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駐台美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駐台美軍
圖片來自http://giveyoufun.blogspot.com/

駐臺美軍是用以泛指冷戰時期(1951年至1979年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政府斷交為止),派駐於中華民國台澎金馬等地的美軍部隊或單位。

美國在臺部隊中,以美國空軍為人員數量最多的軍種,由直屬於太平洋司令部[1]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及駐台美軍顧問團(MAAG)所指揮,在戰時也可與中華民國國軍國防部參謀本部聯合指揮。

概要

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後,國府遷台美國政府發表對華白皮書宣布放棄中華民國政府。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第七艦隊協防台灣。美國遏止對台灣之任何攻擊,關係大為改善,戰爭乃引起自由世界重視。7月,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史樞波謁見蔣,商談加強台美聯繫事宜。8月,美國第十三航空隊駐台協防。中國人民解放軍無暇渡海攻台,美國宣告台灣海峽中立化,協防台灣並物資援助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

1951年2月,美國國務院顧問杜勒斯,於東京訪台駐日代表團長何世禮,交換對日和約意見。台美以換文方式成立「聯防互助協定」。4月,美國國防部宣佈派遣軍事顧問團到台,蔡斯少將為團長。5月1日,美軍顧問團成立。1952年5月,蔣接見美國太平洋司令雷德福上將,雷氏首次訪台,時美國已經將台灣、菲律賓之協防,劃歸其太平洋總部。1953年6月,美援第一批噴射機抵達台灣。1954年1月,蔣應美國第七艦隊司令蒲賴德邀請,登「胡蜂」號旗艦參觀軍事演習。12月3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正式簽字。

1955年1月1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台北成立美軍協防司令部,此時在台美軍5千餘人,隨行眷屬約4千人,皆享有外交豁免權。4月,美國第十六戰鬥機隊自琉球調駐台灣。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雷德福上將及國務院主管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勞勃森到台謁見蔣介石,商討有關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實施問題。4月18日,中美軍事協調會議在台北開幕,4月26日結束,雙方互換議定書。4月26日,美國第七艦隊在台北設立「台灣聯絡中心」。4月28日,美25戰鬥機攔截中隊移駐台灣。6月,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團長蔡斯將軍退休,由史邁斯少將繼任。11月,蔣接見美國太平洋司令史敦普上將,商談台美軍事合作問題。1956年1月,蔣接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雷福德上將及空軍部長鄺爾斯,就台美軍事合作問題交換意見。

1965年8月31日於台北簽定的《美軍在華地位協定》,規範美軍在台司法適用管轄範圍。1965年越戰全面爆發後,派駐台灣的美軍人員,人數有所上升。

隨著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及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導致了美軍逐漸減少駐台人數,隨後華府、北京在1972年的《上海公報》中更明確指出美國將從台灣撤出所有部隊和軍事設施。1973年7月美國太平洋空軍宣布從台灣撤出374th Airlift Wing|美國空軍374空運聯隊的C-130運輸機共65架及3000名飛行員。1974年越戰後期,美國逐步撤離越南的部隊時,駐台美軍只剩3千多人。 1974年7月29日-31日,駐清泉崗基地的18th Wing67th Fighter Squadron共24架EF-4C戰鬥機,是屬野鼬機種,分別撤往菲律賓克拉克空軍基地(Clark AB)及沖繩嘉手納基地(Kadena AFB)。 1975年3月26日駐金門馬祖的美軍顧問小組撤出。1975年5月31日,美軍從台灣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撤出最後一支戰鬥機部隊:18th Wing44th Fighter Squadron總共24架的F-4幽靈II戰鬥機和450名地勤人員,至此,駐台美軍人數剩下2800人。1975年12月1日,駐台美軍人數降至1400人。1978年12月16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1979年4月美軍協防司令部和顧問團撤銷,最後一任協防司令James B. Linder少將於4月28日離台,最後一名美軍在1979年5月3日離台,美軍結束在台灣的正式活動。 1980年1月1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終止。

參考文獻

  1. 美國印太司令部,聯合新聞網