時降花雨,七日不見嬰孩,只見寶物發出光明,柔丹王就是這樣來的……」。

藏傳佛教的各派高僧大德們都認為:「在岡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個地方,有個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裡的首領是金剛手恰那多吉化身——繞登·芒果巴,教主為無量光佛亦稱阿彌陀佛。香巴拉共有七代法王,即:月賢、天自在、威嚴、月施、天大自在、眾色和天具自在,七代法王都傳授「時輪根本經」;他們掌管着960萬個城邦組成的幸福王國,這裡沒有貧窮和困苦,沒有疾病和死亡,也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更沒嫉恨和仇殺……這裡花常開,水常清,莊稼總是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總是掛在枝頭,這裡遍地是黃金,滿山是寶石,隨意撿上一塊都很珍貴,當然這裡不用錢,因為錢沒有用。這裡的人用意念支配外界的全部,覺得冷,衣衫就會自動增厚,熱了又會自然減薄;想吃什麼,美食就會飛到面前,飽了,食品便會自動離去。香巴拉人的壽命以千年來計算,想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只有活膩了,感到長壽苦,想嘗嘗死的味道,才會快快活活地死去……

傳說佛祖釋迦摩尼傳授給香巴拉國王Suchandra《時輪經》的原文。此原文有12000首歌謠。《時輪經》的原文已經散失,流傳下來的是一個精簡本。按照《時輪經》(即《大天輪經》)的時間換算,釋迦摩尼與Suchandra的會面是在公元前878年,會面的地點是在南印度Rajagriha的禿鷲山附近的 Dhanyakataka。當Suchandra請求佛祖傳授時,釋迦摩尼化身為時間之神Kalachakra,由眾菩薩環繞着,坐在獅子寶座上講經。Suchandra的王國香巴拉傳說在印度以北,他帶着96個手下將領官員來見佛祖。

他受密宗灌頂後回到香巴拉王國將藏傳佛教定為國教。Suchandra根據自己的記憶將佛祖的傳授寫成了《時輪經》的原文並加上很多注釋。他的繼承者Manjushrikirti 將《時輪經》原文精簡編成Kalachakra Laghutantra,包括1000首歌謠,此本完整無缺流傳下來。Manjushrikirti的繼承人Pundarika著作了Kalachakra Laghutantra的一份詳細解釋稱作Vimalaprabha(意為「無瑕的光」)。這兩篇經文在十世紀時由「大法師」Tilopa帶回印度,百餘年後又由印度傳到了西藏。但還有一些斷續的《時輪經》原文保留下來,其中最重要的一篇叫做Sekkodesha,「大法師」Naropa對此篇做了註解。

在藏傳佛教中,Suchandra是菩薩Vajrapani的轉世,他的王國的所在始終是個迷。數百年來,西藏的喇嘛故意將此王國擺在迷霧裡。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藏傳佛教典型的「方法」,香巴拉到底存在與否,喇嘛對外界的說法是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按照藏傳佛教的教義,香巴拉首先是一個精神領域的王國,只有受過《時輪經》灌頂的人才能到達那裡。香巴拉的準確地址只有一個:在Sitha河的那邊。但此河在任何地圖上都找不到。幾百年來尋找香巴拉的人幾乎把克什米爾和北極之間的所以地方都當做過那個隱蔽王國。但最多的目光指向塔里木盆地一帶。有喇嘛稱,香巴拉王國現在還在那裡,但有一層魔力罩着,外人看不見。

從圖上看,香巴拉的地理就象一個壇城,呈輪狀或有八瓣的蓮花,每一瓣是一個由總督治理的行政區,每個行政區有一億兩千萬個村莊,整個香巴拉的邊緣是無法逾越的雪山。香巴拉的中心是它的首都Kalapa,此城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晝,國王居住在一個由寶石和金剛鑽做成的宮殿裡。城裡有一個太陽神殿和一個月亮神殿。王宮的南邊有一個美麗的花園,花園裡有時間之神Kalachakra與時間女神Vishvamata的神殿,它是由五種珍貴物質建成:金,銀,松綠石,珊瑚,珍珠。

Suchandra以後,香巴拉的前七個國王是和佛祖釋迦摩尼同一姓氏(Shakya氏),而後有一個「第二王朝」,它的二十五位統治者的姓氏為Kulika或Kalki。每個國王統治一百年,那些未來的統治者的名字也都定好了。現在的國王是Aniruddha,他在1927年登位,2027年去職。Kalki王朝第二十五位國王在藏傳佛教的信仰中具有重大意義,他就是Rudra Chakrin(意為「憤怒的轉輪者」),將於2327年登位。

Kalki王朝的國王象印度的「大法師」一樣,留長髮,帶大耳環和手鐲,他們都只有一個兒子,卻有很多女兒,她們在儀式上做智慧女。國王的手下有無數的文臣武將,數不清的軍隊。在精神領域裡,國王是佛祖的化身,擁有政教合一的無上權力。他坐在黃金做成的獅子寶座上,手持一個滿足任何願望的寶石,一個可以觀察世界任何地方的魔鏡,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逃過他的耳目,他有洞察一切的能力。有趣的是王國里的性別,所有的有用人物都是男性,女性除了在生子時被提起外,就是在儀式上做「智慧女」。國王個人擁有一百萬個智慧女, 「年輕如八天的月亮」。

王國的統治階層是喇嘛,他們都說梵語,全都受過《時輪經》灌頂,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己大澈大悟。喇嘛之下是武士,國王是巨大無比的軍隊的最高統帥,香巴拉有着威力無比的武器系統,這一切都等待着在2327年投入戰鬥。國王不僅是香巴拉的極權統治者,他也操縱著整個地球的發展。

關於香巴拉雖然我們知道每個香巴拉國王的名字,但香巴拉幾乎沒有歷史,千百年來沒有發生什麼值得記錄下來的事情。只有一個例外,就是所謂的Rishi(意為「視者」)動亂。當國王Manjushrikirti 講授《時輪經》時,Rishi的領袖Suryaratha(意為「太陽車」)表示反對,他們寧願被趕出香巴拉也不願接收「金剛乘」。於是三千五百萬Rishi越香巴拉國界,走向印度。此時Manjushrikirti坐關冥想,迷醉了逃跑者,再派鳥魔將他們叼回。[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