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天后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港仔天后廟位於香港仔大道182號 香港仔天后廟是一個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鑄造的銅鐘,乃漁民出海捕魚時撈獲而轉送該廟的。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香火特盛,更有舞獅和奉獻燒豬等儀式。1961年英國雅麗珊郡主來香港訪問時,也曾到該廟參觀。建於1851年。
簡介 香港仔天后廟位於 香港仔大道182號,由 香港仔漁民於1851年(清咸豐元年)集資興建。該廟原處於海邊,但由於填海發展的關係,已遠離海邊,被繁囂的 街道包圍。
歷史發展
緣起 香港仔天后廟 天后是 廣東福建沿海漁民崇奉的海神。香港仔最初是以漁業為中心,漁民揚帆出海前都會到天后廟進香求福,而滿載歸港時亦會前往天后廟答謝神恩。為了方便漁民參拜及使天后像面海,眷顧漁民,天后廟大都處於海邊,背倚小坡,香港仔天后廟亦不例外。例外。
重修 香港仔天后廟 曾於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重修。華人廟宇委員會於1999年將該廟拆卸,以原廟未損壞的廟脊及石柱重建。
3建築特點編輯 該廟 除正殿外,兩旁設有偏殿,左邊偏殿是辦事處而右邊偏殿則是天后寢室。廟內有金柱三對,用以承接屋頂的重量。*[2]
該廟至今仍保存了不少 清朝文物,包括多個清朝鑄造的銅鐘,其中一個鑄於1726年(清雍正四年)的銅鐘,是漁民出海捕魚時撈獲而轉送該廟的。正殿廟脊的石灣 陶塑,人物栩栩如生,是南區眾多廟宇中,唯一在正脊上出現女將或 婦女形象的;而整個港島區也僅有香港仔天后廟及銅鑼灣天后廟(非華人廟宇委員會所轄)有此特色。
除天后外,廟內亦供奉財帛星君、觀音、黃大仙及華陀。
4其它相關編輯 ●天后又稱 媽祖,原福建人士,名叫 林默娘。據稱她天生異稟,十三歲時遇一方士盡授所學,能知未來,起病扶衰;據稱她經常乘一張葦席往來海上,拯救一些遇溺的人,人們便尊奉她為保護海上安全的 神靈,建廟紀念她。
●農曆三月廿三日天后誕,香火特盛,更有舞獅和奉獻燒豬等儀式。
●1961年英國雅麗珊郡主來港訪問時,也曾到該廟參觀。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
- ↑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之天后廟《香港仔》,i-alphapr.com
- ↑ 香港仔天后廟,香港特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