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香港培英中學

香港培英中學
圖片來自schooland

培英中學英語:Pui Ying Secondary School,中文簡稱培英港培,英文簡稱PYSS或PY)位於香港南區薄扶林華富道55號。擁有80年歷史,前身為廣州培英中學香港分校。

目錄

校史介紹

培英中學的校祖那夏禮[1] 牧師來自美國,是美國長老會的傳教士。他在1879年於廣州城西沙基開辦學校。之後「廣州培英」、「台山培英」、「江門培英」及「香港培英」先後成立。

舊校時代

1937年,該校在烽火威脅下,一度遷來香港。為了擴展僑教,特於般含道設小學,聘傅世仕為主任,並定名為廣州培英中學香港分校。同年九月,正校遷港,校舍初設於干德道,後再租用羅便臣道75號、鐵崗6號為校址,並移初中於高街救恩堂,闢救恩堂2樓為初中宿舍,再租衛城道13號為高中宿舍。

1940年,再租入巴丙頓道3號,可惜香港淪陷,小學部停辦,中學則遷往澳門唐家花園,與西關分校合辦。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正校返穗,港校亦進行復校工作,由於原校舍不敷應用,乃轉而租賃巴丙頓道3號為校舍,先行恢復小學,嗣後續辦中學。翌年秋天,溫金銘繼任校主任。

1948年徵得中華基督教會廣東協會及正校校董會的同意,正式成立香港分校董事會,公推陸靄雲為董事長,並購得巴丙頓道3號為永久校址。

1950年,該校董事會鑒於客觀環境因素,議決更校名為「香港私立培英中學」,採用校長制,並舉溫金銘為校長。

1951年,蒙香港政府准予註冊為社會法團,成為純粹之教育機構,至此,完全的中學才確立。及後又得香港政府免息貸款、校友及教會人士之的捐助,樓高7層,可容納2,600多名學生的宏偉校舍終於1958年全部竣工。

1963年,鑑於校務繼續發展,課室漸感不敷應用,又將原日二層高之聽松樓改建為八層樓校舍,而禮拜堂、視聽教育室、普通自然科學實驗室、體育室、攝影沖印室等依次設置。

1969年2月,溫校長榮休,李權牧師繼任,曾發起「百萬發展金運動」,冀於百齡校慶時,興辦分校,並增設各項教學設備。

1977年,因世所趨,小學部停辦;9月,中學部亦進入政府資助中學計劃的第三期,學生求學日眾,達一千六百餘人,創本校之最高紀錄。

1978年9月,該校正式接受香港政府全面津貼。為紀念創校百週年辦分校,承蒙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之助,向港府申請,遂得以開辦以英語為授課語言之「沙田培英中學」。

1984年9月,李校長榮休,黃鎮忠副校長繼任。

1988年9月,該校得教育署核准增辦英文部,先設中一級5班,逐年擴展至大學預科班。

1989年,校董會鑑於巴丙頓道3號之校舍日趨陳舊迫窄,決議換地遷校,並掌握時機與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交換協議,遷校薄扶林華富道55號,原校舍則重建成為俊傑花園。按照協議,培英校董會同時可獲得俊傑花園10樓所有單位,以及9個車位。

九十年代

1991年2月正式在新校上課。

1992年,為配合香港中學學制的改變,改辦兩年制預科班。11月黃國熙卸任校監,校董會公推翁玨光牧師繼任。

1993年6月,英文部五年制中學首屆學生畢業。8月翁玨光牧師辭職,校董會公推蘇棉煥主席繼任。

1994年4月,港校慶祝115周年校慶,校董、兩校校長及教師代表拜訪台山培英中學、江門培英中學及廣州培英中學,交流教學經驗。同年6月,二年制預科班舉行首屆畢業禮,7月23日,溫哥華基督教培英中心舉行擴建開幕典禮。

1995年9月,中華基督教會鰂魚涌堂派遣主任牧師兼任本校聖經科義務教師,加強堂校合作。

1997年4月中華基督教會鰂魚涌堂於本校建基富分堂,堂校合作,教學傳道。

1998年10月30日,原西關培英分校回歸培英白綠大家庭,命名為「西關培英中學」。

1999年4月23、24日,七校共聚香港慶祝校慶120周年,盛況空前,前校董會主席李貞明牧師、前校長李權牧師專程回港為沙田、香港培英中學感恩崇拜會證道。為慶祝雙甲大慶,七校聯合出版《培英中學創校一二零周年紀念特刊》及特刊續編,香港出版《培英史話》,廣州復刊《白綠攝影社影集》,及培英校園歌曲集。

千禧年代

2003年9月,蘇棉煥校監卸任,校董會公推吳振智牧師繼任校監。

2004年12月,蘇棉煥主席榮休,校董會公推熊翰章博士繼任香港培英校董會主席及溫哥華培英中心董事會主席。

2005年9月,畢玫校長離任,校董會公開招聘,謝潔芳女士獲選繼任校長。

2007年3月,吳振智校監卸任,校董會公推蘇成溢牧師出任署理校監。同年9月,謝潔芳校長離任,校董會經公開招聘,梁國基先生獲選繼任校長。

2009年,培英中學慶祝130周年校慶,出版紀念特刊,舉辦學術講座和文藝匯演等,並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晚宴,筵開二百零九席,校友歸寧,盛況空前。

2010年代

2011年,校舍磚紅色外牆漸顯陳舊及破損,在教育局的承辦下,維修工程隨即開展。校舍煥然一新,朝氣勃發的淡黃,令學校展現新氣象。

2012年,香港培英75周年校慶。並且定立校慶標語―「 培英建校七五載 承先啟後育英才 課程多元顯關愛 師生齊心創未來」

  • 4月14至17日,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辦「吳振亨校友暨白綠傳人攝影作品展覽」
  • 4月20日,舉行校慶日間活動及校慶晚宴。又增設頒發「鑽石元老」(畢業六十年校友)紀念金章。
  • 4月21日,舉行校慶文藝晚會
  • 4月22日,舉行「培英盃」排球比賽
  • 7月16日,假香港大會堂舉行「香港培英建校75周年音樂會」。
  • 7月28日,校董會暨校友聯會組團遠赴溫哥華參加慶祝基督教培英中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隨後前往多倫多、紐約及羅省等地,拜訪當地校友和校友會。

同年12月,梁國基校長離任,校董會任命陳錦昌副校長為署理校長,掌理校務。

2013年,校董會公開招聘校長,黃慧文女士獲選繼任。

2015年4月,「香港培英中學校史館」開幕,並於校祖日舉行剪綵揭幕禮。「校史館」得以成立,或有校友贊助款項,或有校友捐獻歷史文物,俾能展藏培英百年事業。

2015年5月,黃慧文校長離任,校董會公開招聘校長,林淑芬副校長獲選於2015年9月起繼任。同時開展學生寄宿服務。

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舉辦「南區文化遊蹤暨情味沙龍攝影比賽」,讓區內居民更了解南區的文化歷史,當中活動有:

閉幕禮邀請到南區區議會多名議員蒞臨出席,開幕禮更邀請到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先生作主禮嘉賓,及優質圖書館網絡會長、社區劇場總監呂志剛先生作專題演講「文學因緣:戲劇與電影―解讀張愛玲」。

參考文獻

  1. 那夏禮,its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